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路政执法工作中遇到的两个问题

浅谈路政执法工作中遇到的两个问题

浅谈路政执法工作中遇到的两个问题公路路政执法是指交通主管机关及其授权的公路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为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公路设施维护、公路管理机构的合法权益,对高速公路使用者以及其他相对人所采取的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

高速公路路政执法工作复杂而艰巨,在执法过程中出现一些棘手的问题,下面就其中较为突出的两个问题简单谈一下。

一、关于超限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问题
鲜活农产品公路运输“绿色通道”自2005年实施并逐步开通以来,最直接、最有效地支持和服务了“三农”。

2006年1月15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告2006年第1号文件规定,全国“五纵二横”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全部开通。

“绿色通道”政策的实施在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同时,超限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交公路发[2004]455号文件规定:各级交通、公安部门对于整车运输蔬菜等农产品的车辆要严格坚持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的“三不”政策。

交公路发[2009]784号文件规定:严厉打击假冒鲜活农产品、超限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等违法行为。

交公路发[2010]715号文件规定:对超限超载幅度不超过5%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比照合法装载车辆执行。

从以上政策文件的出台可以看出政府对于超限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政策的一些转变,从开始的三不政策“不扣车、不卸货、不罚款”到后面的严厉打击假冒、违法超限运输鲜活农产品等违法行为,体现了对于鲜活农产品运输更加理性的政策倾向。

众所周知,超限超载运输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其目的就是运输业户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索取超过正常运输利润以外的超限超载的超额利润,这是其本质所在。

超限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是不应该给予“绿色通道”免收车辆通行费的优惠政策的。

然而,收费站执行过程中,对于几何尺寸超限(超长、超宽、超高)车辆,是按照正常的绿色通道车辆处理,这样造成超限车辆没有受到处罚,超限情况日益严重。

对于超限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治理的矛盾点在于:政府出台的文件里面,没有对于这类问题处理的硬性文件。

根据公路发[2010]715号文件规定:对超限超载幅度不超过5%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比照合法装载车辆执行。

而对于超限超载幅度超过5%的车辆怎样处理却没有明文规定。

是比照运输一般货物超限车辆的处理方式,消除其违法状态,进行一定数量的罚款,还是其他的方式并没有说明。

这样造成基层路政执法人员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往往底气不足。

对其超限行为视而不见,是对超限运输行为的纵容和不作为。

而对其处理,怎样的处理比较合适,是个头疼的问题。

这些情况综合起来让基层路政执法人员在处理超限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过程中十分困扰。

二、关于治理违法加水点
公路上车流量大、车速快,车辆在违法加水点停车加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不但扰乱了正常的行车秩序,而且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车辆加水导致路面湿滑,长此以往对路面、路基造成极大损害,缩短道路的使用年限。

另外,违法加水点没有配备相关安全设施,加水人员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常有违法加水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

路政执法人员对违法加水点进行了长期的治理依然收效甚微,违法加水点屡禁不止成为高速公路上的一大“顽疾”。

究其原因,贵州高速公路坡度、弯度大,车辆长下坡时需要加水冷却刹车以确保安全;收费站计重收费,部分司乘人员为少交道路通行费,在经过收费站时先将水箱中的水放掉以减少重量,过了收费站后又重新加水,由于距离问题,高速公路经营者在高速公路上设立的免费加水点不能充分满足车辆的加水需求。

举个例子,沪昆高速云南胜境关收费站到贵州红果服务区地处长下坡路段,若车辆在经过云南胜境关收费站时将水放掉,那在该路段行驶途中就必须补充冷却刹车用水,而该路段并没有高速公路经营部门设立的加水场所,车辆找不到地方加水,无奈之下甚至有司机跑到当地群众家中找水。

设立违法加水点成本低、利润高,加之高速公路经营部门不能充分满足驾驶员加水需求,导致货车司机与违法加水点之间形成牢固的供求关系。

长期以来,水城高速公路管理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违法加水点进行治理,组织人员没收加水器材、捣毁违法加水点若干。

2013年“创建高速公路文明大道”活动开展,水城高速公路管理处加大对违法加水点的治理力度,针对违法加水点屡禁不止的情况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联合多家单位执法,与高速公路经营部门协调增设加水设施,安排路政执法人员蹲守违法加水点等,然而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违法加水点现象依然存在。

个人治理意见:第一、增设服务区加水设施。

督促高速公路经营者根据道路情况与车辆加水需求增设加水设施,切实解决车辆找不到水加的现状,并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消除违法加水点的市场空间。

第二、帮助解决违法加水点人员就业问题。

违法加水点之所以难以根治,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加水点人员的就业问题,把违法加水点取缔后影响到了加水人员的经济收入,引起他们强烈的抵触情绪。

如果能将违法加水点人员挑选一部分安置在增设的合法加水点,相信能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第三、建立常态化的联合执法机制。

违法加水点的产生由来已久,想要根治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事,要做好持久治理、常态化治理的准备。

联合地方人民政府、高速交警、派出所、安监等多家单位,成立联合执法工作小组,加大执法力度,形成常态化治理机制,严格依法取缔违法加水点。

第四、加强宣传力度。

宣传要从两方面入手,既要从货车驾驶员方面宣传违法停车加水的危害,又要深入到高速公路周边村镇向设立违法加水点的群众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做到齐管共抓,长抓不懈,从根本上消除违法加水的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