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分章练习第二章原生动物门复习题四、选择填空1 眼虫制造过多食物常形成一些半透明的( )储存于细胞质中,这是眼虫类的特征之一。
A 淀粉粒B 副淀粉粒C 食物泡D 叶绿体2 眼虫的无性生殖方式是( )。
A 纵二分裂B 横二分裂C 外出芽生殖D 内出芽生殖3 锥虫多生活于脊椎动物的( )。
A 消化道内B 肝脏内C 血液中D 淋巴液中4 多鞭毛虫生活于白蚁消化道内,分解宿主的纤维为食,也使宿主能很好地利用纤维素,这种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称作( )。
A 寄生B 共栖C 捕食D 互利共生5 能诱导变形虫发生胞饮作用的最合适物质是( )。
A 纯净水B 糖类溶液C 氨基酸溶液D 自来水6 原生动物的伸缩泡最主要的作用是( )。
A 调节水分平衡B 排除代谢废物C 排除未消化的食物残渣D 进行气体交换7 变形虫最常见的生殖方式是( )。
A 孢子生殖B 配子生殖C 二分裂生殖D 出芽生殖8 刺丝泡为下列动物中( )所特有。
A 眼虫B 草履虫C 变形虫D 孢子虫9 刺丝泡的生理机能主要是( )。
A 生殖B 摄食C 呼吸D 防御10 根据最近研究结果表明A 疟原虫是红血细胞内寄生,行渗透性营养;B 疟原虫是寄生于宿主组织的间质内,行渗透性营养;C 疟原虫营消化道内寄生,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D 疟原虫以胞口摄取营养,不是细胞内寄生,而是细胞间寄生。
11 草履虫的营养方式是( )。
A 渗透型营养B 光合型营养C 吞噬型营养D 混合型营养12 能行内出芽生殖的原生动物是( )。
A 团藻B 夜光虫C 钟形虫D 喇叭虫13 能行光合作用的原生动物是.A 变形虫B 草履虫C 绿眼虫D 疟原虫14 不由昆虫传播的寄生原虫是( )。
A 痢疾内变形虫B 疟原虫C 杜氏利什曼原虫D 锥虫15 疟原虫红血细胞外期的生殖方式是( )。
A 孢子生殖B 裂体生殖C 二分裂生殖D 配子生殖16 疟原虫在蚊体内进行的生殖方式是( )。
A 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B孢子生殖和裂体生殖 C 裂体生殖和配子生殖D 配子生殖和分裂生殖17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是( )。
A 白蛉子;B 中华按蚊C 致乏库蚊D 采采蝇18 生殖方式为横二分裂和接合生殖的动物是( )。
A 绿眼虫B 大草履虫C 大变形虫D 间日疟原虫19 弓形虫属原生动物门的( )。
A 纤毛纲B 肉足纲C 孢子钢D 鞭毛纲20 能形成赤潮的原生动物是( )。
A 草履虫B 绿眼虫C 痢疾内变形虫D 腰鞭毛虫四、选择填空1 B2 A3 C4 D5 C6 A7 C8 B9 D 10 D 11 C 12 B 13C 14 A 15 B 16 A 17 A 18 B 19 C 20 D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后生动物2、中生动物3、动物性极4、植物性极5、辐射式卵裂6、 螺旋式卵裂7、后口动物8、原口动物二、填空1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有()、()、()。
2 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都必须经历()、()、()、()、()、()等几个主要阶段。
3 动物的雌、雄个体所产生的雌、雄生殖细胞分别称作()和()。
精子入卵、与卵细胞融合且互相同化的过程称作()。
4 根据卵黄的多少与分布不同,可将动物的卵细胞分为()、()、()、()。
5 动物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6 动物卵细胞具极性,有动物性极和植物性极之分;通常把两极之间的连线称作()。
7 一个受精卵经分裂形成很多细胞的全过程称()。
8 动物受精卵细胞卵裂时,与卵轴平行的称();与卵轴垂直的称()。
9 根据卵的类型不同。
卵裂可分为()、()、()、()等四种类型。
10 在卵的全裂类型中,根据分裂球排列不同,还可分为()、()。
11 动物卵裂的结果,分裂球形成中空的球状胚,称为( );其间的空腔称为( )。
12 原肠胚的形成方式有( )、( )、( )、( )、( )。
13 一个典型的原肠胚包括( )、( )、( )、( )、( )等五部分。
14 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方式有( ),( ) 。
原口动物都是以( )法形成中胚层,以( )法形成体腔;而后口动物则是以( )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
15 根据囊胚腔的有无和所在位置将囊胚分为( )、( )、( )、( )等四种类型;与之相对应的卵裂方式依次应为( )、( ) 、( )、( );与之相对应的卵的类型是( )、( )、( )、( )。
16 在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内胚层所包围的空腔称为( );在中胚层之间裂开形成的空腔称为( )。
17 多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一般包括( )、( )、( )等三个阶段;其中( )又可大致分为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两大类。
18 海胆卵属于( )卵,卵裂方式为( );鸡卵属于( )卵,卵裂方式为( )。
三、选择填空1 海星属均黄卵,等全卵裂,其形成的囊胚应是( )。
A 腔囊胚B 极囊胚C 盘状囊胚D 表面囊胚2 蛙卵属偏黄卵,其卵裂类型应为( )。
A 等全分裂B 不等全裂C 盘状卵裂D 表面卵裂3 麻雀的卵属偏黄卵,盘状卵裂,其囊胚应为( )。
A 腔囊胚B 极囊胚C 盘状囊胚D 表面囊胚4 昆虫的卵细胞质位于四周,卵黄集中在卵的中央,应属( )。
A 少黄卵B 偏黄卵C 端黄卵D 中黄卵5 昆虫的卵裂方式是( )。
A 不等全裂B 表面卵裂C 等全卵裂D 盘状卵裂6 某种动物的卵由于其卵黄集中于植物性极一端,细胞质则集中于动物性极一端,这种卵属于( )。
A 端黄卵B 均黄卵C 偏黄卵D 中黄卵7 海胆形成原肠胚的方式是( )。
A 内卷法B 内移法C 外包法D 内陷法8 影响卵裂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
A 卵的大小B 卵黄多少C 卵黄多少及分布D 有无卵壳9 青蛙在变态过程中,蝌蚪的尾部逐渐消失是( )作用的结果。
A 高尔基体B 内质网C 线粒体D 溶酶体四、问答题:2 何谓胚层的分化?多细胞动物的三个胚层各分化成哪些组织器官?第三章答案一、名词解释1 后生动物:与原生动物的名称相对而言,把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叫做后生动物。
2 中生动物:指介于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之间的一类中间过度类型的动物。
中生动物有着长期寄生的历史,兼具有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类似的特征,是动物界极为特殊的一个类群。
3 动物性极:动物卵细胞内核所在、细胞质较多、卵黄较少的一端、比重小、位于上方、卵裂时分裂快的一极。
4 植物性极:动物卵细胞内比重大,卵黄多,位于下方的一极,卵裂时分裂慢或不能分裂。
5 辐射式卵裂:在全裂类型中,卵经第三次分裂后,动物性极的四个分裂球整齐地排在植物性极的四个分裂球之上。
在以后的分裂过程中,每一层分裂球都整齐地排列在下一层分裂球上方。
如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棘皮动物的卵裂属此。
6 螺旋式卵裂:卵裂的第三次分裂不是端纬裂,而是分裂面与卵轴成45°倾角,结果使得动物性极的每个分裂球位于植物性极两个分裂球之间的上方,以后第次的分裂也是这样。
如海产涡虫、多毛类、多数海产软体动物属此。
7 原口动物:胚胎时期的原口后来直接或间接成为动物的口者称为原口动物,如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
8 后口动物:胚胎时期的原口封闭或成为动物的肛门。
口是在与原口相对的一端重新形成的动物称后口动物。
如棘皮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等。
二、填空1 古生物学方面;形态学方面;胚胎学方面2 受精和受精卵;卵裂;囊胚形成;原肠胚形成;中胚层及体腔形成;胚层分化3 卵;精子;受精4 少黄卵(均黄卵);偏黄卵;端黄卵;中黄卵5 受精卵6 卵轴7 卵裂8 径裂;纬裂9 等全卵裂;不等全裂;盘状卵裂;表面卵裂10 辐射式卵裂;螺旋式卵裂11 囊胚;囊胚腔12 内陷;内移;分层;内转;外包13 外胚层;内胚层;囊胚腔;原肠腔;原口14 端细胞法;体腔囊法;端细胞法;裂体腔法;体腔囊15 腔囊胚;极囊胚;盘状囊胚;表面囊胚;等全分裂;不等全裂;盘状卵裂;表面卵裂;均黄卵;偏黄卵;端黄卵;中央黄卵16 原肠腔;真体腔17 胚前发育胚胎发育;胚后发育;胚后发育18 均黄卵;等全卵裂;端黄卵;盘状卵裂三、选择填空1 A2 B3 C4 D5 B6 A7 D8 C9 D四、问答题2 答:动物胚胎发育至胚层出现后,进一步发育,由于遗传性、环境、营养、激素以及细胞群之间相互诱导等因素的影响,使之转变为较复杂、异质性和稳定性的细胞,这种变化现象称为分化。
动物体的组织,器官都是从内、中、外层三个胚层发育分化而来的。
如下表:皮肤的表皮部分及其衍生物神经系统外胚层感觉器官消化道的两端内表的上皮及其附属腺体皮肤的真皮层肌肉系统骨骼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中胚层排泄系统大部分体腔上皮肠系膜及各类结缔组织动物的胚层分化消化管中段内表呼吸道内表的上皮内胚层肝﹑胰﹑胆囊﹑甲状腺胸腺﹑膀胱的大部分尿道及其附属腺的上皮第四章海绵动物门(多孔动物门)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芽球2 水沟系3 假胃腔4 两囊幼虫5 胚层逆转三、填空1 海绵动物身体上的小孔是水流进出的通道,水流穿行的生理作用是( ),( ),( ) 。
2 海绵动物体壁的结构包括( )、( )、( )等三层。
3 海绵动物中胶层中由于含有( )和( ) ,因而能起骨骼支持作用。
4 海绵动物中胶层内有多种类型的变形细胞。
如( )、( )、( )、( )等,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 )、( )、( )。
5 根据结构的不同,海绵的水沟系可分为( )、( )、( )等三种类型;它们的代表动物分别是( )、( )、( )。
6 海绵动物的三类水沟系反映了其进化过程,从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 )数目逐渐增多,使水流( )和( )增加;从而使海绵动物得到更多的( )和( ),有利其生命活动。
7 海绵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有( )和( ) 两种。
8 根据海绵动物骨骼的特点,可将其分为( ),( ),( )三纲。
四、问答题:1 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2 如何理解海绵动物是动物演化树上的一个侧支?第四章答案一、名词解释:1.芽球:是海绵动物度过恶劣气候和不良环境条件的形式。
环境不良时,海绵动物中胶层中的变形细胞聚集成堆、外面分泌一层角质膜,同时部分骨针细胞在角质膜上分泌出许多双盘头或短柱形骨针,便形成芽球。
环境一旦适合,便会重新长成新个体。
2.水沟系:是海绵动物所特有的结构,对其营固着生活意义重大。
水沟系是水流的通道,海绵动物的摄食、呼吸、排泄及其他生理机能都要借水流的穿行来维持。
3.假胃腔:指海绵动物体中央的空腔,又名中央腔或海绵腔,它只是水流的通道,不具消化功能,食物靠中央腔壁上的领细胞摄取后行细胞内消化,故中央腔又名假胃腔。
4.两囊幼虫:海绵动物受精卵进行卵裂形成囊胚后,动物性极的小细胞向囊胚腔内生出鞭毛,另一端的大细胞中间形成一个开口,后来囊胚的小细胞由开口倒翻出来,里面小细胞具鞭毛的一侧翻到囊胚的表面,这样动物性极的一端为具鞭毛的小分裂球,植物性极的一端为不具鞭毛的大分裂球,此时从外形看形似有两个囊,故称之为两囊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