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与检查技术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与检查技术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长骨、椎体中表现) 常见病
广泛性—老人,绝经后妇女,营养不良,代谢或 内分泌障碍
局限性—废用性
骨质疏松
废用性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osteomalacia)
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 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 与骨质疏松鉴别: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
脊柱-X线表现
脊柱-X线表现
骨骼基本病变X线表现
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 骨质破坏 骨质增生硬化 骨膜增生
骨质坏死 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矿物质沉积 骨胳变形 周围软组织病变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定义:一定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 骨组织中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二者比 例正常
优点:软组织和骨髓显示好;能 任意平面和三维成像
限度:对钙化和细小骨化显示差
检查方法
平扫:线圈、序列、层面等选择 增强:Gd-DTPA
影像观察与分析
原则
必须联系正常的局部解剖 全面、细致观察密度和信号改变,推测
其病理学基础 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
内容(主要掌握X线平片)
X线上不见骨折线,仅见局部骨皮质 和骨小梁扭曲或只引起骨皮质皱折、凹 陷或隆突
小儿骺离骨折
小儿青枝骨折
骨折愈合
肉芽组织修复期
血肿 → 纤维性骨痂 → 骨样骨痂,X 线不显影
原发骨痂连接期 1-2周
骨性骨痂 → 临床愈合期,可见骨痂 及骨折线
骨性愈合期 3-12月,骨折线消失 塑型期 骨折再建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诊断和 检查技术
讲课内容及顺序
内容
骨骼系统 关节
顺序
检查技术 影像观察与分析 疾病诊断
骨骼系统
检查技术 影像观察与分析 疾病诊断
检查技术
X线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超声成像检查
X线检查的优点及限度
优点
骨骼与周围软组织有鲜明的对比;本身皮 质骨和松质骨也有鲜明的对比。故可显示 病变范围和程度,作出定性诊断。
常见病: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 等
骨膜增生
骨 髓 炎
骨质坏死(necrosis of bone)
定义: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骨称 为死骨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 原因—绝对高密度和相对高密度
常见病: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缺血性坏 死和外伤骨折后等
骨质坏死
慢 性 骨 髓 炎
密度减低的病变
2. 干骺端(metaphysis)
临时钙化带:骺板软骨基质的钙化
小儿长骨
3. 骺(epiphysis)
出现二次骨化中心时才显影
4. 骺板(epiphyseal plate)
干骺端与骺之间,二者骨性 联合后骺线消失
脊柱
序列、曲度 组成
脊椎:椎体和椎弓 椎间盘 椎间隙(intervertebral space) 椎间盘软骨板,髓核和纤维环组成
限度
X线表现比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出现晚 很多骨关节疾病缺乏典型或特殊X线表现
常用X线检查方法
透视(fluoroscopy)
用于寻找异物与定位或骨折、脱位时复位
照片(plain film)
1 一般包括正侧位,有些需斜位、切线位、轴位 2 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应包括邻近一个关节 3 表现轻微或诊断困难时需加照对侧
血管造影(angiography)
多用于肢体动脉,主要用于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良、 恶性肿瘤的鉴别
X线检查
CT检查
优点
密度分辨率高:脂肪、肌肉、软 骨等均能很好识别;能识别细微 的钙化和骨化
检查方法
平扫:最好双侧对照;软组织窗 和骨窗并用
增强:确定病变范围和性质。
CT
MRI检查
优点和限度
骨折并发症
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畸形愈合 外伤后骨质疏松 骨关节感染
骨缺血坏死 关节强直 关节退行性变 骨化性肌炎
骨骼系统正常表现 骨骼系统病变的基本表现
骨骼系统正常X线表现
骨的结构与发育(略) 长骨
小儿长骨 成人长骨:骨干和骨端
脊柱
小儿长骨
特点:有骺软骨,且未完全骨化 1. 骨干(diaphysis)
骨皮质:中部厚两端薄-均匀致密影 骨髓腔:含造血组织和脂肪
-无结构半透明区 骨膜:骨皮质内外两侧-不显影 滋养动脉
1 长骨骨折 2 脊椎骨折
椎间盘突出 肌腱与韧带损伤
长骨骨折
骨折的基本X线表现
指骨的连续性中断或骨骺分离,X 线上可见不规则透明线
骨折的类型 骨折对位与对线关系
确定移位长骨以近端为准,脊椎以 下位脊椎为准
骨折
小儿骨折
骺离骨折
骺线增宽,骺于干骺端对位异常或 骺与干骺端一并撕脱
青枝骨折(green stick fracture)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
密度增高的病变
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增生,骨质坏 死,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疾病诊断
骨骼病变诊断要点
部位 病变范围 病变边缘 病变特征表现 数目
骨骼疾病诊断
骨骼与软组织创伤 骨与软组织感染 骨与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 全身性疾病的骨骼改变
骨骼与软组织创伤
骨折
常见病
局限性—慢性炎症,外伤,某些原发性骨肿瘤, 骨肉瘤或成骨性转移瘤
普遍性—某些代谢或内分泌障碍或中毒性疾病
骨质增生硬化
成 骨 型 骨 肉 瘤
骨膜增生
(periosteal proliferation)
定义: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 活动增加引起的骨质增生
X线表现:形态因新生骨小梁排列形式不同 而表现亦异
模糊;承重骨胳变形;假骨折线等 常见病
佝偻病,骨软化症,其它代谢性骨病等
骨质软化
佝偻病
骨质密度的普遍减低 骨皮质变薄 骨小梁稀疏、模糊 骨骼弯曲、骨折 干骺端宽大呈杯口状,
骺与干骺端距离增宽
骨质软化
肾 性 骨 营 养 不 良
骨质破坏(destruction of bone)
定义:局部骨组织为病理组织代替而 造成骨组织消失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降低
骨小梁稀疏或形成骨缺损,其中全无骨 结构。骨皮质破坏呈筛孔状、虫噬状
常见病:炎症,肉芽肿,肿瘤或肿瘤 样病变
骨质破坏
溶 骨 性 骨 肉 瘤
骨质增生硬化
(hyperostosis osteosclerosis)
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 X线表现
骨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骨骼增大骨小梁增粗、 增多、密集,骨皮质增厚、致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