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2分×15=30分)
1、一个物体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撤去推力,则该物体将( )
A、立即静止
B、仍做匀速直线运线
C、逐渐停下来
D、无法确定
2、有一个盛水的烧杯,如果往杯内放入一个木块,此时杯底受到的压强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3、一容器内盛有盐水,在盐水的表面漂浮着一块冰,当冰烧化后,液面将(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
4、—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5、如图,用方向不变的力F,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向上提的过程中,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6、小颖同学在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不留神将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共用了50g、20g、5g的砝码各l个,此时游码指示标度为2.4g,则物体实际质量应为( )
A 77.4g B、75g C、72.6g D、无法确定
7、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拉绳的力为F甲,乙队拉绳的力为F乙,比赛结果是甲队胜,那么( )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无法确定
8、一只未点燃的蜡烛的下面插入一根小铁钉,使蜡烛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露出长度为L,当把蜡烛水面以上部分截掉后,剩余部分( )
A、还会重新露出水面
B、不会重新露出水面
C、以上两种可能都有
D、无法判断
9、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水中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则(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10、几个同学用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伸直(不超过拉力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 、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 、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D 、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11、如图在A 点施加一个力使杠杆平衡,则该杠杆为( )
A 、省力杠杆
B 、费力杠杆
C 、等臂杠杆
D 、无法确定
12、两实心球a 、b 的密度之比为4:3,体积之比为1:2,放入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2:3,则可能是( )
A 、两球均沉入水底
B 、两球均漂浮在水面上
C 、a 球下沉,b 球漂浮
D 、a 球漂浮,b 球下沉
13、有一木块放入密度为ρ的液体中,有21露出液面,将其放入另一种液体中,有54浸在液体中,则后一种液体的密度为( )
A 、ρ21
B 、ρ54
C 、ρ85
D 、ρ5
2 14、一学生用80N 的力将重为5N 的足球沿水平方向踢出20m ,则该同学对球做的功是( ) A 、1700J B 、100J C 、1600J
D 、无法确定 15、如图,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个金属块,把它们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如果把金属块及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上移一些,则金属块和气球( )
A 、仍能静止
B 、向下运动
C 、向上运动
D 、上下晃动
二、填空(2分×12=24分)
1、在测定石块密度时,如果先用量筒测出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测出的结果比实际密度 (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2、铜的密度是8.9×103Kg/m 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其中第二句的参照物是 。
4、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5、一个男孩用力推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则这时推力 汽车所受的阻力。
(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
6、卡车车厢重2×104N ,车厢下的弹簧板被压缩了0.2cm ,当卡车装满货物后,弹簧板被压缩了0.5cm ,则货物重 N 。
7、冬天北方的人们常用纸糊窗缝,为了使纸条不易脱落,纸条应贴在窗的 侧。
8、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重为50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5N ,则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是 N 。
9、在杠杆、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这些机械中,可以用25N 的力刚好提起30N 重物的简单机械是 (不计机械重及摩擦)。
10、如图所示,用100N 的水平力将重50N 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上,物体A 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0.01 m 2,则物体对墙的压强为 。
11、甲、乙两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两物体密度之比是l :2,则它们底面积之比S 甲:S 乙= 。
12、一个实心物体,放在水中静止时,有
5
2的体积露出水面,则该物体的密度是 Kg /m 3。
三、作图与实验(4+4+6+8=22分)
1、在图中画出杠杆平衡时,作用在B 点最小的力和这个力臂。
2、如图,一物体漂浮在液面上,画出该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3、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我们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 ,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4、在“斜面小车实验”中,
(1)使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 。
(2)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什么?
(3)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该实验的推理是什么?
四、计算题(8分×3=24分)
1、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钩上,在空气中称示数为1.78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为1.58N,这种金属的密度是多少?
2、如图,重为20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容积V=6×10-3m3,底面积S=2×10-2m2,高h=0.4m,当容器装满水时,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如图,斜面长20m,高2.4m,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一人在10s内把重为104N的物体从底推至顶,求:(1)人的推力F;(2)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