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精密和超精密机床精度建模技术
精密和超精密机床精度建模技术
1
几何精度建模
3.几何精度建模理论发展 4.多体误差分析与建模运动学理论概述 多体系统几何结构(描述方法:1.基于图论;2.低序体阵列) 作用:几何描述 (典型体Bj相对于Bi的运动情况—方阵—多体系统坐标系) 转变矩阵(理想运动) 坐标变换,平移,旋转
1
几何精度建模
转变矩阵(实际运动) 函数变分概念 变分阵=应变阵+旋转阵+纯平移阵 静止状态——误差取决于联接精确性和内外因素影响 运动状态——误差取决于运动精确性和运动量 线误差和角误差的变换阵 5.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 零级运动方程?(理想和实际) 6.多体系统约束 结构约束(自由度) 相对运动约束(约束方程)
3.精密车削的建模和分析
拓扑结构和特征矩阵 刀具模型方程-车刀轨迹参数方程 仿真
4.非球面面形建模和分析 a.杯形砂轮(加工陡度高);b.平行砂轮;c.球形砂轮(修整) d.离轴非球面的加工方式 误差分析:加工残留误差直接影响工件的面形精度 砂轮形状误差(磨损,安装倾角)
3
5.单点超精密车削
刀具及加工表面形貌建模
误差辨别过程:测量误差——建立方程——求解 3.十二线法(9条边+3条对角线) 4.试验系统 结论:九线法与十二线法的结果比较接近, 只有垂直度误差差距较大。
初始点出发3条边——位移误差 另外6条边——颠摆和偏摆误差 3条对角线——滚摆误差
九线法,十二线法,十四线法,十五线法,二十二线法
5
1.虚拟加工
2.精密机床的发展和误差描述 加工的尺寸、形状精度: 精密加工技术:0.1~1μm,Ra≤30nm 超精密加工技术:0.1~100nm,Ra≤10nm
超精密加工条件 误差分析:外部误差,内部误差。 建模目的:主要建立机床几何误差和刀具成形误差的模型。 机床几何误差项(每个轴有6项基本误差) 精密和超精密机床加工精度要求
致谢感恩
THANKS TO
学习汇报
CONTENTS
学习进度
1 2 3
遇到问题
未来计划
1
学习进度
1
学习进度
超精密机床知识学习
1.几何精度建模 2.精度模型和应用 3.刀具及加工表面形貌建模 4.激光干涉仪误差检验 5.虚拟加工技术
1
几何精度建模
1.误差的基本知识 精准度,重复度,分辨率的概念 误差特性和分类(系统,时变,随机性,过失)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评价
4
1.激光干涉仪基本原理
激光干涉仪误差检验
机床误差检验与性能评价:1.综合误差检验评定;2.单向误差检测评定 a.双频激光干测量仪 b.新型单频激光干涉测量仪 应用:鉴定检验仪器,机床的反馈元件 光线受环境条件约束
2.九线法 基本思想:利用工作台坐标系中9条直线上的位移误差和直线度误差来识别三轴机床的所有21项基本 几何误差
虚拟加工技术
构成:虚拟加工环境,虚拟机床加工系统,虚拟加工过程和可视化加工精度评定系统 2.虚拟加工过程
5
3.误差补偿பைடு நூலகம்略
虚拟加工技术
修正数控:1.直接计算出实际数控指令;2.在理论数控指令上叠加一个附加指令。
虚拟加工仿真
6
响应面法 1.响应面:输出响应变量 Y与一组输入变量x(x1,x2…xn)之间的 函数关系。 作用:1.模型近似;2.设计空间探索;3.优化问题的准确表达;4.优化方法的支持。 构造:1.在设计空间内采集点,形成设计点集S; 2.仿真计算,获得响应数据集Y; 3.根据不同的算法由S和Y构造不同的响应面模型。 使用时考虑的因素:1.响应面的精确度;2.源模型的仿真估值次数;3.构建和优化响应面的时间 4.响应面占用的储存空间;5.利用响应面模型对给定点的估值数速度。 2.实验设计方法 1.经典采样:(1)全因子试验:将试验的各个因素在各个不同水平下的完全组合来做试验的方法。 (2)部分因子试验 (3)中心复合试验(二次多项式响应面模型) 2.全空间分布采样:(1)网络采样;(2)拉丁超立方采样;(3)正交表设计 3.自适应序列试验设计法 4.常用响应面模型 (1)多项式回归模型RSM (2)标准kriging模型
2
问题反馈
2
问题反馈
1
零级运动方程的来源
问 题
2
目前看到响应面法还是比较抽象,就懂得一些表面的理论,至于如何构造还不
是很清楚
3
未来计划
3
未来计划
计 划
第一阶段:先把握好基础学习,看看相关的论文,学习一下别人的一些实验方法, 误差测量方法和响应面法优化方法。 第二阶段:做实验,然后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判断加工表面的形成过程,误差的形成 过程,然后列出方程公式,最后用响应面法优化方程,得到最优解。 第三阶段:组织好语言,写成论文。
2
精度模型和应用
传动机构的摩擦 摩擦机理:弹性滞后,塑性变形,界面粘着,界面微滑 传动机构的反向间隙 静态间隙和动态间隙 开环系统:“切顶”现象 (半)闭环系统:对系统稳定性和输出轨迹光滑性的影响 超精密加工必须消除传动间隙——预紧法 滚珠丝杠对直线度的影响(变形,自重……)
3
1.建模
刀具及加工表面形貌建模
本章主要结合了刀具的几何形状、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刀具与工件的相对振动等影响因素,进行建模仿真 建模方法:1.有限元法;2.分子动力学模拟法;3.运动学和切削机理的分析方法 2.刀具模型和轮廓加工误差 切削刃:单点刃刀具,线形刃刀具,面形刃刀具 直线轮廓误差:实际位置与刀具指令直线轨迹的最小偏差。 曲线轮廓误差 自由曲面轮廓误差 误差表达方法。
1
几何精度建模
7.多轴机床成形运动 运动轴命名—机床分类 成形运动(刀具与零件的相对运动) 成形点,刀具轨迹,成形函数 Y TTTRR
Z
X
2
精度模型和应用
1.超精密车床和大型超精密五轴机床成型运动和空间误差建模 拓扑结构、低序体阵列和特征矩阵(与第一章基础类似,运用到实际机床中)
主要误差:工件装夹误差,主轴误差,导轨误差,工作台定位误差,机床 非刚体误差 机床的特征矩阵(理想与实际运动)—成形函数与运动约束方程
2.超精密回转轴系的误差建模 6项基本误差:定位误差,滚转误差,位移误差,颠转误差,偏转误差(误差识别) 测量方法:回转误差——在用三个传感器进行零件和主轴误差的分离 主轴偏角误差——打表找正,试车法,检测盘然后误差分离 3.滚珠丝杠的特性和精度分析 微动特性:丝杠在传递微米甚至纳米级的运动时表现出来的特性 宏观运动特性:丝杠在传递宏观运动时表现出来的运动特性 结论:丝杠的轴向受力变形和扭转变形均是线性的,唯有滚珠与滚道之间的接触变形是非线性的。 滚珠与丝杠,滚珠与螺母之间是弱刚度环节,刚度和预紧力是非线性的。 机床进给机构中的接触刚度决定了机床进给机构的刚度。
影响加工表面形貌:切削刃的几何形状、进给速度、主轴转速以及振动(刚度) 刀具干涉:过切和欠切现象 刀具干涉与切削参数包括切削刃圆弧半径,进给量以及振动频率幅值有关。 6.飞切加工三维形貌仿真 飞切加工表面形貌建模算法 7.超精密车削表面特性分析与相对振动 FFT分析表面轮廓 径向轮廓:a.进给量对工件表面频谱的影响 b.振动对工件表面频谱的影响 周向轮廓:振动的影响 螺旋方向:进给量内的起始点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