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阜宁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附15套高考模拟卷〗

江苏省阜宁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附15套高考模拟卷〗

江苏省阜宁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物块以某初速度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垂直撞在一固定挡板上,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物块反向运动。

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碰撞前后物块的加速度不变B .碰撞前后物块速度的改变量为2m/sC .物块在t=0时刻与挡板的距离为21mD .0~4s 内物块的平均速度为5.5m/s2、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技术方面已取得较大突破.为早日实现无人驾驶,某公司对汽车性能进行了一项测试,让质量为m 的汽车沿一山坡直线行驶.测试中发现,下坡时若关掉油门,则汽车的速度保持不变;若以恒定的功率P 上坡,则从静止启动做加速运动,发生位移s 时速度刚好达到最大值v m .设汽车在上坡和下坡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分别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关掉油门后的下坡过程,汽车的机械能守恒B .关掉油门后的下坡过程,坡面对汽车的支持力的冲量为零C .上坡过程中,汽车速度由m 4v增至m 2v ,所用的时间可能等于2m 332mv PD .上坡过程中,汽车从静止启动到刚好达到最大速度v m ,所用时间一定小于m2s v 3、小球从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着地后反弹,然后又落下,每次与地面碰后动能变为碰撞前的14。

以刚开始下落时为计时起点,小球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像中选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B .每个阶段的图线并不相互平行C .每次与地面相碰后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前一次下落高度的一半D.每次与地面相碰后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的时间是前一次下落时间的一半4、汽车碰撞试验是综合评价汽车安全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设汽车在碰撞过程中受到的平均撞击力达到某个临界值F0时,安全气囊爆开。

在某次试验中,质量m1=1 600 kg的试验车以速度v1 = 36 km/h正面撞击固定试验台,经时间t1 = 0.10 s碰撞结束,车速减为零,此次碰撞安全气囊恰好爆开。

则在本次实验中汽车受到试验台的冲量I0大小和F0的大小分别为()(忽略撞击过程中地面阻力的影响。

)A.I0=5.76×104N·S,F0=1.6×105N B.I0=1.6×104N·S,F0=1.6×105NC.I0=1.6×105N·S,F0=1.6×105N D.I0=5.76×104N·S,F0=3.2×105N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B.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则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6、地光是在地震前夕出现在天边的一种奇特的发光现象,它是放射性元素氡因衰变释放大量的带电粒子,Rn的半衰期为3.82d,经衰变后产生一系列子体,通过岩石裂隙向大气中集中释放而形成的。

已知氡22286Pb,在这一过程中()最后变成稳定的20682A.要经过4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B.要经过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C.氡核22286Rn的中子数为86,质子数为136D.标号为a、b、c、d的4个氡核22286Rn经3.82d后一定剩下2个核未衰变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两条相距l的平行光滑导轨ab与cd,阻值为R的电阻与导轨的a、c端相连.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导体棒垂直于导轨放置并可沿导轨自由滑动.整个装置放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导体棒的中点系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绳绕过固定在桌边的光滑轻滑轮后,与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块相连,绳处于拉直状态.现若从静止开始释放物块,用h表示物块下落的高度(物块不会触地),g表示重力加速度,其他电阻不计,则()A.电阻R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a到cB.物体下落的最大加速度为0.5gC .若h 足够大,物体下落的最大速度为22mgR B ID .通过电阻R 的电量为Blh R8、如图所示为两个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点电荷,距离为d ,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在它们连线的竖直中垂线上固定一根长为L 、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管,有一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以初速度v0从上端管口射入,重力加速度为g ,静电力常量为k ,则小球( )A .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始终为gB .受到的库仑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射出时速度仍为v 0D .管壁对小球的弹力最大值为28qQ k d9、按照十八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国各省市启动“263”专项行动,打响碧水蓝天保卫战,暗访组在某化工厂的排污管末端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流量计,测量管由绝缘材料制成,水平放置,其长为L 、直径为D ,左右两端开口,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在前后两个内侧面a 、c 固定有金属板作为电极,污水充满管口从左向右流经测量管时,a 、c 两端电压为U ,显示仪器显示污水流量为Q (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污水体积)。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侧电势比c 侧电势低B .若污水中正离子较多,则a 侧电势比c 侧电势高;若污水中负离子较多,则a 侧电势比e 侧电势低C .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显示仪器的示数将越大D .污水流量Q 与U 成正比,与L 无关10、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物体A 以速度0v 向右运动压缩弹簧,测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 ,现让弹簧一端连接另一质量为m 的物体B (如图乙所示), 物体A 以02v 的速度向右压缩弹簧,测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仍为x ,则( )A .A 物体的质量为3mB .A 物体的质量为2mC .弹簧压缩最大时的弹性势能为2032mv D .弹簧压缩最大时的弹性势能为20mv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

(1)下列是实验室的仪器台上摆放的部分仪器,本实验须从中选用_________。

A . B . C . D . (2)下列关于实验的一些说明,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 .轻推小车,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说明摩擦力已被平衡B .拉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平行C .相关仪器设置完毕后,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D .在实验打出的合理的纸带上,连接小车的一端其打点痕迹较为密集(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

如图为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A 、B 、C 、D 、E 、F 是各相邻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打D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小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

(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12、在实验室测量两个直流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电源甲的电动势大约为4.5V ,内阻大约为1.5Ω;电源乙的电动势大约为1.5V ,内阻大约为1Ω。

由于实验室条件有限,除了导线、开关外,实验室还能提供如下器材:A .量程为0~3V 的电压表VB .量程为0~0.6 A 的电流表A 1C .量程为0~3 A 的电流表A 2D .阻值为4.0Ω的定值电阻R 1E.阻值为100Ω的定值电阻R 2F.最大阻值为10Ω的滑动变阻器R 3G .最大阻值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R 4,(1)选择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等器材,采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甲的电动势和内阻①定值电阻应该选择____(填“D”或“E”);电流、表应该选择____(填“B”或“C”);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____(填“F"或“G").②分别以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压表的示数U为横坐标和纵坐标,计算机拟合得到如图乙所示U-I图象,U 和I的单位分别为V和A,拟合公式为U=-5.8I+4.6,则电源甲的电动势E=____V,内阻r=_______Ω。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③在测量电源甲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A.电压表的分流作用B.电压表的分压作用C.电流表的分压作用D.电流表的分流作用E.定值电阻的分压作用(2)为了简便快捷地测量电源乙的电动势和内阻,选择电压表、定值电阻等器材,采用图丙所示电路。

①定值电阻应该选择____(填“D”或“E”)②实验中,首先将K1断开,K2闭合,电压表示数为1.49V,然后将K1、K2均闭合,电压表示数为1.18V,则电源乙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_Ω。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如图甲,一竖直导热气缸静置于水平桌面,用销钉固定的导热活塞将气缸分隔成A、B两部分,每部分都密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此时A、B两部分气体体积相等,压强之比为2:3,拔去销钉,稳定后A、B两部分气体体积之比为2:1,如图乙。

已知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重力加速度为g,外界温度保持不变,不计活塞和气缸间的摩擦,整个过程不漏气,求稳定后B部分气体的压强。

14、如图甲所示,粒子源靠近水平极板M、N的M板,N板下方有一对长为L,间距为d=1.5L的竖直极板P、Q,再下方区域存在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场上边界的部分放有感光胶片。

水平极板M、N 中间开有小孔,两小孔的连线为竖直极板P、Q的中线,与磁场上边界的交点为O。

水平极板M、N之间的电压为0U ;竖直极板P 、Q 之间的电压PQ U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磁场的磁感强度021mU B L q。

粒子源连续释放初速度不计、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粒子,这些粒子经加速电场获得速度进入竖直极板P 、Q 之间的电场后再进入磁场区域,都会打到磁场上边界的感光胶片上,已知粒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远小于电场变化的周期,认为粒子在偏转极板间飞过时PQ U 不变,粒子重力不计。

求:(1)带电粒子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动能E k ;(2)带电粒子打到磁场上边界感光胶片的落点范围。

15、某种弹射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导轨MN 右端N 处于倾斜传送带理想连接,传送带长度L=15.0m ,皮带以恒定速率v=5m/s 顺时针转动,三个质量均为m=1.0kg 的滑块A 、B 、C 置于水平导轨上,B 、C 之间有一段轻弹簧刚好处于原长,滑块B 与轻弹簧连接,C 未连接弹簧,B 、C 处于静止状态且离N 点足够远,现让滑块A 以初速度v 0=6m/s 沿B 、C 连线方向向B 运动,A 与B 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滑块C 脱离弹簧后滑上倾角θ=37°的传送带,并从顶端沿传送带方向滑出斜抛落至地面上,已知滑块C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重力加速度g=10m/s 2,sin37°=0.6,cos37°=0.1.(1)滑块A 、B 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2)滑块C 在传送带上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3)若每次实验开始时滑块A 的初速度v 0大小不相同,要使滑块C 滑离传送带后总能落至地面上的同一位置,则v 0的取值范围是什么?(结果可用根号表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