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三年级群文阅读《选择》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群文阅读《选择》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选择》单元拓展课选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阅读一组关于“选择”的故事,拓展单元主题,感受并理解选择所蕴含的可贵品质。

2.深度感悟单元主题,让学生懂得如何选择以及如何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准备:群文阅读材料、PPT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小游戏: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一起玩个小游戏。

我们将要带着下面3 种动物(小兔、小狗、孔雀)进入森林,有可爱的小兔,机灵的小狗,美丽的孔雀。

由于森林的环境非常危险,你不可能一路上都带着它们,你需要不断地舍弃他们。

不知不觉,你来到一条大河旁边,河水是那样湍急,你只能带其中两种动物上船,你会舍弃谁?把它划掉。

(马上采访学生)你划去的是谁?划去的时候什么心情?(有不同的吗?谁再来说说你的选择。

)上了岸,你即将进入一个美丽的城堡,你只能带一种动物进入城堡,你又会舍弃谁?请做出你的选择。

你的选择是什么?为什么这样选择?有不同的吗?采访一下(2-3 个孩子):刚才在做选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生:我觉得很犹豫。

师:为什么?生:因为每种动物都是我喜欢的。

师:谢谢你的交流,认真参与,就有自己真实的感受。

生:我觉得很难过。

师:为什么?生:因为要舍弃自己喜欢的动物,真的挺难受的。

师:你真的是一个很善良的孩子。

师小结:看来选择太不容易了,每种选择都有它的理由。

(铃声响后)孩子们,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值日生!教学过程:一、回顾单元,梳理主题师:孩子们,很高兴今天能给大家上8单元的单元拓展课。

第8 单元的主题是——选择。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觉得什么是“选择”呢?指名说。

就是这样,当我们面临多个选项的时候会确定其中一种,这就是选择。

在8 单元的学习中,就有一些人,他们面临各种选择。

让我们回到《大禹治水》这篇课文中,想想都有谁,选择了什么?(评价:你概括得真准确)还有谁,也做出了他的选择:谁?选择了什么?(评价: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了炮手的选择,真了不起)对于他们的选择,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2 人)(评价:看来我们班的孩子都很会读书,透过人物的选择看到了人物的品质)小结:(ppt 展示人物品质)在这个单元中,不管是大禹还是炮手,他们都面临选择,在家园和国家之间,他们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

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生命中还会遇到很多选择,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组关于“选择”的文章(读一读课题)《平分生命》、《中彩那天》、《大自然的秘密》。

怎样才能在一节课的时间快速读完这三篇文章呢?老师要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浏览。

什么是浏览呢?谁来为我们读一读?浏览就是快速地看,了解文章大意。

通过看课题,你想学哪篇课文?(3 人左右)二、师生共读《平分生命》,感受如何选择1.看来大家意见不统一,那这样,我们先一起来学习《平分生命》这篇课文。

请大家先快速浏览《平分生命》(板书“浏览”),看看这篇文章讲的是谁?面临什么选择?他最后的选择是什么?(ppt 出示)评价:你的阅读速度真快!看来你已经掌握了浏览这把金钥匙。

2.学生交流时,出示表格。

评价:看来孩子们真会浏览,马上抓住了关键信息。

3.请孩子们再默读课文,想一想他的选择容易吗?勾画出关键词句(板书“勾画” ),说说你的理由。

4.师:孩子们,你们觉得小男孩做出这个选择容易吗?从哪里看出不容易?生:说3 自然段师:尤其是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小男孩做出这个选择不容易?生:犹豫这个词语。

师:他在“犹豫”什么?生:他在犹豫要不要给妹妹输血。

师:给妹妹输血会有什么结果?不给妹妹输血又会有什么结果?生说:如果给妹妹输血,自己就会失去生命;如果不给妹妹输血,妹妹就会失去生命。

师:是啊!他既不想失去自己的生命,也不想失去妹妹的生命。

这多么让人为难啊!师:还从哪儿看出小男孩的不容易?生:第4 自然段。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小男孩真的不容易?生:颤抖。

师:为什么?生:我从“颤抖”感受到小男孩对死亡的恐惧。

师:你理解得太好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生:5 自然段师:你感受到了什么?男孩的选择容易吗?为什么不容易?生:他以为输血就会死亡,所以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刻,他一定是下了死亡的决心。

师:这是多么不容易啊!老师也被小男孩的选择深深感动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吧!这么不容易,为什么还要把血输给妹妹?生:因为他是小男孩的妹妹,是他唯一的亲人。

师小结:因为是妹妹,因为是亲人,所以他还是冒着失去自己生命的危险,把血献给妹妹,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板书“勇气”)3.总结学法:孩子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了《平分生命》这篇课文,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的?首先,我们是——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根据问题进行勾画,在一边勾画的同时还要一边思考。

(板书“思考”)。

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一下两篇文章,然后小组确定一篇文章合作学习。

愿意学《中彩那天》的举手。

愿意学《大自然的秘密》的举手。

如果对两个故事都感兴趣的,可以都学。

三、共学《中彩那天》和《大自然的秘密》,感受如何做出有意义的选择师:谁来读一下学习要求?出示小组学习要求:(1)自主学习: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表格中的问题勾画。

(4 分钟)2)合作学习:四人小组交流勾画的句子,认真倾听,积极补充。

(3分钟)(一)交流汇报《中彩那天》师:谁来交流《中彩那天》的学习成果?生:交流表格内容——生说:不容易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生:第1 自然段师: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是啊,对于贫穷的一家人来说,拒绝这么大的诱惑,是多么不容易啊!(如果学生不专注:我知道有的孩子选择了《大自然的秘密》这篇课文,但是如果你能在别人汇报的时候认真听,快速浏览一下这篇文章,你也会有很多收获)师:你还从哪儿看出父亲做出这个选择不容易?生:第2 自然段。

师:他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现在却要把车还给库伯,这样的选择多么不容易啊!师:还有吗?生:只是,他的神情严肃,丝毫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师:父亲明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汽车,为什么却一点儿也不高兴呢?他究竟在烦恼什么呢?生:因为他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父亲的不容易: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师:他面临着一个什么道德难题呢?生:要不要把车还给库伯。

师:这个道德难题“难”在哪儿?生:第8 自然段师:你从哪句话看出这辆汽车其实不属于父亲?生:那K 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师:这说明了什么?生:这说明了父亲之前是想把汽车据为己有。

师:还说明了什么?生:父亲非常想留下这辆汽车。

师:是啊,父亲之前多么想留下这辆汽车,那之后呢,父亲是怎么做的?生: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

师:他要干什么?生:把车还给库伯。

师:父亲最后做出这样的选择,虽然失去了一辆车,但是你觉得他会得到什么?生:他虽然失去了一辆汽车,但是他得到了内心的愉悦。

师:他还得到了什么?生2 :他还得到了朋友的信任。

师小结:是啊,父亲最后的选择虽然失去了一辆汽车,但他得到的是朋友的信任、内心的愉悦,以及诚实的高贵品质。

他更得到了战胜诱惑的勇气。

(板书“诚实”)。

(二)交流汇报《大自然的秘密》师:选择无处不在,它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

谁来交流《大自然的秘密》的学习成果?生:回答表格内容。

师:向导刚开始的选择是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生:向导刚开始的选择是不救幼龟。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界之道就是这样的。

”师:游客刚开始的选择是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生:游客的选择是救幼龟。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议论。

师:如果是你,你会赞同谁的选择?为什么?生:我会赞同向导的选择。

因为⋯⋯师:你真是个懂自然规律的孩子。

可是向导后来却抱起幼龟,把他引向大海。

转眼之间,向导的选择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生:因为同伴们在说他见死不救。

师:面对同伴们的误解,向导是怎样抱起幼龟,把它引向大海的?生:极不情愿。

师:他愿不愿意?他不愿意到什么程度?师:他这么不愿意,却还是去做了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这样感情做出的选择,造成的结果是什么?生:让更多的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师:现在我们就是向导,让我们用朗读还原那个令人痛心的画面。

生:(读)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却使大家极为震惊: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

现在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幼龟成了他们的口中之食。

师:此刻,你就是向导,当看到这个结局时,你会对自己说什么?指名交流,相机评价。

师小结:所以,当我们面对别人的误解时,不能感情用事,而应该用理性做出正确的选择。

(板书“理性”)四、梳理统整,比较异同,升华对选择的认识1.师:孩子们,这3个故事都是关于选择的,你觉得谁的选择有意义呢?为什么?同桌一起交流一下。

2. 谁来交流一下?生1 :我觉得小男孩的选择有意义,因为他救了妹妹。

生2 :我觉得父亲的选择有意义,因为他获得了内心的快乐。

小结:正确的选择是为他人着想,让别人快乐,这样的选择就是有意义的。

而感情用事做出的错误选择,只会带来伤害。

这样的选择就是没有意义的。

五、拓展延伸师:我们怎样才能做出有意义的选择呢?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位圣人,他早已告诉了我们答案。

(出示图片)他叫孟子,他是这样说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ji 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ji ān),舍生而取义者也。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读一读?生:鱼和熊掌这两种美好的事物都是我想得到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就只好舍弃鱼而选择熊掌了。

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要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

(ppt )师:(出示原文)现在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悟这位圣人教给我们的选择中的智慧吧!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ji 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ji ān),舍生而取义者也。

师结语:孟子在生命和正义面前选择了正义。

(板书“正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以及如何做出有意义的选择,希望你们今后在面临选择时,能充满勇气;在面临道德难题时,能守住内心的良知;不感情用事,理性和正义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板书设计:勇气诚实选择理性正义有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