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松乡人民政府
关于2010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的
报告
县政府应急办:
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我乡应急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能力,根据市、县《关于做好2010年突发性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有关精神,对我乡2010年度突发性事件应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估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平松乡位于和顺县东部10公里处,辖26个行政村,2643户,8536口人,全乡国土面积1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6万亩,2010年度我乡未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也未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但为了切实做好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应对工作,减少和避免公共突发性事件对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损失,我们要更加完善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和总结评估工作。
二、应对工作的总结评估
(一)进一步完善领导组织机构
乡政府成立应对突发性事件领导组,由乡长任组长,副乡长、各点点长、乡武装部部长、乡派出所所长任副组长,各包村干部、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乡政府,各村成立相应的指挥机构,进一步稳定、充实、完善各村义务应急队,协助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预防突发性事件发生工作值班制度
乡里设立预防突发性事件值班组,有领导带班,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电话:8325022。
各村要安排专人值班,设立值班电话,乡政府领导组对各村值班实行不定期检查。
(三)进一步完善突发性事件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把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监测网络,强化预警分析,搞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有效控制危机,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3)坚持依法规范的原则。
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防治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4)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
在乡委、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专业处置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四)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对保障工作
根据事件危害程度,乡直有关部门和行业管理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及本案要求,做好应对突发事件防治的人力、财力、物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等保障工作,保证应急救援的急需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必要时,由乡政府负责向上级政府请求援助。
1、人力保障。
(1)公安(消防)、医疗救护、疾病控制、地震救援、防洪抢险、矿山救护以及水、电、油、气等工程抢险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伍和骨干力量。
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装备水平。
(2)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益团体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是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社会力量的应急能力建设,使其掌握一定的救援知识和技能。
2、财力保障。
处置突发事件防治中所需财政负担的经费,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
必要时,请求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
3、物资保障。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储备、调拨方案,明确储备地点、储存方式、储存物资种类、储藏数量和调拨程序等,应急储备物资调用由乡政府应急领导组统一协调。
4、医疗卫生保障。
乡卫生院会同有关部门负责防治突
发事件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机制、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医疗救治系统、卫生监督系统和信息支持系统,全面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5、治安维护。
(1)乡武装部、派出所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应急治安保障工作,并会同县武警大队制定治安维护应急保障预案,明确在应急状态下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应做的各项工作。
(2)突发事件发生后,公安部门要迅速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警戒和治安管理,并根据需要在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和警示标志;协助有关部门及时疏散灾民和伤亡人员,维护社会秩序,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要设施和重要物资,特别是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的警卫及防范保护;必要时,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控制事态。
总之, 我们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突发性事件应急指挥、保障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平松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