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一部分工程概况第二部分施工组织设计第三部分施工程序第四部分关键工程施工方案第五部分工期目标和保证措施第六部分质量目标、管理制度、方法、措施第七部分施工安全消防管理制度及措施第八部分现场文明施工措施第九部分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第十部分施工机具和技术装备第一部分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本工程为安徽皖能集团有限公司能源大厦三层网络机房、UPS室和管理间;八层、十三层档案室安装固定式EBM气溶胶自动灭火系统工程。
(二)主要工程内容EBM气溶胶灭火系统设备具有手动、自动转换功能,同时可联动控制外部的其他设备,当监视部位发生火情时,探测器将电信号发给灭火控制设备,经逻辑判断后发出声、光报警,延时后自动启动灭火装置;并具有联机、数显功能,同时还需准确记录对系统的重要操作和系统当时的工作状态参数。
当气体灭火控制设备处于自动状态时其联动过程如下:当感烟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发现火情时,气体灭火控制设备发出预警信号;当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发现火情时,两路信号相与,气体灭火控制设备发出火警信号,声、光报警,延时30秒自动启动,同时启动外控功能。
在系统自动启动延时30秒期间内,如经人工确认无需启动该系统时,可通过气体灭火控制设备的面板操作或防护区门口的紧急停止按钮操作终止启动程序。
当气体灭火控制设备处于手动状态时其联动过程如下:当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发现火情时,气体灭火控制设备发出预警信号;当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发现火情时,两路信号相与,气体灭火控制设备发出火警信号,声、光报警,此时人工操作气体灭火控制设备操作键或防护区门口的紧急启动按钮启动,此时外控功能自动启动。
主要工程量包括三层网络机房、管理间、UPS室与八层、十三层档案室五个防火分区。
其中三层网络机房、管理间、UPS室由消控中心三区气体灭火控制器集中控制,八层、十三层档案室由防护区外区域控制器自动控制。
(三)工程特点1、施工技术、质量要求高。
2、施工场所均属机房等场所,需达到高质量,确保各种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确保档案的安全性。
3、工程施工线长、点多、量大、时间较紧。
(四)工程施工应遵守的技术标准、规范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
3、《EBM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工程设计、安装和验收》(DBJ04—225—2003)4、《气体灭火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63-97)5、《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7、《建筑安装工艺标准及操作规程》(DB/510P01001-88)。
8、《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JGJ59-88)。
第二部分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布置(重点考虑工期与施工配合、施工质量)(一)施工布署原则1、集中力量保重点,保工期,在人力、物资、机具上给以充分保证。
公司各专业管理工作应协助、指导该项目施工班子组织好施工工作,搞好各方面的协调配合。
2、按交工秩序,组织分点施工。
3、组织配合施工,穿插作业,重点部位抢工:该工程施工配合量大、线长点多。
施工作业期间为不影响生产,必要时应配合组织安装抢工,组织穿插相关安装项目作业,组织内部各工种平行流水作业,以达到既保证正常生产又使内部各工种之间互创施工条件,确保生产和工程施工正常进行,保证工程总体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4、推行先进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二)施工组织1、组建能源大厦EBM气溶胶灭火系统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其组成人员为:项目经理(张辉)、项目副经理(汪建文)、工程安装部负责人(檀同兵,工程师)、技术支持部负责人(刘宝玉,工程师)、质量监督安全部负责人(张丽、工程师)、材料核算部负责人(鲁梅,会计师)。
(三)施工配合1、施工各工种之间的配合(1)油漆施工配合。
施工中各种管道、支架均先刷底漆,待交工前按统一色泽规定刷面漆,个别情况需全部漆完的由工长确定。
穿线钢管均刷防火漆。
(2)设备安装与管道、电气的配合。
设备到货后尽快就位,为管道配管与电气接线创造条件。
(3)自动消防调试的配合。
自动消防调试由电气工种提出方案,并为主操作。
2、安装与土建部分的配合(1)按钮、面板等安装配合。
按钮等盒的安装应做到位置准确,施工时不得损伤墙面。
(2)成品保护的配合。
施工时不得随意在墙体上打洞,因特殊原因必须打洞,应与建设单位协商,确定位置及孔洞大小,安装施工中应注意对墙面、吊顶的保护,避免污染。
所有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扳动已安装好的管道、线路、开关、阀门,不得随意取走预埋管道管口的管堵。
3、施工与装修的配合(1)烟、温感接线盒安装与吊顶的配合。
烟、温感接线盒应先在龙骨上固定,再配管接线。
烟、温感探头的安装,其布局要与装修协调。
(2)在装修墙面上安装按钮、声光报警器等,应与装修协调进行。
4、施工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配合(1)施工方所需材料及设备,按合同要求经与甲方协商一次到位,并由工程监理验收后方进入施工现场。
(2)图纸资料及设计变更,由甲方按规定时间及时提供,安装与设计的有关事宜由甲方和监理单位协调。
(3)甲方、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安装质量进行监督,设备开箱检查,隐蔽验收、调试应约请甲方和监理单位人员参加和验收。
(4)甲方按进度及时解决工程进度款。
(5)由甲方与工地供电部门协调通电。
第三部分施工程序第四部分关键工程施工方案1、气体灭火装置系统的安装:(1)按图纸设计进行就位,确保装置稳固、牢固。
正前方0.5m内不允许有设备、器具或其它阻碍物。
(2)力求与室内其它设备协调一致。
(3)气体灭火控制器的安装按消防平面图中标示位置,距地1.5m处安装牢固、端正。
(4)急启急停按钮安装位置如消防平面图中所示,距地高1.5m处;气体释放灯、声光报警器安装在门楣之上,安装牢固,同时考虑便于接线。
(5)气体自动灭火装置系统调试a 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系统调试,应在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
b在系统调试前做好充分准备,查验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配件等,检查施工质量,对于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会同设计、监理单位协商解决,并有文字记录。
检查系统线路,对于错线、开线、虚焊和短路等进行处理。
c模拟试验确定一切正常后,使系统恢复监视运行,实现模拟开通。
消防验收合格后,将系统开通,办理移交手续。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1)工艺流程领会设施图纸--布管布线—清洗管件—配线及管内穿线—绝缘测定—设备安装就位校线、接线—单体试验—分项通电调试—联动编程—竣工检测及验收(2)配管工程A、施工前必须充分熟悉设计图纸,如发生偏差应及时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
B、所有管材必须具有材质证明书和产品合格证,凡有折扁、裂纹、管内有毛刺的管材禁止使用。
C、按照图纸,配管应以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尽量避免与其它专业管道交叉、重叠,尽量减少弯曲。
D、当配管进入箱、盒时,应焊接固定。
管口露出箱、盒部分应小于5mm;金属软管进入箱、盒时,应使用软管接头连接,并且软管有管卡固定,其固定间距不大于1mm,不得利用软管作为接地导体。
E、配管的连接必须用套管焊接,不准用对眼管口,套管长度为连接外径的1.5-3.0倍;连接管的对口处应在套管中心,切口要锉平,管口应刮光,焊接应牢固、严密。
F、当配管必须弯曲时,其弯转角度应保证大于90度;每条回路禁止有三个以上的转角,且不得有“S”弯;在弯曲半径处不得有皱折和压瘪,以免发生穿线困难或损坏导线绝缘。
G、线管弯曲处,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弯曲半径不小于线管外径的6倍。
埋设于混凝土楼板内的线管,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线管外径的10倍。
H、线管超过下列长度时,中间应加装接线盒或拉线盒,其位置应选在便于穿线处。
管长每超过45米无弯曲时;管长每超过30米,有一个弯时;管长每超过20米,有二个弯时;管长每超过12米有三个弯时。
I、入落地式控制箱的线管,应排列整齐,管口高出基础面不小于50mm。
J、线管应避开设备基础,当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另加保护管保护。
经过建筑物伸缩缝时,应考虑伸缩缝影响,应装设补偿装置,安装方法按照有关标准图集施行。
K、配管时,如遇管路较长,弯头较多,通入钢丝有困难时,可在配管时预先在管内穿好钢丝,以便穿导线时使用;为避免管内积水,线管在水平配置时,中间部分略为垫高,形成一定排水坡度。
L、配管敷设完成后,向上的管口应及时用木塞堵封;对于接线盒等可用废线堵塞,以免杂物进入。
(3)管内穿线A、工艺流程配线、配色—管路清扫—穿引线—放线、做拉线头穿线—加护口导线连接—接头包扎—绝缘测试并记录B、导线穿入之前,应先清除管内积水和杂物。
C、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入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孔槽内。
D、横向敷设的报警传输线路,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应穿入同一管内。
E、导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口或扭结,其必要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连接。
F、管内导线总截面积(包括外层)保证不超过线管有效截面积的40%。
G、传输导线应选择不同色别的导线,同一工程中的相同线别的颜色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志。
H、导线穿入管内后,在导线出处,应装护圈保护导线;如不进入箱盒内的垂直管口,穿线后必须将管口作密封处理。
I、穿线完成后,在通道之前,必须对导线绝缘电阻进行测试并作好记录;测试时使用500V摇表对导线间以及对地进行测量,要求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0兆欧。
J、对于使用的非金属管或线槽及其附件均应用阻燃材料。
(4) 气体灭火控制器安装气体灭火控制器设在监控室,是关键设备之一。
安装时必须特别注意,按照规范,设备就位时应留足操作和检修空间,屏后检修的屏柜应保证检修间距不小于1米;正面操作距离保证单列布置时为1.5米。
双列布置时为2米,值班员经常工作的一面,盘前距离不小于3米。
控制器安装程序及施工方法如下:A、设备搬运气体灭火控制器是精密电子设备,搬运过程中必须十分小心谨慎,做到绑扎要牢固,移动要轻,不许倾倒。
包装必须在现场拆除,开箱后应根据清单核对型号、点收附件、仔细检查盘面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安装。
B、设备就位按图纸规定的顺序,用人力将装置安装到位,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中,有关装置安装工程的标准进行调整。
C、内部清扫安装就位后,用干净的抹布对设备内部进行擦拭,柜内不许留有任何杂物,检查活动机件是否牢固。
(5)系统调试首先对系统进行一般性检查,包括对线路的外部检查,凭感观观察各种配线情况,对照图纸核对各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接线正确与否,然后进一步对线路进行校核实验,先将回路中的探测器、编码底座等接线端子断开,用万用表对回路敷设情况;对灭火系统中的控制模块至联动装置二次线路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