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水植物对污水脱氮除磷的
变, 这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修复植物的退化。
影响沉水植物修复的因子
•pH值
随着水体pH值的下降, 将会促进其中重 金属盐的解离, 包括底泥的释放, 从而增加 了重金属对水生植物的毒害作用。
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利用沉水植物进行修 复时要注意沉水植物的种类及其所合适的pH 范围。pH值大小不仅影响光合的最适状况, 还影响水中无机碳源、水体中有毒物质, 例 如非离子氨、重金属盐等的胁迫作用,这些 都会直接导致沉水植物光合速率的下降。
• 沉水植物submergedplants 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营固 着生活的大形水生植物。它们的根有时不发达或退化,植 物体的各部分都可吸收水分和养料,通气组织特别发达, 有利于在水中缺乏空气的情况下进行气体交换。这类植物 的叶子大多为带状或丝状,如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 藻等。
几种沉水植物
在重建或组建沉水植物进行生态修复时, 一定要考虑 沉水植物群落的类型及其合适的生物量。根据环境条件和 种群特性的差异, 在时间、空间分布上按一定比例进行合 理的安排, 以达到恢复原有水体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目标。
当沉水植物生长旺盛以致会产生自遮作用或衰败、消 亡时, 要及时地进行打捞与清理, 以免造成水体的二次污 染, 并防止由此而产生水体透光性的降低与水下光谱分布 的改
质基础和其他必需条件; • 提高水体中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的生物多样性。
影响沉水植物修复的因子
6.固着生 藻类等生
物
5.悬浮颗 粒
1.光照
影响 因子
4.重金属
2.pH值 3.营养盐
影响沉水植物修复的因子
•光照
水下不同深度光照强度的分布是制约利用沉水植物进 行水体修复的关键因素。沉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决 定了沉水植物在水下可分布的最大深度和光合产量及竞争 能力。
影响沉水植物修复的因子
•固着生藻类等生物
固着生藻类常与周丛细菌及有机碎屑等一同组成 沉水植物表面的覆盖层。通常情况下, 固着生藻类生 长量的增加一方面会降低水生植物的生长速率, 这主 要是固着生微生物层的遮光、阻碍宿主水生植物的营 养吸收造成的; 另一方面其代谢产物对水生植物的毒 害作用等对宿主有不利的影响。
目录
1
沉水植物简介
2 沉水植物在水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3 影响沉水植物修复的因子
4
沉水植物恢复措施
5 沉水植物对脱氮效用的影响 6 关于水质保护的几点建议
前沿
• 我国在淡水湖泊开发利用方面,对浅水湖泊的开发利用程 度最高,用于城市饮用水源地、工业用水取水、农业养殖、 农业灌溉、景观娱乐等方面。人们在对浅水湖泊开发利用 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而流域内分布有 大、中城市的浅水湖泊污染更为严重。
影响沉水植物修复的因子
•营养盐
不同的水体或同一水体在不同富营养化阶段 营养盐控制因子是不同的。这要根据具体的 水体类型重建或组建沉水植物群落。有的沉 水植物喜肥水生活, 有的沉水植物喜偏瘦水 体。
影响沉水植物修复的因子
•重金属
重金属分为必需元素和非必需元素, 某些 重金属如Cu、Zn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 但是 无论是必需元素还是非必需元素, 当超过某一 数值时, 都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 轻则植物 体的代谢过程发生紊乱,生长发育受阻, 重则导 致植物死亡。
自然恢复
自然恢复是沉水植物对生长环境适应性的一种反应,当浅水湖泊的透光性良 好,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沉水植物可迅速恢复生长。
人工恢复
植物采用人工恢复条件有3 种: 湖泊中沉水植物彻底死亡,底泥中也缺乏沉水植物繁殖体; 湖水的低浊度只能保持较短的时间,但是要求沉水植物迅速恢复; 沉水植物的恢复需要引入外来物种,或者因为娱乐等需要发展特定的沉水植 物。
眼子菜
小茨藻
几种沉水植物
中国狐尾藻属植物常见有4~5种
水生狸藻一般沉生于水流缓慢的淡水池沼中
沉水植物在水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 在调控湖泊演化和湖泊生态平衡中极其重要,是水体生物 多样性赖以维持的基础;
• 通过有效增加空间生态位,抑制生物性和非生物性悬是一种污染物, 也会向水中释放氮磷等多种污染物; 而且会影响水体透明度, 严重降低水体内部太阳光辐射总量及有 效光能。因此, 水中颗粒物既会对水体初级生产力产生影响, 也 会改变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悬浮颗粒物覆盖在沉水生植物的叶片表面, 一方面影响它们 的光合作用, 另一方面抑制了植物的生理代谢作用, 影响沉水植 物的正常健康生长。因此, 在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生态修复时,往 往会伴随水体高浊度的困扰, 此时更应小心选择修复植物与组建 方法,否则会导致修复工程的效果很差, 甚至修复技术的失败。
• 在修复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沉水植物具有相当重 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湖泊总能量,对湖泊中的N、P 等富营养化物质也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在外源污染物负荷 降低后,沉水植物的恢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困难性。
沉水植物简介
• 沉水植物,由根、根须或叶状体固着在水下基质上其叶片 也在水面下生长的大型植物。繁殖器官有沉水也有挺出水 面的,植物体的各部分都可吸收水分和养料。生长于河川、 湖泊等底部且不露出水面的水生植物。
由于固着生藻的生存能力比沉水植物强, 当着生 藻类大量存在时, 不易直接利用沉水植物做修复植物。 应先根据固着生藻的种类选择合适的除藻剂, 但避免 用有毒副作用的金属盐类或有机农药。利用化感物质 抑制有害藻类是一种廉价、安全、高效的方法。
沉水植物恢复措施
沉水植物恢复措施包括:
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
沉水植物恢复措施
在水体实际修复过程中, 要对其进行较为 详尽的污染物与污染过程分析, 根据沉水植物 对重金属的耐受能力, 选择那些耐污能力强的 作为先锋物种, 结合对水体pH的调节, 待重金 属降低到合适的范围后, 再逐步组建其他沉水
植物形成稳定的水生植物群落。
影响沉水植物修复的因子
•悬浮颗粒
悬浮颗粒物因产生源广泛, 例如风浪、船只、水流等水动力 条件及水体修复过程所造成的底泥再悬浮、藻类及其残体、陆源 水土流失等, 所以它是水环境中普遍存在、对修复生物影响深刻 的限制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