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他是谁?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
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更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美国《福布斯》杂志 2000年对他的评价中国第一大互联网站创办人,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中国企业家,充满传奇色彩的网路狂人,化名“风清扬”的金庸迷。
★素材与话题:事例一:从13岁就开始对英文有兴趣,但马云却是考了3次大学,才考上杭州师范大学英语系。
当年为了练好英文,每天下课后他就自己跑到杭州西湖畔的五星级宾馆对着老外说:“我想学英文,我带你游市区观光,我教你中文,你教我英文,”苦练8年才有今天。
(坚持、恒心、积累、合作共赢) 事例二:1995年,杭州电视节目做测试,到马路上去撬窨盖,看有没有人站出来。
那天唯一站出来的青年,就是当时默默无闻的马云!他骑车来回绕了好几圈,找不到警察,就指着他们说“给我抬回去”,一边跨在车上随时准备开溜。
真是既有正义感又有策略!“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
因为大企业有自己专门的信息渠道,有巨额广告费,小企业什么都没有,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
而我就是要领导穷人起来闹革命。
(正义感、策略)事例三:说话幽默机智的马云,在香港上市前夕,受邀到台演讲。
一上台就自我消遣许多人认得他,正是因为他「长得丑」,其实马云流利的口才,才是他极具个人魅力的关键之一。
(不能只关注外表)事例四:许多人好奇,他从未放洋留学,为何能说得一口流利的好英语?更有人好奇,完全不懂得技术,一开始甚至连计算机、网络也一窍不通的马云,为什么创办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站?他回答:就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
(兴趣是成功的开始)事例五:见过太多聪明但无法坚持到最后的年轻人,他认为,和太聪明的员工共事是很痛苦的,他要的不是精英,“而是一群平凡人,做非凡的事。
”如同马云的妙喻:“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部份人死在明天晚上。
”从创业最初5年一直留到现在的员工,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很能干,但留下的人现在都成了百万富翁。
当年一起爬上长城发誓,要共同创办出一个让全世界中国人都感到骄傲的公司的“十八罗汉”,也都坚持到现在没有一人选择离开。
(正确定位、坚持、抉择)事例六:他大学考了三次,才因英语成绩突出递补进杭州师范学院英语系;他大学毕业后,应聘过30份工作,全部被拒绝;他想当警察,和5个同学一起去,4个录取,只有他没有被录取;他在杭州第一个五星级宾馆开业的时候去应聘服务员,也没有被录取;他和24个人一起应聘杭州肯德基工作人员,23个人被录取,没有被录取的那个还是他。
童年时代身形瘦小,看似营养不良,但爱打架斗殴。
学习成绩除英语优秀外,其他课目一塌糊涂。
18岁第一次高考,数学1分,自然榜上无名;19岁第二次高考,数学19分,再次名落孙山;20岁第三次高考,仅达大专分数线,后幸运递补进杭师院英语系。
24岁,大学教书;31岁,第一次创业; 33岁,第二次创业;35岁第三次创业——创建阿里巴巴;37岁,创业成功——阿里巴巴进入赢利期;41岁,30亿美元身价居“2005胡润it财富榜”第四位,阿里巴巴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
(心存希望、乐观、坚持)事例七:马云和他的英语班马云当时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英语教师。
他和他爱人张英原是杭州师范学院英语系的同学,之后又分配到了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同一个英语教研室。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在杭州高校中排名很靠后,但马云夫妇却都是杭州高校的“十佳英语教师”。
(勇气、创新、坚持、是金子总会发光)事例八1994年底,马云首次听说互联网;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到互联网。
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开始认识互联网。
当时网上没有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出于好奇的马云请人做了一个自己翻译社的网页,没想到,3个小时就收到了4封邮件。
敏感的马云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随即,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
此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校长还许诺他外办主任的位置。
但是,特立独行的马云挥挥手,放弃了在学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
(勇于创新、善于发现)事例九“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掉头;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
”(梦想、行动)事例十:1997年,在国家外经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班子挥师北上,建立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
这段经历对马云弥足珍贵。
他告诉记者:“在这之前,我只是一个杭州的小商人。
在外经贸部的工作经历,我知道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会了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经历的重要性)11、1999年9月,马云的阿里巴巴网站横空出世。
网站注册成立一个月后,由高盛牵头的500万美元风险资金便立即到账。
马云用这笔钱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香港和美国引进大量的外部人才。
这个时期,也正是马云对外宣称“创业人员只能够担任连长及以下的职位,团长级以上全部由mba担任”的时候。
彼时,12个人的高管团队中除了马云自己,全部来自海外。
(注重人才)★马云语录:1、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的。
最后,我们还是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的才华成反比。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
(不放弃今天把握现在)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我从来没想过我比别人幸运,我也许比他们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钟、两秒钟。
2、那些私下忠告我们,指出我们错误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3、我生平最高兴的,就是我答应帮助人家去做的事,自己不仅是完成了,而且比他们要求的做得更好,当完成这些信诺时,那种兴奋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信守诺言) 4、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个兔子,一会儿抓那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
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
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5、发令枪一响,你是没时间看你的对手是怎么跑的。
只有明天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6、在我看来有三种人,生意人:创造钱;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企业家:为社会承担责任。
企业家应该为社会创造环境。
企业家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
(承担责任)7、一个公司在两种情况下最容易犯错误,第一是有太多的钱的时候,第二是面对太多的机会,一个ceo看到的不应该是机会,因为机会无处不在,一个ceo更应该看到灾难,并把灾难扼杀在摇篮里。
(忧患意识、防微杜渐)8、永远要相信边上的人比你聪明。
(谦虚、学无止境)不管你拥有多少资源,永远把对手想得强大一点。
★马云事迹给我们的启示:⒈要有目标.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目标有多高,成就有多高。
做人要有一个目标,并始终对自己要充满希望。
⒉要有自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是自己看自己的样子;魅力,是别人看你的样子.⒊要有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兴奋剂。
⒋要有方法。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
方法在成功的关键.再聪明,再有势力的人如果方法错了,也只能失败.⒌要有毅力。
因为流泪没有用创业者没有退路的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创业者要懂得左手温暖右手要懂得把痛苦当作快乐去欣赏去体味你才会有成功.⒍要自律。
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
打败缺点,拓展优点,才能走向辉煌。
⒎要勤奋。
一勤天下无难事,业精于勤。
勤奋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石。
成功很简单,天天做一点。
⒏要创新。
是创新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进,没有创新,我们会依旧生活在刀耕火种的年代.爱迪生一生卓越的成就并非侥幸,而是他百折不挠、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成果。
⒐要乐观。
太阳每天照常升起,快乐是一天,不快乐是一天,为何不快快乐乐度过每一天呢?快乐在一种心态,而不在于生活本身。
⒑要养成好习惯。
播种愿望,收获思想;播种思想,收获信念;播种信念,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如果大家能做到这十点,你离成功已经很近,成功的鲜花迟早要属于你。
篇二:2014最新作文素材李安马云4 李安·奥斯卡★北京时间 2013年2月25日中午,第85届奥斯卡颁奖礼在洛杉矶杜比剧院闭幕。
华人导演李安成为最大赢家,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配乐4项大奖。
★李安的话:我心里永远有一个关于电影的梦。
★李安的奥斯卡之路:1993年,“父亲三部曲”之一《喜宴》,让李安第一次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2000年,《卧虎藏龙》赢得最佳外语片,让李安捧回了他的第一个小金人。
2006年,经过长达10多年的不懈追求,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李安终于凭借影片《断背山》,获得了最佳导演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首位亚洲人。
2013年,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夺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配乐4项金像奖。
★温情李安: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两届金球最佳导演,两届柏林金熊,两届威尼斯金狮??李安拥有了太多的荣誉。
熟悉他的人讲,他永远温文尔雅,拍摄现场很少发脾气。
做他妻子很幸福,他30年没绯闻,出席重要场合永远微笑着牵住妻子的手。
当李安手捧小金人对着台下的妻子说“我爱你!”时,林惠嘉对这一杜比剧院内的真情告白的反应显得错愕且羞涩。
★坎坷成功路:1978年,怀揣自己的电影梦,李安不顾父亲的反对,报考美国伊利诺大学的戏剧电影系。
毕业后在美国电影界苦苦寻找出路,从1983年起,经过了六年的漫长而无望的等待,大多数时候都是帮剧组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的杂事。
最痛苦的经历是,曾经拿着一个剧本,两个星期跑了三十多家公司,一次次面对别人的白眼和拒绝。
近而立之年的李安连生活都无法自立。
★成功男人的背后:在李安最困难的日子里,是妻子默默地、坚定地支持着他坚守自己的梦。
她拒绝父母出资让李安开中餐馆养家糊口的好意,在李安准备学计算机另觅生计重找职业时,她告诉李安“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李安成功后,重提当年旧事,她才告诉李安:“我一直就相信,人只要有一项长处就足够了,你的长处就是拍电影。
学计算机的人那么多,【思考·借鉴·运又不差你李安一个,你要想拿到奥斯卡的小金人,就一定要保证心里有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