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TQC/K275煤矿机修厂气割安全技术措施完整版Through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common types such as planning scheme, design scheme,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essence is to build accessible bridge between people and products, realize matching problems, correct problems.【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煤矿机修厂气割安全技术措施完整版下载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合用于解决各类问题场景,通过提出的方法与对策来应付,常见种类如计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本质是人和产品之间建立可触达的桥梁,实现匹配问题,修正问题,预防未来出现同类问题。
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1、安、瓦检员查看气焊作业票各关口人员签字是否齐全,施焊单位正值领导是否在场,施焊人员是否具有资质、携带火种是否符合要求,否则不得进行施焊作业。
2、作业人员往施焊地点运放施焊工具,灭火器、灭火沙箱或沙袋、清洗作业现场煤尘、并配备不少于10米已沟通水源的消防水管。
3、安、瓦检员检查施工工具,氧气瓶、乙炔瓶摆放是否正确,安全帽、防震圈是否齐全,喷枪及管路是否漏气,否则不得进行施焊作业。
4、安、瓦检员检查现场安全、瓦斯情况,是否符合作业要求,否则不得进行施焊作业。
5、准备工作就绪后,安检员、瓦检员、跟班正值领导向矿调度室、监控中心汇报、请示,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施焊作业。
6、施焊前和施焊中,安、瓦检员、跟班领导不得离场,瓦检员每10分钟检查一次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过0.5%时必须立即要求停止作业。
只有瓦斯浓度小于0.5%时方可进行施焊作业。
7、在北三16#水仓使用气焊作业前必须将水仓的水抽空,加强自然通风。
8、施焊作业期间,相关作业人员站位必须正确,每施焊完一处,瓦检、安检必须监督其洒水人员对施焊点进行洒水、降温,并至少监督1小时以上,确保安全后方可认为本次施焊作业顺利完成。
9、施焊作业完成后,安、瓦检员、跟班队长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做好施焊作业记录。
10、本作业票一式三份,一份带入井下作业现场,一份报送矿调度室、一份报送矿通风科。
11、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神华乌海能源公司老石旦煤矿电、气焊管理制度》、《神华乌海能源公司老石旦煤矿电、气焊管理制度》、《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执行。
井下气割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总则为确保气割过程能安全、顺利的进行,防止气焊引发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措施。
二、施工时间20xx年月日时--- 月日时三、人员组织及危险源辨识现场负责人:(队长或书记)施工负责人:(班长)气焊负责人:(气焊工)洒水负责人:(钳工)作业前,必须由施工单位厂长或书记、跟班副厂长、编写措施的技术员、当班工班长以及参与作业的人员进行风险源辨识,辨识内容应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辨识。
四、运输安全技术措施(一)、气割设备地面运输措施1.氧气瓶和乙炔瓶由机修厂专职司机孙富国和冯月海去老石旦供应科领取。
2、氧气和乙炔瓶在领用前应检查瓶嘴气阀,安全帽、安全胶圈是否齐全,瓶身、瓶嘴是否有油类的杂物,否则必须先处理,再进行装车运输,易燃品、油脂或者带有油污的物品,不得与氧气瓶同车运输。
3.氧气瓶和乙炔瓶装车和卸车时严禁抛、滑、滚、碰。
4.氧气瓶和乙炔瓶在地面应当分车单独领用,禁止用平板车领用。
必须有防止氧气瓶和乙炔瓶滚动的措施,要捆绑好,防止撞击。
5.氧气瓶和乙炔瓶在运输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
如果超过40摄氏度要用遮阳帆布遮挡,防止暴晒。
6.气割所用的火种必须为安全火柴,由机修厂路永生携带,并报井口检身房检身人员备案。
(二)、气割设备井下运输措施1.气焊设备在机修厂分别装入矿车,并固定牢固,严禁氧气瓶和乙炔瓶共装一车,要分车运输。
运输的线路是副井口-副井落底车场-1025大巷-北三16#上车场-16#运输轨道-031604回风。
运输由机修厂工人路永生、胡瑞军负责。
2.氧气瓶和乙炔瓶在斜巷运输时必须使瓶底向下,严禁气阀向下。
3.必须派专人跟车,亲自运送到工作地点方可卸车,卸车时严禁抛、滑、滚、碰,要轻拿轻放。
4.卸车时必须两人配合,防止滚落砸伤身体。
5、氧气瓶和乙炔瓶放置时要保持1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三)、气割设备的回收措施1.氧气瓶和乙炔瓶及电焊机的回收由路永生、胡瑞军负责。
回收线路是:031604回风--16#运输轨道-北三16#轨道-北三16#上车场-1025大巷-副井落底车场-副井口-机修厂大院。
1.氧气瓶和乙炔瓶回收时必须分车运输,严禁在装车时抛、滑、滚、碰,要轻拿轻放。
2.氧气瓶和乙炔瓶在斜巷运输时必须使瓶底向下,严禁气阀向下。
3.必须派专人跟车,亲自运送到井口,并跟回机修厂大院,卸车时严禁抛、滑、滚、碰,要轻拿轻放。
4. 卸车时必须两人配合,防止滚落砸伤身体。
5.气割所用的火种由路永生安全带离井下,并通知井口检身人员备案。
五、使用气割前的准备工作⒈井下气焊的作业前,必须把施焊地点前后两端各10m井巷范围内,用水管把巷道喷湿,施焊地点应通风系统稳定可靠,风量、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⒉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气焊的性能结构和使用方法。
作业前,由作业现场安检员确认措施已会签完毕,作业人员已认真学习本措施,并在措施学习记录上签字,如果会签科室对此次焊接作业另有要求,作业前由现场安检员、监督作业单位执行。
所有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
⒊作业地点必须配备2台完好的8Kg 干粉灭火器,施工人员需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同时在工作地点放置沙子备用,体积不小于0.2m3。
作业前必须清理附近周围20m范围之内浮煤、杂物、底板积煤、顶帮积岩,必须确认20m范围内无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品。
作业前必须在作业地点前后10m处各悬挂一组瓦斯-氧气便携式报警仪和一氧化碳报警仪,做到连续监测;作业前必须接一趟水管至施工地点,并正常供水;由洒水负责人在作业地点20m范围内进行洒水降尘,使施焊地点周围环境潮湿。
⒋使用气焊前,瓦检员对施工地点前后及开关附近20m内的瓦斯浓度进行检测,当作业地点及附近20m内空气中瓦斯浓度均小于0.5%时方允许开始焊接作业。
由现场负责人确认现场无隐患,并且作业地点环境和操作人员状态符合作业条件,经安检员同意后,现场负责人发布开始作业命令,瓦检员、安检员、现场负责人共同监督严格执行本措施。
(如果为气焊作业,由现场负责人确认现场无隐患,并且作业地点环境和操作人员状态符合作业条件,经安检员同意后,现场负责人发布开始作业命令,携带火种负责人由施工负责人携带,其他人严禁携带火种,携带火种负责人使用安全火柴进行点火,火种使用后由携带火种负责人,作业结束后,必须将火种带到地面。
瓦检员、安检员、现场负责人共同监督措施严格执行。
5.人员必须携带CH4报警仪,并有专人在外监护。
6.此次使用氧气、乙炔瓶均放置在工作地点附近平巷内。
六、使用气割的安全技术措施在开始工作前,必须确保现场安全,并由施工负责人和操作人员仔细检查氧气焊设备:1、使用氧气焊作业前必须由通风队瓦检员检测作业地点周围20m范围内瓦斯浓度,当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进行氧气焊作业。
2、施工负责人、电焊工必须佩戴便携式瓦斯-氧气报警仪。
现场负责人或施工负责人必须每隔10min测定一次瓦斯浓度,只有瓦斯浓度小于0.5%时方可继续作业。
当施工地点空气中瓦斯浓度超过0.5%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关闭焊抢,切断气瓶阀门,并由施工负责人将高温焊渣用水冷却或用沙掩埋。
现场负责人或施工负责人必须撤出所有作业人员至新鲜风流中,并立即汇报调度室进行处理。
3、氧气瓶、乙炔瓶及其连接部分不得漏气,并有完好的压力表、防震圈;橡胶软管不应有鼓包、裂缝或漏气,如有漏气现象,应将管子更换为完好的符合要求的管子。
4、焊枪与胶管连接处必须严密牢靠,嘴子如有堵塞,只许用黄铜丝剔通;氧气瓶口附件和皮垫及减压器上必须擦拭干净,不得有油污和泥污。
5、氧气瓶不许碰撞,并严禁放在靠近热源的地方;工作时的乙炔瓶、氧气瓶要直立放置在尽可能平的地面,并有妥善的防倾倒装置。
6、氧气、乙炔瓶在使用过程中,每一瓶与每一瓶之间要保持10m以上的距离,放置在施焊地点的上风侧。
不能将氧气瓶、乙炔瓶放在一起开启使用。
在使用期间气瓶周围不能有其它易燃易爆品存在。
7、气割前,必须清理工作地点周围20m之内的杂物,和易燃物品安排专人做好施工范围20m以内的降尘工作和通风工作,保证工作地点通风良好。
由于割距过热堵塞而发生多次鸣爆时,应快速先将乙炔气门关闭,再关闭氧气气门,然后放在冷却水中冷却。
8、气焊工操作时,焊工必须带气焊面罩,在焊接时不准随意拿开焊帽,以免伤眼。
9、割距点火时,应先开氧气门,再开乙炔气门,并用安全火柴点火,然后调整火焰,熄火先关乙炔门,后关氧气门,以免回火。
10、当发生回火时,立即关闭乙炔气门,然后再关氧气门,严禁氧气和乙炔气阀门同时开启,严禁用手或其他物体堵割咀,以防止氧气倒流入乙炔瓶内,不能将点燃的割具随意放在地面上。
11、点燃割具时,不准用热金属,也不得将其放在热的工件上;焊工不准将正在燃烧的割距放下,如有必要时,应将火焰熄灭。
12、气焊设备的装设、移动、检查和修理,必须在关闭氧气、乙炔气阀的情况下进行。
13、每隔15min洒水负责人对施工地点进行一次洒水工作,将带火星的杂物及时熄灭,同时将焊接的物件冷却,并始终保持焊体湿润。
14、气焊作业时如果在轨道上作业时必须停止一切轨道活动,并闭锁绞车开关。
15、气焊地点工作过程中现场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安检员、瓦检员必须在现场指挥和监督检查,确保人员组织合理,分工明确,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严禁闲杂人员在施工现场逗留。
16、各施工人员应随时注意施工地点的环境变化情况,发现险情立即通知他人并及时采取措施。
现场负责人必须认真负责,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所有施工人员。
17、工作结束后,拧上气门螺帽可靠关闭各气门并戴好安全帽,收拾好工具、材料,将其妥善保管,清理场地,洒水熄灭带火星的杂物,施工负责人、瓦检员必须继续观察1小时,确保焊接地点附近10m范围内无热渣、火点,确认安全无问题方可离开或进行其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