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关于成立年产xx吨特医食品公司可行性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特医食品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该类产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是介于普通食品和药品之间的一类特殊状态下食用的食品,它不具备针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效果,但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为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健康提供良好的基础。
而根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申请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除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临床试验报告。
xxx科技发展公司由xxx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900.0万元,占公司股份55%;B公司出资730.0万元,占公司股份45%。
xxx科技发展公司以特医食品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科技发展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科技发展公司计划总投资12179.1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672.96万元,占总投资的79.42%;流动资金2506.16万元,占总投资的20.58%。
根据规划,xxx科技发展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24153.00万元,总成本费用18273.05万元,税金及附加243.96万元,利润总额5879.95万元,利税总额6934.94万元,税后净利润4409.96万元,纳税总额2524.98万元,投资利润率48.28%,投资利税率56.94%,投资回报率36.21%,全部投资回收期4.26年,提供就业职位490个。
伴随人们对营养健康需求日益广泛地迫切需要,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殊食品产值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在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提高国民素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积极重要的贡献,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与重视。
第一章总论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一)公司名称xxx科技发展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二)注册资金公司注册资金:163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xxx科技发展公司由xxx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900.0万元,占公司股份55%;B公司出资730.0万元,占公司股份45%。
(四)法人代表孟xx(五)注册地址xx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唐山,简称唐,河北省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华北平原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京津,地处华北与东北通道的咽喉要地,总面积为13472平方千米,是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组成部分。
唐山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驻跸而得名,素有北方瓷都之称。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
唐山是中国评剧的发源地,素有冀东三支花之称的皮影、评剧、乐亭大鼓,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山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荣誉。
曾于1991年举办第二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运动会,并于2016年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第10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
截至2018年,唐山市下辖7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4个县,另设有3个开发区、1个管理区,2019常住人口796.4万人。
2019年,唐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6890.0亿元。
(六)主要经营范围以特医食品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xxx科技发展公司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加工制造手段,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
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科技发展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根据规划,依托xx经济技术开发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特医食品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
特医食品全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全球每年特医食品的消费总额为560亿元至640亿元,市场规模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
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先前的临床应用实践已明确表明,经过科学研究设计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能有效满足疾病状态人群的营养需求,降低他们的机体组织负担、加快他们的身体康复。
同时,该类产品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学效应,对减轻消费者医疗负担,减少国家医药卫生支出等具有积极作用。
第二章公司组建背景分析一、特医食品项目背景分析特医食品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该类产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是介于普通食品和药品之间的一类特殊状态下食用的食品,它不具备针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效果,但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为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健康提供良好的基础。
而根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申请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除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临床试验报告。
根据产品的形态、成分以及临床用途,国际上都认为将特医食品纳入食品管理比较恰当。
事实上,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外就已经在临床上普遍使用这类产品,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应用非常广泛。
实践证明,特医食品在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促进病人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制定了严格的专门针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法规标准,以保障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配方的科学性,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并要求按照产品标注的分类,严格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同时我国对这类食品实行更加严格的生产监管。
我国同时制定和发布了比欧美等国家更严格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标准,以规范该类产品在国内的生产;同时将与临床专家结合,加强科学宣贯,确保正确使用这类产品。
从特医食品现有生产情况来看,我国特医食品生产能力要大于现有市场规模2016年我国特医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27亿,但是实际市场只有8.22亿左右,从目前尚未完全普及的角度来看现有生产能力能完全满足现有市场规模,但是行业未来营销等力度的加大,极有可能改变现有发展格局。
营养疗法应该与手术、放疗、化疗及其他治疗并重的另外一种治疗方法,应该成为患者的基础治疗方法或者一线治疗方法,是一种真正的整合治疗。
加强营养科普宣传,强化营养专业教育,落实国家鼓励政策,研发更好的产品,是促进我国特医食品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比率十分低下,在1.4亿住院患者中约有40%~50%,即5600万~7000万患者需要临床营养诊断与治疗,而实际接受临床营养诊断与治疗者却不足1%;数以亿计的慢性非传染疾病患者的临床营养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而重大疾病如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概率达到70%~80%。
“恶病质”是一种以脂肪和瘦肉组织丢失为特征的进行性营养恶化,主要表现为厌食、进行性体重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因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均衡等导致的肿瘤、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国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如何应对当前产业需求和市场冲击,是目前当务之急。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及其相关配套性文件出台,为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从“药品”回归“食品”,监管理念从“严堵”向“有效疏浚”转变,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将更好的指导和规范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促进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未来。
随着特医食品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医食品产业有望成为待开发的一片“蓝海”。
但我国对其设立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企业需要理性投资。
此外,还需要医保报销等方面对特医食品的应用加以认可。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以及人们对于临床营养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资本市场将其视为待开发的蓝海,政府管理部门正在对其构建最严格的监管制度。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后,特医食品被作为食品管理。
2016年7月份颁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明确提出,特医食品必须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4月份专门成立了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
此外,政策还规定,自年1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生产或向我国境内出口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当依法取得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证书。
截至目前,我国针对特医食品的相关政策文件已达十余件。
一系列举措出台,对特医食品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如何确保产品在基础研究、配方设计、研发生产、临床试验和流通应用等方面符合法规所要求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规范化,成为业内面临的共同问题。
按照新的管理制度设计,特医食品中的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需通过规范的临床验证才能予以批准注册。
全球大多数国家没有对特医食品实施注册管理,更多是实行标准管理,我国特医食品注册管理没有太多经验可借鉴,需摸着石头过河。
据统计,全球每年特医食品的消费总额为560亿元至640亿元,市场规模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
目前我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仅约占全球的1%,总量约为6亿元;但发展势头迅猛,年平均增速超过30%。
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医疗费用和医保压力增大,以及人们对营养知识和营养状况日益关注,越来越多营养学家、医生、临床营养师和患者重视特医食品在临床上的使用,我国特医食品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产品注册管理的角度看,我国政府对其设定了较高的准入门槛,进入该领域的资本方,需要在生产条件、研发能力等多方面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