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测试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测试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起毛起球的测试方法及评定方法。

2、观察理解起毛起球过程与机理,进一步了解影响起毛起球的因素。

二、基础知识
织物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在实际穿着与洗涤过程中,不断经受摩擦,在容易受到摩擦的部位上,织物表面的纤维端由于摩擦滑动而松散,露出织物表面,并呈现许多令人讨厌的毛茸,即为“起毛”;若这些毛茸在继续穿用中不能及时脱落,又继续经受摩擦卷曲而相互纠缠在一起,被揉成许多球形子粒,通常称为“起球”。

织物起毛起球会使织物外观恶化,降低织物的服用性能,特别是合成纤维织物,由于纤维本身抱合性差,强力高,弹性好,所以起球疵点更为突出。

目前起毛起球已成为评定织物服用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织物起毛起球的过程可分为起毛、纠缠成球、毛球脱落三个阶段。

织物表面的纤维受外部的摩擦作用,首先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即起毛阶段,对短纤维而言,绒毛被拉出的条件是外部摩擦力要大于纤维在纱内的抱合力。

绒毛在达到一定长度后,才能相互纠缠成球,因此被拉出的纤维长度对织物起球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纤维的抗弯性、强度和耐磨性也影响起毛起球性能,容易弯曲的纤维在摩擦中易相互纠缠成球,比较粗硬的纤维要比细而柔软的纤维容易起球。

有些纤维在形成较长的绒毛之前,已被磨断或拉断,只剩下很短的绒毛,就不易起球。

有些纤维虽然容易形成数量众多的小毛球,但如果纤维的抗弯性和耐磨性强度较弱,织物表面的毛球在继续摩擦中很快就会脱落。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
1、实验仪器:YG(B)502型织物起毛起球仪,见图12-1所示。

主要技术参数:
起毛起球运动轨迹:直径为40mm的圆轨迹运动。

试样规格:直径112.8mm圆状,面积100mm2。

试样往复速度:60次/min。

图12-1 YG(B)502型织物起毛起球仪
2、实验工具:起毛起球样照、织物试样、剪刀。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
1、取样:剪取直径为112.8mm面积100mm2圆形织物为试样,2201华达呢为磨料。

2、实验步骤
⑴ 将试样正确牢固地夹入试样夹头,试样下面垫以泡沫塑料,正面向外。

⑵ 选择合适的试样夹头压力。

试样夹头本身重量为490cN,另配有100cN和290cN 两个加重块,所以实际压力配置为490cN、590cN和780cN三档,不同类型织物加压如下:
化纤织物压力为590cN
精梳毛织物压力为780cN
粗梳毛织物压力为490cN
⑶ 预置摩擦次数,各类织物的摩擦次数如下:
化纤长丝针织物,先在尼龙刷上,后在磨料织物上,各磨50次。

化纤长丝梭织物和化纤短纤梭织物,先在尼龙刷上后在磨料织物上各磨50次。

精梳毛织物,直接在磨料上磨600转。

粗梳毛织物,直接在磨料织物上磨50次。

⑷ 放下夹头,使试样与毛刷平面接触。

⑸ 按下电源开关至“ON”位置,指示灯(POWER)亮。

按启动键(MOVE),仪器开始运转。

实验中可随时按下暂停键(STOP)观察试样的变化形态,总摩擦次数自动累积。

⑹ 预定次数自停后,可对试样进行起毛评定。

⑺ 重新装上起毛后的试样,将下夹头提起旋转1800换成标准磨料。

⑻ 放下夹头,使试样与磨料平面接触,去除重压,进行起球实验。

自停后取出试样,评定起球等级。

3、评级条件及评定依据
评级时以起球程度为主要评级依据。

5级— 不起球
4级— 有少量起球
3级— 中等数量起球
2级— 明显起球
1级— 严重起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