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题目与要求
设计题目:多功能数字钟
设计要求:
1.准确计时,以数字形式显示机器人行走的时、分、秒的时间。
二、设计原理
1数字钟的组成部分
⑴555定时器组成的方波发生电路
多谐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1Hz 的信号,可保证数字钟的走时准确及稳定。
⑵时间计数器电路
时间计数电路分成三个模块,时,分,秒:时用24进制计数器实现;分,秒用60进制计数器实现。
⑶译码显示电路
译码驱动电路将计数器输出的8421BCD 码转换为数码管需要的逻辑状态,并在显示电路显示相应系数。
2.数字钟的工作原理
⑴多谐振荡器电路
555 定时器与电阻R1、R2,电容C1、C2 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利用电容的充放电来调节输出V0,产生矩形脉冲波作为时钟信号,因为是数字钟,所以应选择的电阻电容值使频率为1HZ。
⑵时间计数单元
六片74LS90 芯片构成计数电路,按时间进制从右到左构成从低位向高位的进位电路,并通过译码显示。
在六位LED 七段显示起上显示对应的数值。
三、元器件
1.实验中所需的器材.
Vcc 5V 电源�.
共阴七段数码管6 个�.
74LS90D 集成块6 块�.
74HC00D 6个以及其他元件
LM555CM 1个
电阻 6个
10uF 电容 2个
2.芯片内部结构及引脚图
图2 LM555CM集成块
图374LS90D集成块
五、各功能块电路图
1秒脉冲发生器主要由555 定时器和一些电阻电容构成,原理是利用555 定时器的特性,通过电容的充放电使VC 在高、低电平之间转换。
其中555 定时器的高、低电平的门阀电压分别是2/3VCC 和1/3VCC 当电容器充电使VC 的电压大于2/3VCC 则VC 就为高电平,然
而由于反馈作用又会使电容放电。
当VC 小于1/3VCC 时,VC 就为低电平。
同样由于反馈作用又会使电容充电。
通过555 定时器的这一性质我们就可以通过计算使他充放电的周期刚好为1S这样我们就会得到1HZ 的信号。
其中555 定时器的一些功能对照后面目录。
其中555 定时器组成的脉冲发生器电路见:方波发生器的部分。
图4 555 定时器组成的脉冲发生器
因为我们要得到1HZ 的信号,所以我们就可以通过555 定时器充放电一次所需的时间的公式。
将那时间设为1S �,通过设定两个电阻值算出电容C 的取值。
在电阻值RA=1K Ω,RB=1k Ω,C=10uF 经公式�:
占空比B A A R R R T t D +==充
()C R R T f B
A +≈=43.11 占空比50% f=86.5hz 再将RA ,R
B 阻值调整至50kk Ω C=10uf 此时f=1.43hz 约近于1hz 具体元件数值再在仿真中调节得出。
10μ
2、利用一个LED 数码管�,一块74LS90D 连接成一个十进制计数器,电路在晶振的作用下数码管从0—9 显示�。
见图5。
图5
3 、利用2 片74LS90D 芯片连接成一个六十进制电路,电路可从0—59 显示。
第一片74LS90D芯片构成10 进制计数器,第二片74LS90D 芯片构成6 进制计数器。
74LS90D 具有异步清零功能。
在第一片74ls90 构成的十进制计数器中,当第十个脉冲来到时。
此时他的四级触发器的状态为“1001”。
这时他就会自动清零。
同时给第二片74ls90 构成的6 进制计数器进一,第六个脉冲进位到来时,此时第二片74ls90 芯片的触发器的状态为“0110”,这时QB,QC 均为高电平。
将QB 与RO1 相连,将Ro2 与Qc 相连,就会进行异步清零。
如此循环就会构成60 进制计数器�.见附图6.
图6 60进制电路
4、利用2 片74LS90D 芯片构成24 进制计数器。
一片构成二进制计数器,一片构成四进制计数器。
由于74LS90D 芯片清零是由两个清零端控制的,所以当第24 个脉冲到来时,第一片74lLS90D芯片的Qc 为高电平。
第二片74LS90D 芯片的Qb 为高电平,让第一片74LS90D 芯片的Qc 与两片芯片的Ro1 相连�.让第二片74ls90 芯片的QB 与两片芯片的Ro2 相连。
当第24 个脉冲到来时就会进行异步清零。
如此循环就会构成24 进制计数器。
见附图7.
图7 24进制电路
7、利用两个60进制和一个24进制连接成一个时、分、秒都会进位的电路总图。
见附图8
图8 总电路图
六、心得体会
在这次设计中我们深地体会到了理论跟实践的不同,理论学的再好不会动手那也只能是空想,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了解相应芯片,以及在网上查找电子电路资料的方法,粗劣掌握了各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
方法,进一步熟悉了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掌握了数字钟的译码显示的设计方法,。
掌握了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以及计数器进制的组成方法和级联方法,完成了一次自己动手的过程。
虽然期间遇到一些困难,但这些困难却增强了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以后不仅只学习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实践。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及学习有深远的影响。
这次课程设计不仅再次复习了数字电子和模拟电子,而且让我对于芯片的使用更加了解。
增加了我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了对该软件的了解。
相信这些实际的操作经验会是我以后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