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古文100篇阅读训练专题13--可笑之人和可笑之事(有答案)
小古文100篇阅读训练专题13--可笑之人和可笑之事(有答案)
第二关:小试牛刀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组 可笑之人和可笑之事
56、性缓
有人性宽缓,冬日共人围炉,
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 见之已久,欲言之, 恐君性急;不言 恐君伤太多,然则言之是也,不言之 是也?"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隧 收衣火灭,大怒曰:"见之久,何不早 道?"其人曰:"我言君性急,果是!"
"子入城市肉"不能及时回家的原因是:将出城门, 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
《父子性刚》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为人不能倔强 固执,使气斗狠;要学会谦让谅解,要有宽大的胸 怀。
这则故事讽刺了那些不懂得谦让、气量狭小、凡 事斤斤计较的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遣子入城市肉( )( ) (2)谓子曰( )
着肉回家,将要出城门,恰巧一个人面对面走来,两 人不肯相让,挺着身子面对面地站在那里,僵持了很 久。父亲见儿子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回来,就去寻找, 看到这种情景,就对儿子说:"你暂且带着肉回去陪 客人饮酒,等我跟他在这里对站着!"
寓意:
人与人之间,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相互谅
解,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倘若使气 斗狠,对谁也没有好处。
一、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为:
乃:
然则: 是:
二、解释下列句子意思。
1、遂收衣火灭。
2、见之久,何不早道?
三、这个笑话讽刺了怎样的人?
一、被 于是 既然这样,那么… 好 二、1、那人于是赶快把火灭了
2、既已发现,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三讽刺 :那些不切实际的人,不懂事情的轻重缓急, 导导致他人受到损害。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或曰:“食菱须去壳。”或( ) (2)其人自护其短。( ) 2、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 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4、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 话简要回答。(3分)
26盘古开天地 27夸父逐日 28共工触山 29刑天舞干戚 30舜耕历山
31欧阳修苦读 32推 敲 33怀素写字 34王冕好学 35宋濂嗜学
36学习 37道与德 38君子与小人 39意志和品质 40孝
学过文言文目录:
41 叶公好龙 42 郑人买履 43 买椟还珠 44 自相矛盾 45 滥竽充数
46 山川之美 51 大禹治水 47 春日寻芳 52 女娲补天 48 苏堤杂花 53 精卫填海 49 浙江之潮 54 牛郎织女 50 湖心亭看雪 55 后羿射日
第三关:实战演习
57、性 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 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 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 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 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 陪客饮,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冯梦龙《广笑府》
译文:
有一对父子都性格刚烈,一点都不肯谦让于人。 一天,父亲留客人饮酒,派儿子入城买肉。儿子提
——《明清笑话集》
译文:
有一个慢性子的人,冬天与别人围炉向火,见别 人衣服的边角被火烧着了,便慢吞吞地对那人说:“ 有一件事,我早就发现了,想对您说,又怕您沉不住 气;不对您说,又怕您损失太多,那么到底是说好呢 还是不说好呢?”那人问到底是什么事。回答说:“ 火烧着您的衣服边了。”那人于是赶快把火灭了,对 他吼道:“既已发现,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慢性子 人说:“我说您会性急的吧,果不其然!”
学过文言文目录:
1、放风筝 2、芦花 3、乡村 4、荷 5、菊 课文-杨氏之子
6、雨 7、雪 8、日月星 9、日时
10、猫捕鱼 11、龟兔竞走 12、五官争功
13、斗鹅
学过文言文目录:
14、读书 15读书有三到 16读书需有疑
17铁杵磨针
18、称象 19道边李苦 20破瓮救友 21孔融让梨
22守株待兔 23揠苗助长 24狐假虎威 25南辕北辙
——《山人集》 【注释】
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译文:
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 做官,(有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 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 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 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 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 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 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 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东西 当做知道的东西。
第一关:温故知新
1、背诵《大禹治水》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牛郎织女》、《 后羿射日》其中两篇,一篇一级“智慧 星”,多背多奖!期待你的精彩!
2、联系上下文,猜一猜下列词的意思。
九河不治: 其治不同 无功:
水患:
雍堵:
3、文章中许多词语中的有“九”,这是指实际数量还是表 示什么意思?
九河、九年、九州、九道、九泽、九山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或曰:“食菱须去壳。”或(有的人、有人) (2)其人自护其短短(短处、缺点) 2、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 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每断对一处得0.5分,“后山”和“何地 ”之间不断句不扣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译文:我之所以连着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来驱除身上的热气。 4、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 答。(3分) 答:①人人都有缺点,但不要掩饰缺点。②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 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③要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 (2)汝姑持肉回陪客饮,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什么道理?(3分 )
参考答案:
1、(1)派(1分)买(1分) (2)对……说,告诉(1分)
2、(1)有一对父子,性子都很刚烈,不肯让人。 (2)你暂且(姑且)拿着肉回家陪客人喝酒,等我 跟他在这里对站(看谁站得过谁)!
3、为人不能倔强固执,使气斗狠;要学会谦让谅解, 要有宽大的胸怀。
第四关:学以致用
58、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 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 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 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 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