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度汛方案及超标准洪水防洪调度预案

度汛方案及超标准洪水防洪调度预案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工程度汛方案及超标准洪水防洪调度预案编制:审核: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018年2月第一章、度汛方案第一节、险情分析根据本工程施工情况和施工进度,进入汛期正值主体工程施工期,主要考虑的不利因素和可能出现的险情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表径流汇入场区导致积水涝;2、大风或暴雨导致临时房屋损坏;3、大风或暴雨导致用电线路损坏;4、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5、施工设备的运行安全;6、施工期间突发险情。

第二节、应对措施针对上述不利因素或可能出现的险情,项目部采取积极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1、组织保障为加强防汛抢险组织领导和指挥调度,项目部成立防汛抢险领导小组。

组长:育华副组长:永鑫成员:仕钦、向娇、诗盟、龙泰、杰防汛抢险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防汛抢险指挥调度和全局管理工作;2)组织防汛抢险队进入险情现场开展抢险作业;3)对抢险所需人、财、物进行调度;4)根据险情事态发展及时做出决策,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险情;5)向相关部门及时通报险情以及险情处理结果;6)组织人员学习相关防汛抢险知识和抢险技能培训。

同时,项目部成立抢险队,实行昼夜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

固定人员10人,机动人员5人。

抢险队由项目经理育华兼任队长,直属防汛抢险领导小组指挥调度。

值班:2、物资保障项目部材料科负责抢险物资的采购与储备工作,重点储备编织袋100个,砂土100方,彩条布100米,输水带100米。

3、设备保障项目部调配1台1m3挖掘机,1台D80推土机,1辆江铃客货车,2台100m3/h污水泵,5台15m3/h潜水泵以备抢险,防汛抢险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调度。

4、技术保障1)为防止强降雨造成前池淹没,项目部组织人员、机械疏通溢流沟尾部排水沟,将水疏通至河流。

3)为防止出现场区积水涝,场区地面做成一定坡势,并在场区四周开挖排水沟将水导入排水垄沟。

5、措施保障1)为防止大风或暴雨造成临时房屋损坏,对临时房屋进行加固处理。

2)为防止大风或暴雨导致用电线路损坏造成安全隐患,在大风或暴雨来临时采取临时停电预防措施。

3)汛期施工,项目部加强对设备及现场管理,增派一线管理人员跟踪管理。

4)施工期间出现险情,立即启动安全救援应急预案。

5)汛期施工做好气象资料的收集工作,加强对气象条件预测分析,生产活动必须考虑气象影响,以避开大风、大雨施工。

6)汛期特别是强降雨过后,加强对黄水河水情监测,并保持与当地水文部门经常性联系。

7)普及防汛抢险知识宣传,增强全员防汛忧患意识。

6、制度保障1)险情巡检制度汛期施工,项目部指派专人现场巡视检查,早发现,早处理。

2)险情报告制度巡检人员发现险情迹象,必须5分钟上报防汛抢险领导小组。

3)培训制度防汛抢险领导小组负责工地施工人员防汛抢险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特别针对抢险队员培训抢险作业技能,使之临危不乱,遇事不惊。

第二章、超标准洪水防洪调度预案第一节超标准洪水应急实施细则一、情况说明:本工程施工时提前做好防洪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把防洪防汛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即思想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指挥到位,确保职工及施工地点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生活的稳定,做好安全渡汛工作。

二、防汛工作总目标: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切实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指挥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措施到位、抢险及时,确保本工程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三、工作原则本工程的防汛抢险工作,实行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部署、快速反应、科学应对、分级实施的原则。

四、雨情分类:日降雨量:24小时降雨量小雨:指日降雨量小于10毫米;中雨:指日降雨量10~24.9毫米;大雨:指日降雨量25~49.5毫米;暴雨:指日降雨量50~99.9毫米。

大暴雨:指日降雨量100~199.9毫米;特大暴雨:指日降雨量大于200毫米。

五、信息传达:(一)施工期间,严格防汛值班制度,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严明纪律,密切监视雨情、汛情变化情况,一旦遇有强降雨,及时上报防汛指挥部,同时要做到信息反馈和科学调度。

建立领导值班制度,主要领导亲自带班,确保汛情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抗洪工作,所有人员服从统一安排调度,顾全大局,哪里出了问题,哪里的责任人负责,绝不能推诿扯皮,贻误时机,否则,追究其责任人责任。

(二)本项目经理部各所属部门加强雨中、雨后巡视,遇险情及时上报。

(三)各级防汛抢险组织面对汛情、灾情要立即采取有力措施,服从上级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和主管部门的统一指挥,启动本项目经理部防洪抢险工作应急预案。

(四)及时做好本单位防洪抢险人员数量、机械台班、工程数量、资金投入等的统计工作,及时上报。

六、超标洪水应急预案准备:本工程项目部成立的施工队即为抢险队,所有项目上的人员都随时听从调遣,做为机动抢险队员。

成立的各抢险队必须认真落实好防汛人员安排,防汛设备、物资的准备工作,项目经理部对各抢险队的防汛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现场准备:雨施前,整理施工现场,由于现场施工、运输破坏的现场排水坡度重新整好,清理施工现场的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

检查场外的排水设施。

确保排水设备完好,以保证暴雨后能在较短的时间排出积水。

检查施工现场水泥库、料具库,加工棚等的防水情况,保证现场棚库不渗漏。

检查现场各种机具、设备的防雨设施,保证机具入棚和具备防雨功能,机电设备机座均垫高,不直接放置在地面上,避免下雨时受淹。

漏点接地保护装置灵敏有效,雨季施工前检查线路的绝缘情况,做好记录,雨施期间定期检查。

七、培训演练:项目经理部在施工现场将安排不少于一次的防洪防汛的演习。

八、其他应注意的问题:确保职工在项目上的居住地不漏雨,不进水。

注意环境卫生,坚持进行灭蝇消毒喷药工作。

第二节主体工程施工超标准洪水应急方案及技术措施施工期不经历汛期,但是也做好防汛工作,对超标准洪水应急措施。

在施工期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水情的短期及长期预报工作,并据此安排各项施工项目。

在汛期,所有设备、人员服从当地防汛部门、业主的统一调配。

保证施工设备、人员的投入数量,并使其正常运转,确保主体工程施工进度,保证主体工程施工期安全度汛,特制定以下施工超标准洪水应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积极配合业主及地方政府做好防汛、度汛工作,保证安全度汛,建立防汛度汛领导组织机构,由项目经理负责,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明确各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建立防汛机构岗位责任制,使人人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二、施工期的度汛,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编制安全度汛措施计划,并报有关业主、监理及防汛部门批准。

主要有以下几项工作:(一)按合同规定施工期下泄流量的要求,编制施工期度汛措施;(二)永久和临时工程建筑物的防护措施;(三)防汛器材设备和劳动力配置;(四)施工区和生活区安全防护措施;三、施工期如遇强降雨,所有机械设备、物资均从底洼部位撤出。

四、施工的建筑物作好防雨工作,施工现场作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进入基坑。

五、施工过程中密切与气象部门联系,准确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建立天气和水情监测预报制度,了解上游泄流量,随时掌握水情变化,做到有备无患。

六、在降雨来临前,根据水文气象预报,结合实际条件,做好防汛度汛安全准备,包括防洪抢险人员、物资、通讯指挥等。

建立防汛抢险队伍,明确分工和责任,加强领导,设立专人值班,随时掌握雨情信息,配备必要的抢险物资。

七、工程度汛期间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听从上级防汛部门的指挥和调度,执行上级命令。

建立统一协调的防汛度汛体系。

第三节超标准洪水应对期间的主要工作一、加强计划管理,制定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和月、周阶段性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工序交叉作业的协调计划和材料设备的供应计划;对工程进度所涉及的各方面工作进行详细的安排,反馈信息,对各项计划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合理组织施工工序,协调好各工序间交叉施工,解决好施工对现场周围环境的影响,保证全天候的作业条件,以充分利用有效工作时间。

二、对施工现场根据施工实际需要和施工总平面布置要求,安排场地,合理安排、精心组织原材料和周转材料按计划分批进场。

基坑施工前根据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切实可行的降水、护坡方案,确保基坑周边建筑及道路的安全。

三、项目部设置兼职人员负责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土方开挖、边坡支护及地基处理工程选择施工能力强的专业队伍,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基坑边坡变形监测等工作,尽量将雨期施工的影响降至最低。

四、全面掌握雨情、水情,遇有大风、雨、强雷电天气,实行24小时轮流巡视和检查。

五、积极做好甲方、监理下达的安全防汛工作。

六、遇到问题后,及时处理,解决问题,使安全渡讯工作能顺利开展。

第四节超标准洪水预案如发生暴雨即超标洪水时采用以下度汛措施:一、做好洪水预警系统,在接到县防洪指挥部的防汛预警信号时,派专人24小时监控水情变化,并及时向上级报告洪水变化情况;二、发生超标洪水前,应对施工围堰进行加高处理,对围堰冲刷严重的地方,采用编织袋装土料加以防护,当发生超标洪水时,派专人进行维护检查,如发生情况及时报告。

三、发生超标洪水时,在防洪区围外设置明显的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与本工程无关的人员、车辆进入。

四、发生超标洪水时,配合地方政府做好防汛、度汛工作。

五、作好导流渠道的清理工作,凡是有障行洪的障碍物,一律清除。

六、提前准备好足够的铁丝、钢筋、编织袋、草袋堆放在防汛物资专用仓库,设专人保管,24小时值班,严禁防汛物资挪作其他用途。

七、确定人员、设备撤离路线规划工作,进行依次超标洪水撤离预演第五节、人员转移方案一、人员转移原则: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

负责转移的责任人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可采取强制转移措施。

转移安置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

汛前,拟定好转移和安置路线并在明白卡上标注。

二、人员避洪避险梯度转移方案一级转移一级转移对象原则上是最危险区域的人员。

一般汛情或险情受到生命安全威胁的人员,如处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地势低洼处、一般洪. .水风险线以受淹的危险区人员安排转移,村级防汛防台指挥部成员负责该区域的人员转移工作。

村级防指需要做到按户结对,具体到个人,确保在一级转移期间的被转移人员不因无人负责而出现危险后果。

二级转移二级转移对象原则上是在警戒区域的人员。

随着汛情或险情的发展,使得这一区域的人员安全威胁增大,有必要做出撤离或转移的人员。

如处于临时工棚、危房、大洪水风险线以的人员,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和病险水库下游的人员需转移至安全地点。

有出现泥石流、山洪可能地区的人员密切注意情况变化,并做好紧急转移准备。

.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