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性质 手段
一般表现为原理性错误 和技术性错误,比较明 显,通过正常业务程序
形式较为隐蔽,迹象不明,结果难查,一般 通过正常业务程序难以发现和纠正。
可得以自我校验并改正。 围绕舞弊的目的而策划与实施,采取故意制
具有偶然性、随意性, 造错报和漏报、钻空子、涂改凭证,伪造单
行为人不是采取故意手 据、更改帐表等技术手段进行有意掩饰、歪
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 为。主要包括: (1)伪造、变造会计记录; (2)侵占资产; (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 (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 (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错误与舞弊的区别
错误
舞弊
原因 目的
客观的,是行为人不精 通业务、技术和法规, 主观性,是行为人经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或 不精心操作以及管理不 其他利益的考虑,侥幸或故意为之所造成的。 善造成的。 非故意的。没有不良动 故意的。具有非法占有和挪用公共财产的不 机和企图,行为人不以 良企图和动机。行为人为了实现舞弊的结果, 实现错误的结果为目的。 而策划、制造和掩盖舞弊行为。
段,错误发生后,行为 曲和欺骗,舞弊发生后,又往往实施销毁证
人也不去实施掩盖手法 据、转移财物等掩盖手法。Biblioteka 定性 后果过失行为
不法行为
对核算内容的影响或正 对核算内容的影响服从于舞弊的动机和目的, 或负,且金额一般较小, 其结果是使国家、集体或他人资财遭损,行
对于上述被审计单位的错误和舞弊行为, 被审计单位理应负直接责任和会计责任,审计 人员则只能负审计责任。
二、审计法律责任及其与审计责任的联系
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从总体上可划分为: 法律责任和非法律责任两大类。
法律责任,是指审计人员因损害法律上的义务关 系所产生的对于相关主体所应承担的法定强制的 不利后果,具体来说,就是指审计人员因违约、 过失或欺诈对委托人或第三方造成损害,而应按 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的法律后果。
第四章 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一、审计责任 (一)审计责任的涵义 (二)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 二、审计法律责任及与审计责任的联系 三、导致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原因
(二)审计人员方面的责任 四、审计法律责任的内容与对策 (一)审计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 (二)审计法律责任的类型 (三)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 规定
(一)被审计单位方面的责任
1.错误和舞弊行为 审计人员未查出被审计单位的错误和舞弊行为 ,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可能遭到有关方面的控 告。 错误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非故意的错报或漏 报。 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 为。
错误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非故意的错报或 漏报。主要包括: (1)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计算、抄写错误; (2)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 (3)对政策的误用。
一、审计责任
(一)审计责任的涵义
审计责任是指审计者在承办审计业务、出具 审计报告时所应履行的职责。往往因其未尽职责 而导致工作失误并造成审计委托人及社会利害关 系人的重大经济损失而承担法律责任。
(二)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
1.会计责任,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其所编 制和提供的会计报表所应承担的责任。内容包括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和 完整;保证提交审计的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和完 整。 2.审计责任,是审计人员对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 应尽的义务,是审计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的规定,审计 责任在于“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 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
在独立审计领域里关于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的界定有三个 基本点: 一是审计人员执业时是否遵循了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如 果他遵循了则就尽责了,也就不应承担法律责任。 二是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只是对已审计报表的可靠程度做 出合理保证,而不是完全绝对的保证。 三是审计人员只是对已审会计报表做出保证并承担相应的 审计责任,而不是对委托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及其经营效率 、效果做出承诺并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 在我国国家审计领域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及国家审计准则都赋予 其职责。 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两者归属于不同的责任主体,彼此 不可替代、减轻或免除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具体准则《错误与舞弊准则》 规定: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充 分考虑审计风险,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合理 确信能够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 与舞弊。
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应当 充分关注可能存在的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 误与舞弊。
注册会计师应当以适当方式向被审计单位管理 当局告知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错误及所有舞弊 ,并详细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对于涉嫌重大错 误与舞弊的人员,注册会计师应当向被审计单位 高层管理人员报告;当怀疑最高层管理人员舞弊 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采取适当的措施,必要 时,应当征求律师意见或解除业务约定。
对于确实存在的错误或舞弊,注册会计师应当 确定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并提请被审计单位进 行适当处理;根据被审计单位对已发现的重大错 误与舞弊的处理情况,确定审计报告意见的类型 。
2.违反法规行为
违反法规行为是指被审计单位故意或非故意 地违反除《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会 法规之外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 方性法规、规章的行为。如违反所得税法、环境 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导致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 的:有的是被审单位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审计人 员方面的责任,而有的是双方的责任,还有的是 报表使用者错误理解审计人员的责任而控告注册 会计师。
下面主要对前两项原因加以说明。 (一)被审计单位方面的责任
1、错误和舞弊行为 2、违反法规行为 3、经营失败 (二)审计人员方面的责任 1、违约 2、过失 3、欺诈
非法律责任,主要指职业道德责任。它是指审计 人员及审计组织因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而应向同行 及整个职业界承担的责任。
职业道德责任区别于法律责任,它不具有明确的 责任程度计量手段和处罚形式。对违反职业道德 的行为,通常采取舆论方式予以批评、谴责。也 正因如此,人们所普遍关注的,主要是法律责任 问题。
三、导致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