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及其他经济类专业总学时:约30 学时一、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会计专业了解会计业务、熟悉会计岗位、认识会计工作的入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程序和方法,了解会计原理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在具体的实际(或模拟)工作中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熟悉各类凭证、账簿的格式和应用,学会运用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处理一般经济业务,把书本知识与实际业务联系起来,加深对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的理解,锻炼实际操作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处理会计业务的动手能力。
二、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1.建立账簿体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管理要求和有关资料,开设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日记账,明确会计核算的程序和方法。
了解账簿的启用规则。
2.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了解供、产、销各环节经济业务的核算内容,掌握资金筹集、物资采购、产品生产、销售、利润及利润分配等一般业务的处理。
3.根据企业的具体经济业务,填制(或取得)、审核原始凭证:了解原始凭证的种类、用途、取得途径,掌握主要原始凭证的填制内容和方法;掌握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要求、程序和方法;正确填制和审核各类原始凭证。
4.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了解和掌握记账凭证的种类、用途、填制方法;掌握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要求、程序和方法;正确填制和审核各类记账凭证;结合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
掌握凭证的整理和装订方法。
5.登记账簿:了解各类账簿的用途、格式、登记要求;了解各类账簿的登记依据,掌握各类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日记账的登记内容和方法。
6.掌握对账、结账的方法;了解错账的更正方法;结合对账,编制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平衡表。
7.根据账簿及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平衡表的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三、时间分配本课程在理论课程结束后,用一周时间进行,具体时间分配如下:四、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要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认真处理每一项经济业务,熟悉会计工作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的组织过程,指导学生完成各环节的实际操作业务,锻炼动手能力,加深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
课程结束后,教师要认真考核学生实践课程的完成情况,由指导教师根据实践课程的完成情况,按五级分制评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及相关专业总学时:约90 学时一、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配合《财务会计》教学而设置的实践教学课程,通过财务会计模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财务会计的含义、对象和目标,熟悉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程序、方法和要求,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加深对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强化会计核算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把会计理论和方法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学生处理会计业务的实际能提高力。
通过实践教学训练,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方法,正确处理会计业务,达到胜任财务会计各核算岗位工作要求的目的,为将来走上会计岗位,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财务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安排课程设计。
模拟企业的实际情况,按会计工作岗位进行模拟实训。
内容包括:(1)货币资金及应收账项的核算实训;(2)存货(材料)岗位核算实训;(3)固定资产岗位核算实训;(4)对外投资岗位核算实训;(5)负债核算实训;(6)所有者权益核算实训;(7)营业收入的确认核算实训;(8)所得税会计核算实训;(9)利润及利润分配核算实训;(10)财务报告编制实训。
三、时间分配本课程设计在理论课程结束后,用三周时间进行(也可分上下两个学期进行),具体时间分配如下:四、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要求通过上述内容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各会计核算岗位的具体核算内容及核算方法。
(一)货币资金及应收账款的核算实训1.要求学生熟悉现金管理的有关法规,正确使用现金和管理现金;2.要求学生了解银行结算业务的种类、程序、方法,熟悉有关原始凭证、银行票据的填制方法和传递方法;3.掌握坏账的处理方法,正确计提坏账准备;4.开设货币资金及应收账款核算的总账、明细账、日记账;根据模拟会计业务进行处理,填制会计凭证,登记有关帐簿。
(二)存货(材料)岗位核算实训通过实训要求学生熟悉存货(材料)收入、发出、结存的计价及核算方法;胜任材料岗位的核算工作。
1.开设材料总账及所属明细账;2.根据模拟业务登记月初余额,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材料总账、明细账;3.对本月的领发料凭证进行划价,并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据以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材料总账,并进行结账;4.将总账与明细账进行核对。
(三)固定资产核算实训通过实训要求学生了解固定资产增加的来源和减少的原因,熟悉折旧计算方法,掌握折旧计算表的编制方法和每月折旧额的计算,掌握固定资产总分类核算的会计处理。
根据模拟业务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帐簿。
(四)对外投资核算实训通过实训要求学生了解对外投资核算的程序,掌握对外投资的计价方法和账务处理。
掌握“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核算内容和方法,进行账务处理,登记总账及明细账。
(五)负债核算实训通过实训要求学生了解借款业务及发行债券业务的办理程序及需要履行的手续,掌握借款的取得与债券发行、计息、偿还等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
1.开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总账及明细账;2.根据模拟业务填制或取得有关原始凭证,并编制记账凭证;登记“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账及明细账;根据原始凭证登记“应付债券登记簿”、“应付债券”总账及明细账,并进行结账。
(六)所有者权益核算实训通过实训要求学生了解所有者权益的取得或形成以及所有者权益减少时应履行的凭证手续,掌握其账务处理方法。
根据模拟经济业务,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开设“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总账,登记年初余额,本期发生额,结帐。
七)营业收入确认核算实训通过实训要求学生熟悉销货方在不同结算方式下,销售收入的处理方法。
根据模拟资料进行账务处理。
判断收入是否确认;编制记账凭证。
(八)所得税会计核算实训要求学生掌握所得税的计算依据,应纳税所的额的调整内容与计算方法,区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了解应付税款法的账务处理。
根据模拟资料,计算调整全年计税所得额,列出计算步骤,计算全年应交所得税,清算年末补交所得税额。
(九)利润及利润分配核算实训通过实训要求学生掌握利润总额和利润分配的核算方法,熟悉利润分配的顺序,明确“本年利润”账户和“利润分配”账户之间的关系。
1.根据模拟业务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有关帐簿2.计算利润总额;3.计算本月应交所得税,并编制记账凭证;4.计算税后利润总额;5.进行利润分配,并进行账务处理;(十)财务报告编制实训通过实训要求学生掌握三大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依据、要求和方法。
1.根据模拟资料计算出各账户期末余额,编制资产负债表;2.根据损益类账户、利润分配账户发生额编制损益表、利润分配表;3.根据有关账户记录,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有关资料,编制调整分录、填制工作底稿,编制现金流量表。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课程结束后,指导教师要认真考核学生实践课程的完成情况,按五级分制评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参考书目:1.《财务会计》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陈德萍主编2.《企业会计模拟实训教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黄明等主编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大纲一、目的: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是配合《财务管理》教学而设计的,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训环节,使学生熟悉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式方法,加深对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理解。
通过财务管理案例模拟实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理财实用技能的能力;提高从事财务管理岗位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要求:依据财务管理案例模拟实训的实训资料,按照实训程序进行实训设计,将实际业务操作训练与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相结合,提高实训质量,达到实训的目的。
1.全部实训要求使用统一的账页及格式。
2.实训前学生应认真阅读企业财务模拟案例;认真学习财务管理准则的有关规定及教材相关内容,按照实训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模拟操作。
3.学生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模拟操作,并按时完成模拟的任务。
4.全部实训结束后,应将所有的资料装订成册,注明日期并由完成人签名。
三、实训项目内容及时间安排:时间2 周(计60 学时)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及相关专业总学时:约60 学时一、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该课程设计是配合《成本会计》教学而设计,通过成本会计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成本核算的意义,明确成本核算的内容、要求、程序和方法,了解和掌握成本核算过程中各项原始凭证的审核,各项费用的归集、分配和账务处理方法。
能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正确选择和运用成本计算方法;能掌握和运用成本计算的各种方法,正确计算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能运用成本核算资料,结合企业管理需要,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
通过实践教学训练达到胜任成本会计核算岗位工作要求的目的。
二、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以某一企业的真实(模拟)业务为样本,进行成本核算各环节的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
主要内容有:(一)要素费用的实训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实训2.直接人工费用分配实训3.其他费用分配实训(二)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实训(三)制造费用归集与分配实训四)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实训五)品种法实训六)成本会计的综合实训七)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实训三、时间分配本课程在理论课程结束后,用二周时间进行,具体时间分配如下:四、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要求通过上述内容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成本核算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1.通过要素费用的实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要素费用归集过程中,各种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和审核方法(包括:材料、工资、福利费、外购动力等核算凭证),掌握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的编制方法,正确归集和分配各项费用,填制记账凭证进行账务处理,登记有关账簿。
2.通过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实训,让学生了解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过程和方法,掌握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的编制方法,正确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填制记账凭证进行账务处理,登记有关账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