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电一、填空:第一课1.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2.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手,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脱下毛衣时,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头发,梳子会(吸引)头发;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慢慢接近纸屑,梳子会(吸引纸屑);摘下羊毛织成的帽子,帽子会吸引头发;用一块羊毛制品摩擦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这个侧面挨近头发,头发会被吸引,这些都是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

3.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5.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当它们靠近时会发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梳子与头发摩擦后,各带上不同的电荷,(异种)电相互吸引。

6.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这时两个气球(相互排斥),这是因为两个气球带上了(相同的电荷),同种电相互(排斥)。

7.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带电气球相互靠近时会有右图三种情况:(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这与(磁铁的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相似)8.(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9.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10.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第二课1.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要得到持续的电流,必须有一个电荷流动的路径——(电路)和为电荷持续流动提供动力的(电源)。

2.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都是借助(电源)、(电路)才能正常工作的。

3.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靠(电源)提供的,如电池、发电机等。

有了能流动的电,才能点亮灯泡,用上各种(电器)。

4.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的(电源)。

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5.当电池的正负极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电没有形成回路,断开了,这种现象叫(断路)。

6.一个简单地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

7.(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1.电流动的路径叫做(电路),电在电路中的流动是(看不见)的。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电路是一个(闭合)的环路。

3.(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4.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5.建立一条电路,至少需要(电池)、(导线)、(用电器(如:灯泡))。

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但连接的方法不止一种。

第四课1.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2.把电路中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再连上另一根(导线),我们的(电路检测器)就制作好了。

3.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的(故障),检测前要(切断)电源。

应用电路检测器可以(监测)和(排除)电路中的故障,但不能用它来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4.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1)小灯泡坏了;(2)灯座松了,没有连上;(3)导线断了;(4)各部分的连接松了;(5)电池电量不足。

解决办法:(1)检查法;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各元件、连接是否完好。

(2)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用另外的电池、导线、小灯泡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使灯泡亮起来。

1.(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在我们周围的物体中,有些(容易导电),有些(不容易导电)。

2.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

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3.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为(绝缘体),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4.(导体)和(绝缘体)是组成电路的重要材料。

导线外面包着(塑料),它是(绝缘体);里面是一根(铜丝),它是(导体);所以导体和绝缘体可以同时出现在(同一物体中)。

5.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材料的(导电性),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时,(小灯泡会亮);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绝缘体)时,(小灯泡不会亮)。

6.不要用湿布擦拭,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第六课1.(开关)是所有电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断)。

有的开关放在(明处),如墙上的电灯开关;有的开关藏在(暗处),如电冰箱内灯的开关。

2.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接触式的),如控制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

有些开关是(非接触式的),如遥控开关。

遥控开关是通过感应(光亮)、(声音)等控制电流通断的。

3.康拉德.休伯特在(100)年前,发明了手电筒。

手电筒里的两节电池是(串联)起来的。

4.1.一个电路是根据(生活)、(工作)的需要连接的。

不同的电器使用了不同的(连接方式)和(电器元件)。

2.不管多么复杂的用电器,都是由一些(简单电路)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组成的。

3.如果电能从一个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

4.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字母v)表示。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是两种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小灯泡特别亮。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电路中的电压超过了小灯泡上标的1.5V,灯泡太亮会烧坏灯泡的。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5.两个小灯泡串联在一个电路上,小灯泡的亮度会(变暗);两个小灯泡并联在一个电路上,小灯泡的亮度会(不变)。

在并联电路中,两个小灯泡并联时形成2条电路,每条电路或者说每个小灯泡的电压都和电池相同是(1.5V),所以两个小灯泡并联比串联(亮)。

6.遇到电器起火,不能用手去拔插头,应该先(切断电源),再用(绝缘体)将插头拔出来。

7.使用电器时,应先(插电源插头),然后(开电器开关);用完后,应先(关掉电器开关),后(拔电源插头)。

在拔插头时,要用手握住插头的绝缘部分不要用力拉拽导线;不要在同一个电源插座上接入太多的电器,以免造成电路(超负荷)工作。

8.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

在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大气中云层之间由于摩擦产生大量电荷,这些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剧烈的相互作用,并产生闪电。

9.为了避免落地雷对房屋的破坏,人们通常在屋顶最高处安装金属制造的(避雷针)和(避雷带),通过金属导体与大地相连接,利用尖端放电,使建筑物上积聚的电荷逐渐释放,以避免建筑物遭到雷击。

10.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这些带有高压电的地方。

因为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

同时这些高耸的物体容易带电的云产生静电感应,产生放电,使人也因此遭受雷击。

二、简答题1.什么时候物质显示带电?什么时候显示不带电?答: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2.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答:头发会被梳子吸引。

这是因为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它们靠近时会互相吸引,产生静电现象。

3.带静电的两个气球相互靠近时,会有哪几种情况出现?这与我们了解的哪一种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似?答:带同种电荷的气球靠近时,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气球靠近时,相互吸引。

这种现象与磁铁的磁极间的相互作相似。

4.你家里有哪些电器是用干电池做电源的?答:爸爸的电动剃须刀、便携式收音机、我的小电风扇、电动玩具车、手机、手电筒、遥控器、计算器等。

5.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来做实验?答: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6. 怎样才能点亮小灯泡?答:用两根导线连接安放在电池盒里电池的两端,再把导线的另外两端连接到有小灯泡的灯座上。

这样电池和小灯泡之间形成了回路,就能点亮小灯泡了。

7.电流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答: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最后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环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8.说一说导线是有哪些材料构成的,为什么这么做导线?答:导线是有塑料包着铜丝构成的。

铜丝是导体,能让电流通过,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塑料是绝缘体,能避免电流外泄造成安全事故和电量流失。

9.举例说明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答:大多数金属:如金、银、铜、铁、铝等都是导体;大多数非金属:如干木头、头发、纸、塑料、陶瓷、玻璃、橡胶等都是绝缘体。

10.你见过哪些开关?都用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好处?答:①光控开关:路灯;天亮了,会自动熄灯,节约用电。

②声控开关:楼道灯;晚上有声音,灯会自动亮,方便节能;③温控开关:空调器、电饭锅;到设定的温度时会自动关闭;方便节能。

④红外遥控开关:电视机;远距离开关,方便。

⑤定时开关:电扇;按设定的时间关闭,方便。

11.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解决的办法?答:(1)小灯泡坏了;(2)灯座松了,没有连上;(3)导线断了;(4)各部分的连接松了;(5)电池电量不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