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练习题1.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假借“家电下乡”名义,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牟取不法利益,扰乱和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

这说明了市场调节具有()A.盲目性B.滞后性C.自发性D.不确定性2、北京市自2013年8月1日起全面开展药品安全“两打两建”专项行动,通过专项检查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生产、违法经营,加强药品生产经营规范建设和监管机制建设。

开展“两打两建”专项行动①有利于完善市场机制②有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③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我国信用环境的恶化,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突出“瓶颈”……而目前突出的状况是,守信者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失信者未得到严厉的制裁。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体系①必须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②必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③必须把法制和道德紧密结合起来④加快制定市场交易原则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4、团购由于其经济实惠的特性,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但不少团购网站不靠谱,欺诈销售花样甚多。

下列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网络团购属于钱货两清消费B.网络团购带来的烦恼源于市场调节的盲目性C.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D.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5、电子商务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先涨价再打折、换下新款销售旧款、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特价商品”缺货等行为。

这些行为()①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②违反了市场交易的竞争原则③体现了市场调节的盲目性④破坏了正常的市场运行秩序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6、为防止不法人员大量购进含有麻黄碱的复方药物制剂,国家药监局出台了对某些感冒药的限量限购规定。

下列各项与上述材料体现的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相一致的是()A.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B.央行提高或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C.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推出燃油税改革方案D.国家加强新上项目市场准入考核,提高市场准入门槛7、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把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把该管的事不折不扣地管好。

这说明()A.市场经济应该完全由市场自由调节B.市场经济应弱化政府的宏观调控C.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D.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应有机结合8.近年来,“限”已成为热词,楼市“限”价、“限”购,电视节目“限”播、“限”娱;温室气体“限”制排放……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限”是()①发挥宏观调控在部分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②为了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需要③运用法律手段实施宏观调控④因为市场调节具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②9、河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制定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援,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必然选择。

新型城镇化建设()①将创造大量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扩大就业,劳动者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③有利于刺激消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④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差别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有这样一种观点:“统观当今世界经济,美国人掌握标准,站在最高端;日本人掌握技术,站在中间;中国人靠力气,只好在底端干苦力。

”改变这一格局的关键在于()A.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B.大量引进技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C.扩大对外开放规模,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1、30、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安徽省“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确立了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

这说明政府()①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②扩大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③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城乡发展④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有两个7%赫然醒目:今后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

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相应的目标分别是7.5%和5%。

这“一降一升”意味着()A.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B.我国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C.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D.我国不再追求GDP的增加13.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以3.87亿欧元成功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的股份。

这主要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A.技术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生产全球化14.2014年,我国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1195.6亿美元,较上年大幅增长,对外投资额1029亿美元。

这表明,我国在对外开放中()A.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B.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C.积极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D.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15.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引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

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要()A.放宽市场准入,给外商国民待遇B.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加工贸易C.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D.积极利用外资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注:人均信息消费量我国为192美元,美国为34美元。

(1)分析说明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有专家提出,促进信息消费应以市场为导向,打破行业进入壁垒,促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企业公平竞争,在竞争性领域坚持市场化运行。

政府应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市场监管,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安全保障,建设安全诚信有序的信息消费市场环境。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促进信息消费。

2、材料一全球四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和三分之一的数码相机是我国苏州生产的,然而每销售一台电脑我们要给英特尔几十美元、微软几十美元,中国人自己赚的大概只剩10个苹果的钱;生产一台DVD,我们的利润只有1~2美元;生产一件MP3,我们的利润只有一美元多。

材料二近年来年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0.4%;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1.8%。

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材料三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费水平明显偏高。

每万美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4.4倍。

我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

而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25个和20个百分点。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2)结合上述材料及反映的问题谈谈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何启示?3.材料一:从2001年到2008年的8年中,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方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这使得中国连续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每年约有500亿-6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

福建企业也屡屡受到影响。

请从《经济生活》角度,结合材料一,分析福建省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0分一、1C 2A 3A 4B 5C 6D 7C 8C 9C 10D 11A 12B 13C 14B 15B二、(1)近几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保持较快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说明了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但我国的人均信息消费量和美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信息消费产业有待提升。

(2)①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打破行业进入壁垒,促进不同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③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完善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产业发展秩序。

④建设安全诚信有序的信息消费市场环境。

2、(1)①材料一说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高;②材料二说明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③材料三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经济发展方式比较落后。

(2)①要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要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③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3、①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②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③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背景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以自身的发展为基础。

⑤要有规则意识和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本领,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应对反倾销和反对别国倾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