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

1、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时间:2011.3.15罪魁祸首:瘦肉精近期河南瘦肉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有报道双汇重庆区域经理在卖场大吃火腿肠,引来民众冷眼旁观,10年间瘦肉精屡禁不绝,添加瘦肉精喂出来的猪不仅颜色光亮,而且可以增加猪的瘦肉率,现在人们都关注身材,不吃肥腻的肉,这也导致饮食习惯吃瘦肉,而添加瘦肉精的猪肉正好符合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瘦肉精事件一出大家都在徘徊这肉还吃不吃?2、河南南阳毒韭菜事件时间:2011.3.25罪魁祸首:残余农药(磷)严重超标中医上说,春天是生发阳气的时节,而韭菜性温,可以增强人体脾胃之气。

然而,就在3月下旬,本该补气健脾的韭菜却让河南南阳4个家庭的10口人中毒住进医院。

中毒原因系在流动菜贩购买残余农药超标的韭菜。

这些菜贩,以前他们就没有种过韭菜。

就在一边庄稼地中间种了一点,也没有种植的经验,自己私自使用一些违禁的农药,就造成了超标的现象。

3、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发生时间:2011.4.7罪魁祸首:亚硝酸盐4月7日平凉市崆峒区发生牛奶中毒事件,39名中毒患者被送往当地两家医院救治,患者以14岁以下儿童居多。

其中,3名婴幼儿死亡,均不到2岁,最小的不到两个月。

最终该事件确认为亚硝酸盐特大投毒案件。

作为防腐剂而应用在肉质食品里的亚硝酸盐一直被认为是致癌物,一般腌制品、发酵的食物、咸鱼、腊肉、熏肉、酸菜等中会存在亚硝酸盐,牛奶中添加亚硝酸盐是头一次,误食亚硝酸盐后可造成心脏呼吸衰竭,心肌受到创伤,形成心肌炎;亚硝酸盐还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4、多地曝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多吃致癌曝光时间:2011.4.13罪魁祸首:牛肉膏近期在安徽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经过腌制,可让猪肉在90分钟内迅速变身“牛肉”,猪肉冒充牛肉,可以节省大量成本,而食用者在外观上也几乎分辨不出来,业内人士透露,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在冷冻食品以及烧烤类食品中,这种牛肉膏早就是造假的手段之一,据悉,牛肉膏中含有的各种氨基酸、I+G、味精、水解蛋白等。

其实是复合添加剂,是食用香精的一种,用量应有限制,吃多了则可能致癌。

5、黑芝麻浸泡成“墨汁”疑染色曝光时间:2011.4.15罪魁祸首:未知记者发现在北京某批发市场一摊点销售的黑芝麻,在水中浸泡十多分钟后变成“墨汁”,消费者怀疑黑芝麻被染色,黑芝麻营养丰富,但产量少,一般比白芝麻的价格高。

黑芝麻皮上有天然的花青素,放在水里会慢慢地溶解出来,也会褪色,如果黑芝麻泡在水里,黑色一下子就出来,这种现象肯定不正常,很有可能是芝麻上染了东西。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一般的农产品质量检测都是定向检测,关于黑芝麻是否被染色没有定向检测物,所以无法进行检测。

6、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事件曝光时间“2011.4.15罪魁祸首:福尔马林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外观无色透明, 具有防腐、消毒和漂白的功能。

不同领域有不同作用。

青岛最近检查了一批使用福尔马林和工业烧碱浸泡小银鱼,浸泡过的小银鱼更好看,体积增大,有弹性,不容易腐烂。

但是食用这种小银鱼后会造成消化道灼伤,严重的可以导致消化道穿孔,甚至休克。

特别是长期接触甲醛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生殖能力缺失,甚至是白血病。

7、染色馒头事件没有一颗玉米,却做出成千上万的“玉米馒头”。

4月15日,温州工商部门查处了一家馒头作坊。

该作坊用柠檬黄、糖精钠、玉米香精等多种添加剂炮制玉米馒头、白馒头。

作坊的台面上放了5瓶液体物和3包固体物。

5瓶液体物分别是“柠檬黄60”、“甜玉米香精”、“金玉米香精”;3包固体物分别是“糖精钠”、“红苹果高活性干酵母”。

生产日期随便改防腐剂甜蜜素齐上阵,上海华联等超市多年销售“染色馒头”。

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高庄馒头等成品和原料共19个批次。

经检测,其中4个批次成品中检出“柠檬黄”;两个批次成品中的甜蜜素含量超标。

8、沈阳毒豆芽事件发生时间:2011年4月17日罪魁祸首:违法添加剂2011年4月17日,沈阳警方查处了一家“漂亮豆芽”的黑加工点。

经检验,该加工点在生产豆芽过程中添加了4种以上违法添加剂。

沈阳市农委法规处杨宏介绍:“生产豆芽过程中是不允许使用任何添加剂的。

而该黑加工点使用了至少4种添加剂,其中尿素严重超标,恩诺沙星是一种兽用药,6-苄氨基腺嘌呤是一种激素。

加入尿素和6-苄氨基腺嘌呤可使豆芽长得又粗又长,而且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增加黄豆的发芽率。

但是人食入后,会在体内产生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可致癌。

”9、宜昌毒生姜事件曝光时间:2011年4月15号罪魁祸首:硫磺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万寿桥工商所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在辖区一座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内,查获两个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近1吨。

据工商执法人员介绍,不良商贩将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后,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进行熏制,熏过的"毒生姜"与正常的生姜相比,看起来更水嫩,颜色更黄亮,就像刚采摘的一样。

根据医学专家介绍,硫磺是一种金属硫化物,如果渗入到食物中被人食用后,轻度的会出现头昏、眼花、精神分散,全身乏力等症状。

若长期食用,严重的会影响人的肝肾功能。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商贩熏10、合肥染色蛋糕事件发生时间:2011.4罪魁祸首:未知视曝光上海某超市常年销售染色馒头后,迅速引起合肥市民关注,合肥工商系统12日晚上全员出动,对市内大小超市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状况突击检查。

在检查中暂未发现像上海那样的“染色馒头”,但瑶海工商分局却在超市发现了添加着色剂的“染色蛋糕”。

合肥工商部门通报说,在当晚的突击检查中,尚未发现上海那样的染色馒头,但是部分超市暴露出的卫生条件差、食品直接裸露、生产标签标识不清、没有防护隔离措施、即食食品过期销毁记录不完整等问题。

11、北京多家影院爆米花桶被曝或含荧光增白剂存致癌因素发生时间:2011.4.22罪魁祸首:荧光增白剂一边看电影,一边美美地吃着在影院购买的爆米花,这一习以为常的动作,殊不知却埋藏着健康安全隐患。

记者近日走访市场调查发现,京城多家影院的爆米花桶使用情况可谓是良莠不齐,多数影院内的爆米花桶都没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以及生产许可QS标识等基本信息;此外,有些包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含荧光增白剂的非食品级用纸,即由“社会白卡纸”制成,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12、陕西榆林学生奶中毒事件发生时间:2011.4.2222日上午,榆阳区鱼河镇中心小学部分小学生吃过早餐后出现集体不适症状,其中16人有发烧、肚痛、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

先后共有251名学生被送往医院治疗。

鱼河镇中心小学有关负责人表示,小学生的早餐中包含统一配送的牛奶,早上由后勤管理人员统一发放到各班,其中有纯牛奶、酸奶和核桃奶。

经调查,出现疑似中毒症状的学生都喝了纯牛奶,有关部门已经对学校库存的牛奶进行封存。

14、广东中山查获1325公斤“墨汁粉条”曝光时间:2011年4月23日罪魁祸首:“红薯粉条”这样造:墨汁+柠檬黄+石蜡+果绿或增白粉用玉米淀粉制作所谓的“纯红薯粉条”,为让色泽形似、口感筋道,竟然添加墨汁和工业用料石蜡。

4月23日上午,中山市质监局在港口镇铺锦村偏僻鱼塘处查封一家粉条工厂,当场查获约1万斤假粉条成品。

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工厂证照齐全。

检查发现,该作坊的红薯粉是用普通玉米淀粉做原料。

现场还发现大量墨汁、柠檬黄60、果绿等添加剂,黑色液体也正是由这些添加剂兑成。

执法人员查获了1万多斤已包装好的“纯红薯粉条”成品,还有大量半成品在晾晒或浸泡。

执法人员称已经有很多市民吃了从市场上买的红薯粉后上吐下泻。

13、重庆一公司购26吨三聚氰胺奶粉生产雪糕被查获发生时间:2011.3.25罪魁祸首:三聚氰胺2011年3月25日,警方接到线索,重庆吉喜达食品有限公司用于生产冰糕、雪糕等食品的原料奶粉中涉嫌含有三聚氰胺。

接报后,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第一时间封存扣押了该公司库房的16.25吨原料奶粉,顺藤摸瓜查封了储存于重庆外运储运公司仓库内的10.475吨剩余奶粉。

经采样送检,证实该批原料奶粉含有超标三聚氰胺。

警方查明,该公司于2011年3月16日购进三聚氰胺超标奶粉16.25吨,因该企业正停产对设备进行检修,该批次奶粉尚未流向生产及销售环节。

14、广州市场现“染色紫菜”浸泡多次仍掉色发生时间:2011.4.24最酷祸首:染色剂家住海珠区工业大道北的邓女士前往家附近的梅园南菜场买菜。

“以前我在这里买过一种大包的紫菜,差不多快吃完了,这次我想少买一点,就买了一种小包的”,邓女士告诉记者,这种小包紫菜在菜场的档口卖5元6包,而她之前买的大包紫菜则要2.5元一包。

回家后,邓女士将新买的紫菜放入清水中浸泡,打算中午做个紫菜汤,“结果紫菜放进去没多久,清水就变成了粉红色,把我吓了一跳”,邓女士回忆说,她很快又重新接了一碗清水洗紫菜,“可是反复洗了好几次,水仍是粉红色”。

而她以前购买的大包紫菜,则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16. 双氧水浸泡白凤爪曝光时间:2011年4月28日罪魁祸首:双氧水流动摊贩销售的凤爪、牛百叶、牛肚、鹅肠、鱼皮等产品,加工时都使用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甲醛和过氧化氢。

业者称,添加化学物质能使产品浸泡后发泡体积变大、外观饱满好看、保鲜、增重。

17.塑化剂曝光时间:2011.6罪魁祸首:塑化剂今年4月,岛内卫生部门例行抽验食品时,在一款“净元益生菌”粉末中发现,里面含有DEHP,浓度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

追查发现,DEHP来自昱伸香料公司所供应的起云剂内。

昱伸公司供货的公司、农场和商行有近30家,可能制造数十种食品贩售。

岛内食品药品管理机构现已确认,悦氏、“Taiwan yes”等运动饮料,及“SunKist粒粒柠檬果汁等,共16批饮料、冲泡饮品含DEHP。

18.“毒血旺”曝光时间:2011.3.18罪魁祸首:福尔马林听说牛血比猪血和鸭血量大成本更低,往里面加福尔马林后,血旺更嫩更有卖相,他就昧着良心进行牛血旺加工,每天4000斤毒血旺就这样到了市民的口中。

重庆晚报记者从九龙坡区检察院获悉,从事“毒血旺”的两名涉案人员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4月14日被九龙坡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重庆工商执法人员在该市一个黑作坊内现场查获近万斤含有“福尔马林”的“毒血旺”。

这是重庆市巴南区2009年查获“毒血旺”之后的又一例大宗“毒血旺”案。

据重庆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昨天上午介绍,从前天深夜开始,工商局执法人员就已对该黑作坊进行严密监视。

工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在接到群众举报后进行了前期调查,从而锁定这个黑作坊。

昨天凌晨2点左右,执法队员现场执法,将正在生产制作“毒血旺”的两人抓获。

19.染色毒花椒发生时间:2011.33月25日,重庆九龙坡区质监局从重庆火锅研究所食品生产基地送检的某品牌火锅底料、麻辣鱼底料中,检验出均含有害物质“罗丹明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