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C40、C50钢纤维砼配合比设计_pdf
C40、C50钢纤维砼配合比设计_pdf
2. 水 泥 : 选 用 浙 江 虎 溪 水 泥 有 限 公 司 的 虎 溪 牌 P.O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3. 细骨料:选用长江中砂; 4. 粗骨料:选用最大粒径≯25mm 的连续级配碎石, 以充分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1
监理检测网
5. 外加剂:为了减少水泥用量,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
419:930:930:180:94:3.35
1:1.905:1.905:0.38:0.198:0.008
474:903:903:180:94:3.79
表 6(第二次试配结果)
坍落度
棍度 含砂情况 保水性 粘聚性
28d 强度(Mpa)
80
中
中
少量
良好
49.2/48.9/48.7
85
上
中
无
良好
59.4/59.3/58.5
水灰比 (水/灰)
0.48
表 2(C40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理论配合比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Kg)
每 m3 材料用量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Kg)
1:2.630:2.630:0.48:0.258:0.010
365:960:960:175:94:3.65
*0.43
水灰比
坍落度
棍度 含砂情况 保水性 粘聚性
C50/0.43
90
上
中
无
良好
*C50/0.38
85
上
中
无
良好
C50/0.33
90
上
中
无
良好
28d 强度(Mpa) 49.7/50.3/49.0 58.6/59.1/59.1 63.7/65.3/62.8
C40/0.48
85
上
中
无
良好
41.4/42.6/43.5
外加剂用量,第一次试配按照用水量 175Kg、减水剂 10 ‰考虑,
具体材料用量见表 1(C50)、表 2(C40):
水灰比 (水/灰)
0.43
表 1(C50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理论配合比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Kg)
每 m3 材料用量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Kg)
1:2.256:2.256:0.4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50:0.008
414:934:934:178:62:3.31
1:1.938:1.938:0.38:0.132:0.008
468:907:907:178:62:3.74
1:1.618:1.618:0.33:0.115:0.008
539:872:872:178:62:4.31
80
中
中
无
良好
61.4/60.0/61.6
C40/0.48
75
中
中
少量
良好
42.9/43.7/41.8
*C40/0.43
80
上
中
少量
良好
49.2/49.3/48.9
C40/0.38
80
上
中
无
良好
54.4/53.9/54.5
表 1~6 中带*者为基准配合比
3.试配结论: 本次试配配合比中减水剂的掺量按照
(Kg)
1:2.307:2.307:0.43:0.152:0.010
407:939:939:175:62:4.07
*0.38
1:1.983:1.983:0.38:0.135:0.010
460:912:912:175:62:4.60
0.33
1:1.657:1.657:0.33:0.117:0.010
530:878:878:175:62:5.30
五、第二次试配配合比 1. 试配配合比计算:将减水剂的掺入量降为 8‰后,
用水量经过多次试拌,在获得最好的工作性时,C50 决定选 用 178Kg ,C40 决定选用 180Kg ,具体材料用量见表 4(C50)、 表 5(C40):
2.第二次试配结果(见表 6):
监理检测网
②-①=1.314 元/ m3×124 m3=162.94 元 共计成本减少: 1348.53 元 注:因钢纤维混凝土中的钢纤维数量未发生改变,因 此在成本计算时未计入钢纤维的价格。
监理检测网
6
和易性良好,选用贵州中兴南友的 RST-B 高效减水剂,掺量
按照厂家的推荐用量 10‰使用。
6.砂率: 根据钢纤维的长径比、体积率、砼的水灰比及
砂的细度模数等因素,确定选用砂率 50% 。
三、试拌拌合设备
为了使钢纤维砼拌和均匀,选用单轴卧式强制式搅拌机。
四、第一次试配配合比
1. 试配配合比计算:为了尽可能地节约成本,控制水泥及
配合比为试验室配合比;C40 确定水/灰=0.43 的配合比为试
验室配合比。
七、成本分析:
1.材料价格
水泥(元/Kg)
砂(元/Kg)
碎石(元/Kg) 减水剂(元/Kg)
0.315
0.05
0.04
5.95
2.砼数量: C50 钢纤维混凝土 m3
C40 钢纤维混凝土 m3
389.1
124
5
监理检测网
监理检测网
C40、C50 钢纤维砼配合比设计
目前,钢 纤 维 混 凝 土 已 在 公 路 、水 利 、建 筑 等 各 种 工 程 领 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我们以前对钢纤维混凝土拌合料的 配合比设计,尚未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法。此次,我 们承建的浙江省××××××合同段中×××大桥桥面铺装 及其它几座桥梁的伸缩缝支座采用 C50 钢纤维混凝土、几座 桥梁的桥面连续采用 C40 钢纤维混凝土,据此,我们进行了 C50、C40 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试拌。
一、设计要求: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 C50、C40,坍
落度 70~90mm 监理检测网
二、使用材料(材料用量的选定按照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 计并参照 xx 钢纤维有限公司的《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一文)
1. 钢纤维: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采用微扭平直型,长 25~30mm,等效直径 0.45~0.55mm,长径比按 50 计算,抗 拉强度≮550Mpa,C50 每 m3 用量为 62Kg,经计算,体积率 ρf=8‰;C40 每 m3 用量为 94Kg,经计算,体积率 ρf=12‰;
表 5(C40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理论配合比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Kg)
每 m3 材料用量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Kg)
1:2.539:2.539:0.48:0.251:0.008
375:952:952:180:94:3.00
1:2.220:2.220:0.43:0.224:0.008
我们平时对该品种减水剂的使用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调
整,比厂家的推荐用量减少了 2‰,经过试拌,混凝土的工
作性虽略有降低,但仍能满足设计及施工的需要,且强度未
4
监理检测网
受到明显影响,可以做为施工配合比使用。
六、结论:上文中确定的基准配合比可做为 C50 及 C40
钢纤维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使用,即:C50 确定水/灰=0.38 的
②-①=3.047 元/ m3×389.1 m3=1185.59 元 C40 钢纤维混凝土
①(减水剂掺量 10‰)每 m3=407×0.315+939 ×0.05+939×0.04+4.07×5.95=236.932 元/ m3
②(减水剂掺量 8‰)每 m3=419×0.315+930 ×0.05+930×0.04+3.35×5.95=235.618 元/ m3
1:2.307:2.307:0.43:0.231:0.010
407:939:939:175:94:4.07
0.38
1:1.983:1.983:0.38:0.204:0.010
460:912:912:175:94:4.60
2
监理检测网
2. 第一次试配结果(见表 3):
表 3(第一次试配结果)
3.成本对比: C50 钢纤维混凝土
①(减水剂掺量 10‰)每 m3=460×0.315+912 ×0.05+912×0.04+4.60×5.95=254.350 元/ m3
②(减水剂掺量 8‰)每 m3=468×0.315+907 ×0.05+907×0.04+3.74×5.95=251.303 元/ m3
*C40/0.43
90
上
中
无
良好
48.6/48.1/49.2
C40/0.38
85
上
中
无
良好
56.8/57.2/59.4
3.试配结论:本次试配配合比中减水剂的掺量按照厂家 的推荐用量使用,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28d 强度也能 达到最初的设计理想。但本着节约成本,最大可能降低投入 产出比的理念,根据我们平时对该品种减水剂的使用情况的 相关数据,又进行了第二次试配。
3
监理检测网
水灰比 (水/灰)
0.43 *0.38 0.33
水灰比 (水/灰)
0.48 *0.43 0.38
水灰比 C50/0.43 *C50/0.38 C50/0.33
表 4(C50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理论配合比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Kg)
每 m3 材料用量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