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发表时间:2019-01-02T10:56:22.49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作者:廖君源
[导读] 探讨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福建省 3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对于住房改善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建筑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相当重要的一个行业,同时建筑业也是一个事故频发的行业,每年因人为管理不当或者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使得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成为了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常抓不懈的问题。
为了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遏制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
因此,探讨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议
1.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概述
1.1组成要素分析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由安全监督机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材料供应单位和中介组织组成,各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承担整个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在这一体系中,安全监督机构是最高层次的管理者,它监督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的安全生产行为。
建设单位是次高层的管理者,他在受到安全监督机构监管,同时还可以监督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
而监理单位是第三层次的管理者,他受到安全监督机构和建设单位的监管,同时还管理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
施工单位处在管理体系的最末端,是名副其实的被管理者。
但是建设项目能否确保施工安全不仅仅是施工单位的责任,而是所有相关部门共同作用的结果。
1.2管理模式
我国目前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是由国家监督、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四个基本面组成。
从纵向来看,主要是依靠上级机关对下级部门业务考核,新标准、规范的宣贯以及执法能力培训等实现监督管理;同时下级机关及时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使上级能够及时调整政策,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从横向来看,主要是依靠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主体实现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督管理;并且引进社会力量,调动群众和新闻媒体,及时曝光和举报建设工程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施工企业内部要加强自控,扎实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身素质。
1.3管理内容
政府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是以工程实体是否形成为界线将其分为施工前的安全监督、施工中的安全监督和竣工后的安全监督三个方面,是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
开工前安全监督机构要对项目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评审,其内容如下:审查建设单位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安全文明措施费用列支情况、达到施工队进场条件;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
施工许可证颁发机关对审查的结果有异议,可以对现场进行复查。
施工期间的安全监督管理是整个安全监督最重要的环节。
施工过程动态性使得安全隐患也呈现动态性,建筑工人物化的劳动变成了工程实体,该过程的安全监督仅仅依靠安全监督机构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设计、建设、监理单位的密切配合。
该阶段的安全监督需要把各方主体的安全行为纳入监管的全过程,使其相互制约,互相监督。
竣工阶段的安全监督管理是针对装修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督管理。
这一阶段管理的核心是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主要内容是施工用电、施工机具、外挂吊篮的管理以及各工种交叉作业等。
2.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议
2.1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
目前,对建筑市场进行规范的法律主要是《建筑法》,在新形势下,《建筑法》中的一些规定已经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
因此,对《建筑法》进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设立新的法律法规是很必要的。
国家要加大关于建筑市场法律法规建设工作,地方政府也需要根据地方建筑市场发展的特点与个性,完善相关法规。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对建筑公司市场准入标准、招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强制性监理、质量检测、竣工验收备案、工程保修等各环节的工程建设质量行为进行法律规范,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为有效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提供法律依据,有效保障工程的质量。
2.2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责任,源头控制,规范管理,积极推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第一管理者对安全工作负总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按规定配备各专业专职安全员,各施工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
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自下而上形成安全保障体系。
2.3创新管理理念,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由于建筑行业传统的管理理念是以表层内容为主,缺乏实际意义和效果,不能适应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要创新管理理念。
企业要加大安全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手段。
由于现代建筑施工中作业面相对集中,作业人员密度大,导致安全管理的难度被加大。
可以通过在施工难度和危险性大的那些区域安装电子信息管理监控系统,保证能够更好地掌握和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安全生产状况。
对监控领域的生产活动和机械设备进行不留死角、全天候地记录,更有效监控施工安全难点和重点部位,随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并整改,并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找出管理漏洞和弥补,大大丰富企业安全管理手段。
2.4强化工程监理环节
作为监理机构,要切实发挥作用,履行自己的监理责任。
要能够创新工程监理的思路方式,能够实现差别化监管。
加大日常巡查力度,通过飞行检查和随机抽查,常规性检查等多种方式,提升工程监管的力度。
如果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就要及时公开监督执法情况,对质量事故,质量问题进行曝光,通过多方力量,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顿,提升工程质量。
监理机构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突出质量监理,
积极推进质量监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的监理意识和能力,提升监管效果。
2.5提升从业人员素养
对于相关的工程监督管理人员而言,需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具有这方面的技能才能有效履行自己的监理职责。
法律对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严格的要求,相关人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才能不断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
因此,多渠道提升从业人员的素养是很重要的。
3.结语
综上可知,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广大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政府的执政水平。
因此,完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体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武华东.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方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03):212+214.
[2]闫杰.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智库时代,2017(12):89+91.
[3]时利锋.谈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J].山西建筑,2017,43(17):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