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版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课件

统编版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课件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当我们沉浸在白雨跳珠的美景中时,这
讲 调皮的雨却似乎有意躲着人们,转眼间就不
解 见了。哪个字写出了这样变化之快?
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 散了,此时在望湖楼上看过去,湖水竟 像天空那样广阔而澄明。
这首诗每一句都是一幅画,请用自己
课 的话概括一下。


第一幅:黑云汇聚图
3.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哪个字最触动你的心?
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和地点的景色?
课 文
时间——日暮时分。 地点——建德江。


2.读完这首诗,你的脑海里呈现出什么
样的画面?
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 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 与人亲。
3.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孤独、凄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一句所
展现的画面,不少于100字。
收 束 全 篇
温故而知新,同 学们别忘了经常
复习哦!
文 讲
4.诗中哪个字最触动你的心?


5.诗人独自一人夜宿在建德江,他看到 了什么?
空旷的原野和江面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黄昏时
分新愁又涌上我的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
的树木还要低沉。江水清清,倒映在水
中的月亮好像来与人亲近。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 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代表作《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 鹿门歌》等。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字 广


鹊蝉
点击生字 学习笔顺
sù(住宿)
bó(停泊)
多 音
宿 xiǔ(一宿)



xiù(星宿)
pō(湖泊)

①我和爸爸在野外住宿( sù ),躺在帐篷里看了 一宿( xiǔ )的星宿( xiù)。
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
相 城区)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关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题材广阔又善化用
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
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

第二幅:西湖骤雨图
第三幅:狂风散云图
第四幅:雨后西湖图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讲 解
通过描写诗人在望湖楼所看到的暴 雨急来急去的壮观景色,表现了西
湖山水风光绚丽多变的特点,也表
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词牌名
课 题
导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题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代表作:诗歌《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饮湖 上初晴后雨》等;
词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文 讲
1.借助拼音初读诗句,画出生字,多
解 读几遍。
2.默读本诗,给古诗划分节奏。
给古诗划分节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六百多首,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课 文 1.自由朗读这首词,结合注释理解词意。 讲 解 2.思考: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季节什么时
间的景色?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
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


夏天的夜晚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栖息在枝头的鸟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 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 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
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课
文 讲
通“现”,出现。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 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急地从小 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 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 出现在眼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 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
相 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关 链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 接 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 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3 古诗词三首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谁能说出这首诗的作者呢?
这首诗的作者是——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
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相 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关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 链 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 接


讲 解
《宿建德江》这首诗描绘了建
德江边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
的思念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课 题 导 入
你见过夏天的雨吗?谁能说说它 有什么特点。
“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 诗的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 最热的时候,经常会有阵雨
或雷雨出现。
课 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地点——在望 湖楼
意思是在似醉非醉 的状态下写的诗。
②一艘小船停泊( bó)在平静的湖泊( pō )旁。


1.自由朗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讲 解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人所表
达的情感。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和地点的景色?
2.读完这首诗,你的脑海里呈现出什么
样的画面?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像黑墨一样翻滚,形 容云层很黑。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文 讲 解
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
天空中的乌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一 样泼散开来,还没有把整座山遮住。
白色的大雨点就像跳动的珠子一样, 乱纷纷地打到船上来。
这首词描绘了两种不同的情景——一晴一
课 雨,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变化,请加以概括。 文 讲 解
陶醉 —— 喜悦 —— 焦急——惊喜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
讲 解
写了江南水乡静谧的夏夜景致图, 洋溢着一派生机,表达了丰收在望
的喜悦。
课 后
1.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 业
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