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描述气候降雨量看什么

描述气候降雨量看什么

描述气候降雨量看什么1、气候用什么来形容降水量和什么断气候主要有两个依据,即温度和降水量.先“以温定带”:1、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15°,为热带气候.2、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15°,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3、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为除温带海洋性气候之外的其他温带气候或寒带、亚寒带气候.然后“以水定型”:1、年雨型(全年降水均匀):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2、夏雨型(夏季降水多):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3、冬雨型(冬季降水多):地中海气候.4、少雨型(全年少雨):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5、有明显的旱雨两季:热带季风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2、描述某地气温特点,降水特点该怎么描述1、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2、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温差大小、温度带)3、降水特点(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水热配合情况、干湿状况);4、光照状况5、气象灾害如中国南方地区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为主,热带季风气候面积小2、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3、雨季长雨量大,夏秋季节多台风,地处湿润区,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气候基本变化要素中比较常见的有三种:气温、气压(风)、降水,而平时描述气候特征时,一般情况下必须要说明的是气温和降水,描述时注意定量描述与定性描述相结合。

例如:描述气候特征时,一般要首先注意既要说明气温变化,又要说明降水变化;其次要注意表明季节变化性质(全年型、四季型等等)。

甚至风向需不需要描述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描述降水时,常用多雨、少雨、湿润、干旱等词语,具体数字上并没有绝对标准,主要看日常的习惯积累。

描述气温时,常用高温、温和、寒冷等词语,一般月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以上,称为高温;0-15摄氏度之间称为温和;0摄氏度以下称为寒冷。

拓展内容: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干季高温少雨,湿季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高温多雨,旱季高温少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温带大陆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少雨3、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是描述气候的吗?为什么?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平均气温,月降水量显然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

某一天的温度,某天的降水量是短时间的,描述天气的。

4、根据气温和降水量图怎么判断气候第一步,判断半球:一年当中,1月气温最低则为北半球;7月气温最低为南半球。

第二步:用温度判断热量带,缩小范围。

(注意用的是最冷的那个月的温度来判断!)一年中最冷月气温≥15℃,则为热带的4种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15℃≥一年中最冷月温度≥0℃,则为地中海气候或者亚热带季风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共3种。

(特别注意温带海洋性气候虽然是温带,但是最冷月平均温度大于0℃)第三步:看降水以确定最终的气候类型,降水类型有四种:年雨型(每月都降水,且比较均匀)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它俩用最冷月气温在上一步骤就区分开了。

(4)描述气候降雨量看什么扩展资料:气象要素(气温、降水、风力等)的各种统计量(均值、极值、概率等)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

气候与人类社会有密切关系,许多国家很早就有关于气候现象的记载。

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差异,以及海洋、陆地、山脉、森林等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过程不同,使气候除具有温度大致按纬度分布的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太阳辐射因子、下垫面因子、大气环流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

太阳辐射因子是气候的根本动力来源。

这类因子有:纬度因素等。

下垫面因子对气候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这类因子有:洋流、地面植被、地形地质等。

大气环流因子本身是气候的组成部分,对某地气候的形成起着直接性的影响。

主要因子有:气团的平均状况、气流的平均状况等。

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表现在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气流、洋流等上,而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终究还是可以主要归结到辐射因素上。

5、描述气候一般只注意气温和降水???气候是地球上某zd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

气象要素(温度、降水、风等)的各种统计量(均值内、极值、概率等)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

判断,描述气候时,一般看气容温和降水的年分布情况(如降水是夏雨型,还是冬雨型,还是终年多雨等)6、降雨和气温表该怎么看先看图例和标记,弄清楚哪个是气温哪个是降水量然后再进行判断了,先看气温和先看降水量均是可以的,前提是你对各种气候的气温降水量变化特征要记熟假如先看气温的话,就要看气温全年的变化如何,是否出现低于0度或高于0度但低于18度的气温(这是判断热带T>=18度,亚热带0度<=T<18度和温、寒带T<0度的主要依据),看是否有最高气温低于10度的状况(寒带最高气温T<10度,其中苔原气候0度<=T<10度,冰原气候T<0度)判断出来之后,再看降水量变化如何,降水总量多还是少(少于200毫米的,夏季气温很高的一般为沙漠气候,再根据冬季气温是否低于0度判断温带和热带沙漠),降水分布是否均匀(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都较均匀,但最低气温不低于18度的为热带雨林气候,反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果该地降水量较多且且分布不均匀(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均好判断,亚热带季风最低气温在0-18度之间,温带季风最低气温低于0度),就要看降水总量和降水的集中分布程度。

一般的,如果6-9月间出现破表或接近破表的降水值(也就是降水量大于或接近于标值的最大值),一般的是热带季风气候,反之为热带草原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不太好判断,需要自己总结7、世界各地的气候和降雨量各有什么特点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1、从时间分布看:全年多雨区:赤道两侧全年少雨区:两极地区、沙漠地区、内陆地区全年湿润区: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夏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2、从空间分布看:与纬度位置的关系:由赤道向两极降水逐渐减少与海陆位置的关系: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与地形的关系:山地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8、要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主要从什么方面加以说明要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气温和降水。

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过10000毫米;少雨的区域,有时多年滴雨不下。

9、怎么描述气候特征,从哪些方面描述【主回答】气候特征的描述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描述:气温、降雨,且可适当的对地形加以描述。

【拓展资料】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极地冰原气候: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加而减,随海拔减而加。

(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全年低温,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温带,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一月份平均气温0℃以下为温带和寒带,0℃以上,15℃以下为亚热带,15℃以上为热带,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在0℃以上,15℃以下。

10、描述气候怎么用月降水量而不用年降水量判断气候主要有两个依据,即温度和降水量。

先“以温定带”:1、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15°,为热带气候。

2、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15°,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3、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为除温带海洋性气候之外的其他温带气候或寒带、亚寒带气候。

然后“以水定型”:1、年雨型(全年降水均匀):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夏雨型(夏季降水多):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3、冬雨型(冬季降水多):地中海气候。

4、少雨型(全年少雨):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5、有明显的旱雨两季:热带季风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综合以上两方面,就可以判断气候类型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