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N300等管道施工方案(2)

DN300等管道施工方案(2)

污水管道开槽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肥西县三河镇丰乐河沿岸综合治理工程是巢湖亚行贷款水环境治理工程确定的项目,对彻底清除小南河及其支流主要污染,改善三河镇河流水质,恢复巢湖水生态环境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巢湖污染综合治理必要的工程措施。

本工程实施地点位于三河镇镇区,工程内容包括河道堤岸设计、底泥清淤、污水管网建设等。

本次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污水管道工程包括d300、DN400、DN500、d800四种管径,总长度11597米,d300、DN400、DN500三种管材是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排水管。

二、施工方法(一)工程说明1工程范围本项主要包括结构物基槽的开挖与回填,以及与之有关的场地清理、支护(撑)、降、排水、围堰等作业。

2工程目标⑴按照施工图纸和监理人的指示完成全部工作。

⑵按照施工图纸规定的技术指标负责本技术条款的规定完成管槽开挖与回填的全部施工作业。

3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⑴《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⑵《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22:2001)(二)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第一次土方开挖→布置井点降水→二次土方开挖→沟槽开挖及支护→管道基础施工→管道铺设→污水井施工→闭水试验→沟槽回填等。

(三)测量放线根据设计施工图,测量管道中心线和污水井的位置,设立中心桩。

管道中心桩和污水井位置报监理复核后准确无误后使用。

根据管径大小,按规定的沟槽宽度定出边线,开挖前用白灰划线控制,在沟槽外、井位置的两侧设置控制桩,并记录好两桩离中心的距离,以备校核。

(四)沟槽开挖根据图纸及现场调查情况,本次污水管道开挖粉质粘土居多,回填土有一部分,具体情况见下表:污水管道明挖工程部分埋深土质情况一览表根据上面一览表数据显示,管道最高埋深4.3米,挖掘机一次开挖成型,根据土质情况和周边环境,管道开挖边坡采用1:1和1:0.5两种形式。

不受环境影响,边坡开挖按1:1,受周边环境影响边坡开挖采用1:0.5,1:0.5边坡开挖时采取支护措施。

1.按照测量放出的开挖线进行开挖,能一次开挖成型的一次成型,因施工场地有限,尽量避免二次开挖。

由于管道两侧建筑物等构筑物限制场地,管沟开挖坡比暂定1:0.5。

沟槽开挖土方能够在管沟边堆积尽量减少外运,以减少对环境污染。

2.基槽开挖要求①设计图纸所示的开挖及支护方案,根据地质、水文资料、开挖深度等因素,制定实施性的开挖方案,决定采用的支护及降排水措施,并在开挖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②沟槽在施工合理分段后的基础挖方的进度安排,应使基槽壁的暴露时间不超过设计图纸的规定。

③在基槽开挖开始之前通知监理工程师,以便检查、测量基础平面位置和现有地面标高。

在未完成检查测量及监理工程师批准之前不得开挖。

为便于开挖后的检查校核,基础轴线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

④在所有降排水设施及基槽开挖施工前,必须做好原有管道(管线)的探测和迁移工作。

⑤基槽开挖后,若基底地质、水文等与原设计有不良变化时,应根据实际钻探(或挖探)及土壤实验资料,提出地基处理的方案及加固措施,经设计单位及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后进行地基处理。

⑥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与坡度,设计有要求时执行设计,设计无要求时应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以及《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22:2001)的有关要求施工。

⑦当沟槽挖深较大时,应合理确定分层开挖的深度、宽度,沟槽底部宽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规定;⑧沟槽每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他荷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不得影响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施的安全;b.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闸阀、雨水口、测量标志以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且不得妨碍其正常使用;c.人工挖槽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m。

⑨当开挖沟槽发现已建的地下各类设施或文物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⑩沟槽的开挖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b.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或规范的规定;c.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e.槽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开挖土方时应为土20mm;开挖石方时应为+20mm、-200mm。

(五)沟槽支护1.沟槽支护根据地质情况及环境条件采取不同的支护方式。

一般情况用木桩和模板,特殊情况用钢板桩。

挖土深度2米左右时,应先在深度1米左右时用木桩支撑一道,管顶上的一道支撑与管顶的净距离不应小于20厘米,如有必要在基础面高度上再设置一道临时支撑,这样管沟开挖就不至于塌方了。

沟槽开挖与支撑应密切配合,做到随挖随支撑,防止沟槽失稳导致沟槽坍塌。

挖掘机挖土时,采取后退式挖土方式,严禁挖掘机进入未设置支撑的区域内。

开挖的土方原则上就地堆放,但堆放高度不超过1.5米,堆置点离坑边不小于2米,确保沟槽的稳定性。

2.支护的要求①沟槽支撑应根据沟槽的土质、地下水位、开槽断面、荷载条件等因素进行设计,制订支护方案。

并在施工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②对于沟槽支撑,提前编制支护方案,支护方式、材料及设备使用、支护的安拆等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有关规定。

(六)管道基础按照设计要求,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采用垫层10厘米厚的砂石基础。

基础施工前复核高程样板的标高,基础底层的土方人工挖除,修正沟槽,清除淤泥和碎土,如有超挖,用砂砾石回填。

(七)管道铺设1.承插口管道铺设:基础铺设好后,安装管道,承插口管安装插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由低点向高点依次安装;管道长短用手锯切割,断面垂直平整;接口作业时,承插口的工作面清理干净,套上橡胶圈,检验橡胶圈配合完整后,并涂上润滑剂,将插口断的中心对准承口的中心线就位;插口插入承口时,在管道端部设置木挡板,用撬棍使被安装的管道沿着轴线慢慢插入承口内,逐节依次安装。

DN400以上的管道用缆绳系着管道用手板葫芦拉进到位,安装前标定好插入长度,以便于掌握安装到位。

2.热收缩管道铺设:基础铺设好后,钢带管安装顺水流方向,由低点向高点依次安装,人工安装。

管道的长短调整由手锯切割,断面垂直平整。

管道连接由熟练的技术工人操作,加热均匀,接口牢靠,具体操作听从厂家技术人员指导,具体连接方法见下图。

3.一般要求管道各部位结构和构造形式、所用管节、管件和主要工程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塑料管节、管件贮存、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止变形的措施,并符合下列要求:①管节长途运输时可采用套装方式装运,套装的管节间应设衬垫材料,防止在运输管节时发生管与管、管与其它物体之间的碰撞。

②管节、管件在搬运时,应小心轻放,不得抛、摔、拖管及使管节、管件受剧烈撞击及被锐物划伤。

③管节、管件贮存的温度一般不超过400C,并远离热源及带有腐蚀性试剂及溶剂的地方;室外堆放不应长期露天曝晒,堆放高度不应超过2.0m。

④起重机下管时,起重机架设的位置不得影响沟槽边坡的稳定,在架空高压线下作业时,应符合高压线下起重作业的安全距离。

⑤管道应在沟槽地基、管基质量检验合格后安装;安装宜自下游开始,承口朝向施工前进方向施工。

⑥接口工作坑应随管道铺设及时开挖,各种管道及接口形式的接口坑,其开挖的宽度、深度应符合GB50268-2008规范表5.1.10的要求。

⑦管节下入沟槽时,不得与槽壁的支撑及槽口下的管道相互碰撞,沟内管道在移动时不得扰动原状地基。

⑧管道在安装时,应将管节中心及高程逐节调整正确,安装后的管道应及时复测,合格后方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管道安装时应及时清理管道内的杂物,暂时停止安装时应在管道两头设置临时封堵。

⑨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设置管道位置标示。

⑩管道交叉处理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时若与其他管道交叉,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处理;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规定处理并通知有关单位。

(八)沟槽回填1.管沟回填材料如下图:2.沟槽回填:从管线、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确保管道及构筑物不位移。

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7米,人工回填,0.7米以上采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夯实或碾压。

中粗砂回填每层三十厘米,洒水后用平板振动器,震动密实。

压实度要求90%以上。

3.管沟回填的要求⑴所有结构物基槽的回填必须采用设计文件要求的材料或其他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能够充分压实的材料,不得用草皮土、垃圾和有机土等回填。

严禁结构物基础超挖回填虚土。

⑵所有隐蔽工程,只有在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或掩埋。

⑶沟槽回填作业,除应满足本节的各项要求外,尚应与结构物施工的有关要求配合。

⑷无压管道的沟槽应在闭水试验合格后及时回填。

⑸沟槽的回填材料,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规定:a.回填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槽底至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必须使用图纸规定的填充料填充,图纸无规定时,必须使用过筛的细粒土填充,沟槽上部回填的普通土中不得使用含有机物、冻土以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2)冬期回填时管顶以上50cm范围以外可均匀掺人冻土,其数量不得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且冻块尺寸不得超过lOOmm。

b.采用砂、砂砾等材料回填时,其质量要求应按设计规定执行。

⑹当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或较重车辆在回填土上行驶时,管道顶部以上应有一定厚度的压实回填土,其最小厚度应按压实机械的规格和管道的设计承载力,通过计算确定。

⑺沟槽回填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a.砖、石、木块等杂物应清除干净;b.采用明沟排水时,应保持排水沟畅通,沟槽内不得有积水;c.采用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时,其动水位应保持在槽底以下不小于0.5m。

⑻回填土或其他回填材料运入槽内时不得损伤管节及其接口,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根据一层虚铺厚度的用量将回填材料运至槽内,且不得在影响压实范围内堆料;b.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c.需要拌和的回填材料,应在运入槽内前拌和均匀,不得在槽内拌和。

⑼沟槽回填土或其他材料的压实,应符合设计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22:2001)或产品安装说明书的规定。

规定:⑽管道沟槽位于路基范围内时,管顶以上25cm范围内回填土表层的压实度不应小于87%,其他部位回填土的压实度应符合设计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

⑾当管道覆土较浅,管道的承载力较低,压实工具的荷载较大,或原土回填达不到要求的压实度时,可与设计单位协商采用石灰土、砂、砂砾等具有结构强度或可以达到要求的其他材料回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