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 __ __ __ __ __ __…名 …_ _ ____ __ __ __ _…… ……… … … … …姓 ○线 _ … _… _ … 号 … 学 …… … … … … … 级 … 班 …_ ○… _ 封 _ … _ … _ … _ … _ … _ … _ … _ … _ … 校 … 学 …… … … ○…密 … ……… … … 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理化合卷考试时间 100 分钟 物理部分分值 90 分) 2012 年 10 月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1.一个面积为 10 米 2 的屋顶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 ( )A.104 牛 B.105 牛 C.106 牛 D.107 牛2.由铅、铜、铝三种材料组成的质量相等的实心球(ρ 铅>ρ 铜>ρ 铝),体积最大的是( )A.铅球 B.铜球 C.铝球 D.都一样3. 你在使用水性笔解答物理试题时,水性笔中的墨水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A.密度 B. 质量 C.重力 D.体积4.在图 1 所示的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甲图中将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 B.乙图中将切菜刀磨得更锋利些C. 丙图中将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 D.丁图中滑雪运动员穿上滑雪板图 15. 如 图 2 下 列有关实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说明液体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B.乙实验说明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等于 76 厘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丙实验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的差 D. 丁实验说明连通器内的同种液体,静止时液面总是相平的乙 丙图 26. 潜水艇从潜行变为上浮,在浮出水面之前,所受海水的压强和浮力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压强不变,浮力变小 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C.压强不变,浮力变大D. 压强减小,浮力不变7. 在底面积相同的量筒和量杯内分别注入质量相同的水(水未溢出),水对量筒、量杯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P 1、P 2,则()A.P 1= P 2B.P 1> P 2 C.P 1< P 2D.无法判断8.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P 甲<P 乙<P 丙。
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竖直向下的力 F 甲、F 乙、F 丙, 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力 F 甲、F 乙、F 丙的大小关系是 ( ) A.F 甲>F 乙>F 丙B.F 甲<F 乙<F 丙 C.F 甲=F 乙=F 丙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二、填空题(第 9–15 题,每空 1 分,第 16 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9. 铁的密度是 7.8×103 千克/米 3,读作,它表示的意思是。
10. 如图 3 所示,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 m 3。
若该牛奶的密度是 1.2×103kg/m 3,则该盒牛奶的质量为 kg ,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 311. 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
600 牛的压力作用在 0.2 米 2 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是帕,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著名的实 验向人们显示了大气压强是存在且是很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则首先测定了大气压强的 值,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选填“增大”或“减小”。
12. 如图 4,容器里装有水,则 A 点处水的压强是帕, B 点处水的压强是帕, 如果将重力为 2 牛的物体放入该容器中能漂浮在水面上,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牛, 浮力的方向是。
图 413.质量相等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放入水中,铁球受到的浮力于铝球受到的浮力;放入水银 中,铁球受到的浮力于铝球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等”、“小”)(ρ水银>ρ 铁>ρ 铝>( h 2。
17.如图6所示,物体重30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18.如图 7 所示,用 40 牛的水平力 F 把一个重力为 30 牛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上,请用力ρ水)14.为了支持四川灾后重建,海外华人华侨捐助的物资陆续运抵我国。
若一艘满载救灾物资的货轮从海上进入长江后,轮船所受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 身要。
(选填“上浮”或“下沉”)。
15.甲、乙两等高直圆筒容器,底面积之比为2∶1,都装满水,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放入质 量比为 1∶3 的两个木块,则甲、乙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为,甲乙两容器底部所受 的压力之比为。
16.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同学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 端扎上橡皮膜,将其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增加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实验操 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 5(a )、(b )和(c )所示。
他继续实验,在玻璃管中分别注入酒 精、盐水,使之与烧杯中水面相平,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 5(d )、(e )所示。
(已知 ρ盐水>ρ水>ρ)酒精酒盐(1)观察比较图 5(a )、(b )和(c )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2)观察比较图 5(d )和(e )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h 1三、作图题(每题 3 分,共 6 分)h 3h 2h 2水水水水水(a )(b )(c )(d ) (e )图 5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墙面所受到的压力。
F图6图 7四、计算题(第 19 题 3 分,第 20 题 4 分,第 21 题 9 分,第 22 题 8 分,共 24 分)19.不用天平,只用量筒,如何量出 0.1 千克的酒精来?请写出计算过程。
(ρ 酒精=0.8×103 千克/米 3)20.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出石块的重力,示数为 F 1,再把石块浸没在水中,此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2,已知盛水烧杯的底面积为S。
请你根据所学的力学知识,按 照示例再求4个与本实验有关的物理量。
(要求写出物理量的名称以及计算表达式)。
示例:石块的质量 m=F 1 /g21.如图 8 是我国人民军队的某型号的两栖步兵战车,战车质量为 22t ,履带着地总面积 为 4m 2,求:(1)该战车在陆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不计战车上人的质量)(2)该战车具有水上打击目标和运送的功能,在一次水上演习中,战车排开水的体积为23m3,求战车受到水的浮力。
(3)在这次水上演习中,战车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1.96×104Pa,求该处的深度。
图822.如图9,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
求:(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和压强;(2)茶壶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五、实验题(每空1分,共18分)23.实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和实验“测定物质的密度”相比较,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都是和,在实验过程中至少用2种物图9质的是实验(填写实验名称)。
24.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1)该实验的原理是。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0甲所示。
则所测金属块的质量是g。
(3)把金属块放入装有60cm3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的位置如图10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cm3。
该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
图10甲图10乙25.小丽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如图11所示。
图11图12(1)实验中小丽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10)所示实验。
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l2所示。
他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26.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小王同学做了如图13所示的实验图13(1)分析图力的大小与有得出的(2)分析图③①②③可以得出:浮关。
初步结论是。
④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图⑤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4)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请你在小王同学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叙述你的做法。
做法:。
(5)小李同学还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和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小李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探究: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和盐水,测算出同一铁块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和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相等。
得出结论:浮力大小和物体的重力大小无关。
小王同学认为小李同学的实验方法是不正确的,并指出了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答案(2011.10)题号与分值一、16分答案要点及评分说明1.C。
2.C。
3.A。
4.B。
5.A。
6.D。
7.B。
8.A。
( (二、 26 分9.(1) 7.8×103 千克每立方米;(2) 体积是 1 米 3的铁质量为 7.8×103 千克。
10.(3)2.5×10-4;(4)0.3;(5)不变。
11.(6)垂直;(7) 压强; 8)3000; 9)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3000 牛;(10)马德堡半球;(11)托里拆利;(12)减小。
12.(13)0;(14)980;(15)2;(16)竖直向上。
13.(13) 小于;(14)等于。
14.(15) 不变;(16) 下沉。
15.(21)1:1;(22)2:1。
16.(23)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24) 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第(1)-(22)每格 1 分,共 22 分,第(23)-(24)每格 2 分,共 4 分三、6 分四、17.压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均正确 3 分。
说明:作用点在水平地面上。
18.压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均正确 3 分。
说明:作用点在墙面上。
V =m /ρ = 0.1 千克/0.8×103 千克/米 3= 0.125×10-3 米 3 =125 毫升(24 分) 19 题答:用量筒量出 125 毫升的酒精。
3 分说明:公式 1 分,代入 1 分、结果 1 分。
石块受到的浮力:F 浮=F 1-F 2石块的体积:V=F 浮/ρ液 g=(F 1-F 2)/ρ 液 g石块的密度 ρ =F1ρ 液/(F 1- F 2)20 题4 分水面上升的高度:△h=V/S=(F 1-F 2)/ρ 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力:△F=F 1-F 2液 gS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 △P=(F 1-F 2)/S 或其它合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