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部分系列八

作文部分系列八


2021/2/21
8
系列八
方法指津 如何使文章结构完整
一、了解结构完整的要求。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是作者的思路在文章外部形态上 的体现。最新《考试说明》中写作部分对结构方面的 要求是“结构完整”,就是作文思路的展开要有步骤、 有次序,有头有尾,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段落的划 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优秀的考场作 文,结构上除清楚完整外,还要严谨而有特色。严谨 即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段与段之间有逻辑力 量;特色是指不同于一般的结构布局。
2021/2/21
6
系列八
三、阅卷手记
结构要板块清晰,一目了然,不能信马由缰,杂乱无章,
当然也要避开三段论。阅卷老师在高速阅读的情况下,
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看清作者的思路,看清全文的布
局安排;阅读一个段落,要能迅速看出这一段写了什么,
段与段之间是否界限分明。如果看不清段与段之间的联
系,不可能打高分。
2021/2/21
12
(二)议论文的结构方式 议论文的结构方式一般有三种: ①并列式 a.并列式Ⅰ 引论(提出论点)
本论(证明论点) 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照应全文)
2021/2/21
系列八
13
b.并列式Ⅱ 引论(提出论点、分论点)
本论(证明分论点) 结论(照应全文)
论据+分析论证
2021/2/21
作文部分系列八
2021/2/21
1
系列八
系列八 布局谋篇,匠心独运巧结构
阅卷老师是如何就“结构完整”评分的
一、等级要求
文章结构是组织安排写作内容的思路。关于“结构”方
面的四个等级标准要求,具体表现如下:
(1)一等要求:结构严谨。 行文思路清晰,开头、结尾、中间段落衔接过渡自然,
详略安排恰当,有伏笔照应,全文结构严密完整。
2021/2/21
9
系列八
二、要使文章做到结构完整,除符合文章结构的一般要求
外,关键还要掌握各类文体的内在特征,严格按照文体
结构特征来行文。
(一)记叙文的结构方式 记叙文的结构一般是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来安排
的。在高考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模式:
①时序顺进式。选取生活中的某一片段按时序进程进行
描写,内容层次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
系列八
14
②层进式 引论(提出论点或论题)
本论 论证分论点:回答怎么办
结论(照应)
2021/2/21
系列八
15
③对照式
引论(提出论点)
本论
正面 反面
论点
论据(理论、事实) 小结 论点
论据(理论、事实) 小结
结论(评析照应)
2021/2/21
系列八
16
系列八
三、要使文章做到结构完整,写作提纲不可不列。 写作提纲就是把作文要写的内容通过设计有序地罗列 出来。“列提纲”在考试作文写作中很有必要。它是保 证作文扣题的方法之一,更是保证文章结构严谨有序的 主要方法。通过列提纲,可以避免写作中随意松散、漫 无目的的毛病。提纲有两种:书面提纲和脑中的提纲。 可以没有书面提纲,但绝不可没有脑中提纲。 作文提纲既是作文内容的序,又是作文结构的架。
把用于点题的几个语句以独立成段的形式表达,或者就
用小标题的方式显现,这应该是最清晰的一种结构方
式。
(上海卷高考作文阅卷老师手记)
2021/2/21
7
系列八
四、考场作文要做到结构严谨的要求,提升在“结构”得 分点上的等级,可以运用三种写作技巧: (1)框架安排法:下笔行文,首先考虑文章的整体框架, 安排好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然后再添加材料 内容。 (2)详略安排法: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考虑清楚材料 内容的详略处理,注意过渡衔接。 (3)伏笔照应法:安排文章结构,注意标题与内容相互 照应,段落之间相互照应,开头与结尾相互照应,巧 妙运用伏笔。
2021/2/21
4
系列八
2.正反对比式的议论文结构。 正反对比进行论证,使评卷老师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对考 生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一目了然。
3.记叙文务必在开头或结尾点明所叙内容的主旨,使评卷 老师不再花时间去琢磨故事所表达的内涵。
2021/2/21
5
系列八
4.相对有特色的记叙文结构,如: ①铺垫映衬式 用此事来衬托彼事,用一个人来衬托另一个人,以求在 层层铺垫中突出中心人物形象,并以此来凸显主题。 ②多方联想式 现象(自然、生活、社会)→感受→思考(感悟、揭示现象 背后的规律)→联想(思考引发的思维联系、发散并强化 思考成果)→印证(回归或升华)
2021/2/21
3
系列八
二、评卷老师眼中好的作文结构 1.相对稳定的议论文结构模式。
即“三三五”式或“三二四”式,也就是全文分引论、 本论、结论三部分,本论部分可分为三个或两个自然段, 引论、结论各一段,总共五个自然段或四个自然段。全 文以 800~1 000 字计,引论、结论各写 100 字,本论 部分每段写 200 字(或 300 字)左右。
2021/2/21
11
系列八
④穿插回放式。即利用思维可以超越时空的特点,以某一 物象为线索,将描写的内容通过插入、回忆、倒放等方式 串联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模式的关键是选好串 联的物象,并围绕一个中心截取生活中的材料。其模式为: 开头(交代物象,引出材料一)→发展(引出材料二)→高潮(引 出材料三)→结尾(抒情、议论)。
(2)二等要求:结构完整。 行文思路线索贯穿全文,内容表达有头有尾,材料内容
先后顺序安排恰当。
2021/2/21
2
系列八
(3)三等要求:结构基本完整。 文章主体内容的思路线索基本清楚,但有部分内容游离于 思路线索之外。材料内容的顺序大体恰当,但有个别材料 内容安排不够妥帖。 (4)四等要求:结构混乱。 行文思路不清晰,材料顺序混乱,内容松散,无法形成一 个完整的结构。
其模式为: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 体进行细致刻画)→结尾(议论点题)。
2021/2/21
10系列八ຫໍສະໝຸດ ②对比映照式。选取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内容(可以是相反或 相对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反衬 式组合。其模式为:开头(引出材料)→正面和反面材料→结 尾(抒情、议论)。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作 准备。 ③平列展开式。选取不同角度的几个生活片段或将同一内 容的几个侧面在同一层面上平列展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 体。其模式为:开头(引出材料)→主体(材料一、材料二)→ 结尾(抒情、议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