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郡教育集团初中课程中心2016-2017学年度初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

长郡教育集团初中课程中心2016-2017学年度初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

长郡教育集团初中课程中心2016-2017学年度初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3道小题。

2.本学科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6分)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着.落(zháo) 拈.轻怕重(niān) 确凿.(zuò) 众目睽.睽(kuí)B.坍.塌(tān) 桀骜不驯.(xún) 热忱.(chén) 踉.踉跄跄(niàng)C.抽噎.(yē) 混.为一谈(hùn) 喟.叹(kuì) 浑身解.数(xiè)D.荫.蔽(yīn) 风流倜傥.(dǎng) 哺.育(pǔ) 花团锦簇.(cù)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感概虚无缥缈纯粹翻来复去B.诀别煞有介事莅临大相径庭C.安祥饥肠辘辘轻捷喜出忘外D.殉职怪诞不禁分岐人声鼎沸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定能让每个同学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B.小思求学时心思沉静,经常举一反三,认真扫清每一个知识障碍,这是她取胜的惯技..。

C.有志青年纷纷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D.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纷纷鼓掌附和..,表示赞成。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最近长沙雾霾严重,防雾霾口罩可以有效防止有毒颗粒物不吸人呼吸道。

B.本学期我仔细读了名著《西游记》,许多情节对我再也不陌生了。

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能否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当枫树伸开它翠绿的手掌时,令我想起了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5.下列有关敬辞与谦辞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航一直挂念着被表弟借走的航船模型,他忍不住打了个电话:“你何时把它奉还..给我?”B.小方是我的好朋友,她毕业时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C.李老师说:“你们把写好的文章放在这吧,等我忙完了手头的事情,我会一一斧正..的。

”D.一公司诚邀小航的父亲担任公司经理一职,说:“还望您屈就..经理一职。

”6.综合探究(4分)阅读下面的故事,写出一个从故事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

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我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

”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大概要三十年。

”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

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炼,争取早日成功。

”师父说:“那么,你就得学至少七十年。

”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

大道理:7.综合性学习(共6分)苏轼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能引发同学们对生活与生命的思考,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班级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我校初一**班开展了一期主题为“走近经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协助完成下列任务。

(1)【调查探路】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2分)(2)【对策探究】针对上述问题,同学们做了一些改变班级阅读现状的对策探究活动,班委会成员商量决定开展一次“用经典提升素养”的专题讨论会,请你为此次讨论会拟写,则宣传标语(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分)活动二:讨论会后,班委会决定在班刊中凸显经典阅读版块的地位和特色,以提升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品质,请你为班刊中的经典阅读版块构想两个特色栏目。

(2分)范例:名家阅读导航特色栏目一:特色栏目二:8.古诗文默写(共10分,每空1外)(1)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2),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3)乡书何处达? 。

(《次北固山下》)(4)河流大野犹嫌束,。

(《潼关》)(5)《夜雨寄北》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未来与家人团聚,共话今宵的欢乐场景的诗句是:“,。

”(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诗人展开联想,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诗句是“,。

”(7)《峨眉山月歌》一诗中,诗人通过地点的连用展示空间转换之快,以突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9.名著阅读(共6分)(1)《西游记》故事共一百回,情节引人入胜,前七回讲述孙悟空的身世和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剩下章节讲述师徒四人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取回真经的故事。

(2分)(2)鲁迅评价《西游记》中的神妖鬼魔时说:“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的确,《西游记》中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举一例印证这一看法。

(1分)(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那怪甚喜,急纵身跳将起去,到空中,执着葫芦,叫一声:“行者孙。

”大圣听得,却就不歇气连应了八九声,只是不能装去。

那魔坠将下来,跌脚捶胸道:“天那!只说世情不改变哩!这样个宝贝,也怕老公,雌见了雄,就不敢装了!”行者笑道:“你且收起,轮到老孙该叫你哩。

”急纵筋斗,跳起去,将葫芦底儿朝天,口儿朝地,照定妖魔,叫声“银角大王”。

那怪不敢闭口,只得应了一声,倏的装在里面,被行者貼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

心中暗喜道:“我的儿,你今日也来试试新了!”这段文字选自《西游记》中哪一经典情节? 。

结合全书来看,这情节刻画了孙悟空的什么形象? (3分)二、阅读(共54分)(一)古诗文阅读(共24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0.你如何理解“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中“风”“雨”的含义?(4分)1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诗人借梦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分)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3.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3)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每小题3分)(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15·本故事中,狼虽然凶狠狡猾,但終究只能给人类增添笑料罢了,我们可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如果换个视角,从狼的角度来看,它又该从同类失败的遭遇中汲取哪些教训呢?(6分)(二)记叙文阅读(共30分)命运随时可以拐弯孙道荣他是个出了名的问题孩子。

逃学、捣蛋、捉弄老师、欺负同学,可谓“无恶不作”。

同学怕他,讨厌他,避之唯恐不及;老师也对他渐渐失去了耐心,放任自流;他的父母,一个重病缠身,一个苦于生计,想管也管不了。

除了偶尔被老师拿着花名册点到名字外,他已经差不多被人遗忘了。

这是个偏僻的山区学校,贫穷是笼罩在很多孩子身上的共同特征,每年,学校都会拟定一份名单报给当地教育局,以方便那些好心的捐助者选择资助对象。

很显然,并非每个孩子都能上这份名单,有幸被选上名单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

学校会在每个名字的后面,附一份该同学学习和表现情况的材料,这是关键的一张纸,很多捐助者就是据此选择他们要帮助的孩子。

因此,能上名单,就意味着不但可能得到一份资助,而且,也是一份“荣誉”,它说明了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肯定。

又一批名单报上去了。

一天早晨,还没有上课,他早早地来到了学校。

这是他第一次这么早走进学校。

在班主任的办公室外徘徊了许久,他下定决心,走了进去。

他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一张纸片,递到老师面前,“老师,这是我昨天收到的汇款单,是一位上海的叔叔捐给我的学费。

谢谢老师!”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也收到了捐助?而老师清楚地记得,报上去的名单里,根本没有他的名字啊!老师接过汇款单细看,收款人果然写着他的名字。

虽然心存疑惑,老师还是决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班同学。

当老师在班级上宣布这一消息时,教室里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所有的眼睛都齐刷刷投向他。

疑惑,羡慕,感叹,什么表情都有。

而第一次被这么关注,他激动得满脸通红,腰板挺得笔直。

他从来就没有坐得这么正过。

这天,他第一次没有在课堂上捣乱,每一堂课,听得都非常认真。

放学了,他才收拾书包,跟在同学们的身后,走出学校。

这是他难得一次没有早退,按时放学。

他惊人地变化着,不再迟到,不再早退,不再恶作剧,不再四处捣蛋。

上课时,他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听老师讲课。

老师提问时,他第一次举手发言。

月考时,他的试卷上,第一次没有出现刺眼的红色……班主任对他做了一次家访。

他拿出了一沓信。

“这都是资助我的叔叔寄来的。

”他忽然有点不好意思,“叔叔在信中说,是老师推荐我的,老师在推荐信里说我是努力、上进、优秀的孩子。

我没想到老师会这么夸我。

”他偷偷瞄了一眼老师,黑黑的脸,泛出红晕。

“叔叔还说,他会一直支持我上学,直到我上大学。

我不会让老师和叔叔失望的。

”他紧紧地咬着嘴唇。

老师一脸迷茫,这份推荐信显然不是他写的。

怎么会这样呢?老师也想不明白。

但是,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彻底改变了。

老师坚定地拍拍他的肩膀。

谜底直到几年后才揭开。

他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资助人也赶来庆贺。

班主任老师私下里问资助人,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他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资助人一脸不解,你们的推荐表上写的是优秀学生啊!资助人正好带来了最初的那张推荐表。

班主任一看,上面潦草地写着许光军,那是另一名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