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价格法

第十章 价格法


第四节 价格总水平的调控和价格 监督管理
一、价格总水平的调控
(一)价格总水平的含义 ◆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各种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综合 平均水平。 ◆国民经济发展是否平衡和平稳的综合反映。 ◆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相关概念:CPI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服务价格统计 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 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CPI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 不稳定因素。假如在过去1年CPI上升3%,那 意味着生活成本比1年前平均上升3%。 一般来说,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 胀;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 胀。
第二节 价格管理体制的法律规定
一、价格管理体制的类型
(一)集中统一型——计划经济体制 (二)分散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 (三)混合型——计划与市场并存的经济体制 我国《价格法》规定的价格管理体制属于混合型。
二、我国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
价格计划制——价格双轨制——价格市场 化——新价格双轨制
2、价格欺诈行为
◆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以及利用其他 手段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 ◆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 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包括行业协会的本行为。 参考:《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价格违 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相关规定。
3、其他价格违法行为
(1)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行为 ◆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 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 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 等有关情况。 ◆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 予标明的费用。 ◆集市贸易的小摊小贩,以及根据行业特点或某些特殊商 品本身的特点,不易标价的除外。 (2)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行为; (3)不执行法定的价格临时干预措施、紧急措施的行为; (4)在接受价格监督检查时提供虚假资料的行为; (5)应当由价格主管部门受理的其他价格违法行为。
1.调整的内容 (1)具体适用范围日益缩小。 (2)价格水平——随不同时期平均成本和市场供 求状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以尽量接近市场 价格。 2.调整的权限和程序——依据价格法相关规定进 行。
三、政府定价
如殡葬服务收费、中小学课本定价、盐业定价、 烟草收购等 1、定价主体: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 门。 2、性质:强制性和稳定性。 3、定价的商品和服务范围、基本依据及定价的 调整与政府指导价相同。 思考:如何比较政府指导价与政府定价?
思考题: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不正当价格行为 A.“齐强”海鲜批发行因为货运公司车祸而致使一批海鲜 产品途中滞留期过长,运抵后急需处理,该批发行以 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该批海鲜 B.“深恒”水泥厂捏造、散布水泥涨价信息,哄抬价格, 推动水泥价格过高上涨 C.“正宁”保健品有限公司进行保健品促销,每盒价值 270元的保健品附赠一台价值38元的吸氧器 D.“新好家”百货公司店庆,整个卖场都挂着“买一赠一” 的宣传,但不标明赠品种类和价值,只标明解释权归 公司
4、保护价格制度 《价格法》第29条:政府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市 场购买价格过低时,可以在收购中实行保护价格, 并采取相应的经济措施保证其实现。
5、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价格法》第30条:当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 者可能显著上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可以对部分价格采取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规 定限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和调价备案制度等干预措 施。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前款规定的干 预措施,应当报国务院备案。 参考:2007年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关于对部分重 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 (启动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主要是提价申报和调价备 案) 思考: 1、限价令能对治当前的通货膨胀吗? 2、对采取价格干预措施主体的规定有无不足?
(一)含义;(二)分类;(三)主要内容。(略) 《价格法》相关规定 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进行价格监督检查时,可以行使下列职 权: 询问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并要求其提供证明材料和与价 格违法行为有关的其他资料; 查询、复制与价格违法行为有关的账簿、单据、凭证、文 件及其他资料,核对与价格违法行为有关的银行资料; 检查与价格违法行为有关的财物,必要时可以责令当事人 暂停相关营业;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先行 登记保存,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转移、隐匿或者销 毁。
三、价格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一)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统一负责全国的价格工作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职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 内,负责有关价格工作 (三)地方人民政府价格管理部门——物价厅、局: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价格工作 (四)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 范围以内,负责有关的价格工作
《价格法》相关规定
第26条: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是国家重要的宏观 经济政策目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和社会承受能力,确定市场价格总水平调控目 标,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综合运 用货币、财政、投资、进出口等方面的政策与 措施,予以实现。
(二)价格总水平宏观调控基本制度
1、价格监测制度 ◆《价格法》第28条:为适应价格调控和管理的需要,政 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价格监测制度,对重要商品、 服务价格的变动进行监测。 ◆监测手段——跟踪、采集、分析、预测、公布 2、重要商品储备制度 3、价格调节基金制度 ◆平抑市场价格,用于吞吐商品、平衡供求或支持经营者 的专项基金。 ◆《价格法》第27条:政府可以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 设立价格调节基金,调控价格,稳定市场。
第十章 价格法
内容
一、价格法概述 二、价格管理体制的法律规定 三、价格形式的法律规定 四、价格总水平的调控和价格监督管理
引例
1、政府管制面条价格 触动市场经济神经 “牛大碗”限价:只因成为“生活必需品” ——参见《南方周末》2007年7月12日 思考:因粮、油、肉涨价而牛肉面因此涨价的行 为,政府能否因牛肉面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而 进行价格管制? 2、针对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限价令有效吗?
3、我国《价格法》上所称的价格包括商品价格 和服务价格。 ◆不包括有关金融价格(利率、汇率、保险费率、 证券及期货价格)和劳务价格。 ◆国家行政机关收费项目的范围、标准也受《价 格法》调整。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
二、价格法的作用
(一)微观作用 规 范 市 场 主 体 的 价 格 行 为 —— 创 造 公 平 竞 争 环 境——优化价格形成机制——维护价格秩序—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二)宏观作用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稳定市场价格总水 平。
(三)制定政府指导价的基本依据
《价格法》第21条:制定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 应当依据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社会平均成本和 市场供求状况、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 社会承受能力,实行合理的购销差价、批零差 价、地区差价和季节差价。 思考:政府在定价中如何面对其理性不足的问题?
(四)政府指导价的调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价格法》相关规定
第11条: 经营者进行价格活动,享有下列权利: (一)自主制定属于市场调节的价格; (二)在政府指导价规定的幅度内制定价格; (三)制定属于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产品范 围内的新产品的试销价格,特定产品除外; (四)检举、控告侵犯其依法自主定价权利的 行为。
(四)经营者不得从事的不正当价格行为
6、紧急干预措施 《价格法》第31条:当市场价格总水平出现剧烈波 动等异常状态时,国务院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或者 部分区域内采取临时集中定价权限、部分或者全 面冻结价格的紧急措施。 第32条:依照本法第30条、第31条的规定实行干预 措施、紧急措施的情形消除后,应当及时解除干 预措施、紧急措施。
(三)现行价格调控制度的不足
1、过多关注对传统商品价格的调整,而对影响 价格变动的新商品价格(如房地产价格、汽车 价格)缺乏调控。 2、过多关注对价格水平的直接调整,而没有考 虑价格形成的结构性因素(如劳动力价格、社 会保障水平等)。 3、过多关注了国内市场价格的变动,对国际市 场价格变动的预警和反映相对滞后。
二、价格监督检查
思考
1、政府干预价格的正当性何在? 2、政府干预价格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价格形成 ◆价格运行 ◆价格监督 ◆价格调控
第一节 价格法概述
思考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价格法》所指价格的是 A.期货价格 B.股票价格 C.电费 D.汇率
一、价格法的定义
1、价格法是调整价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价格的形成 ◆一般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形成: 价格——交换价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在 公平竞争中形成——市场选择的结果 思考:市场选择形成价格意味着什么? ◆特殊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形成: 政府干预——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
(4)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行为 (5)凭借市场支配地位的价格暴利行为 确认暴利的标准(《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国家 计委1995年1月25日发布): ◆四个同一: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同一档次、同种商 品或服务 ◆三个平均:市场平均价格、平均利润率、平均差价率 ◆一个幅度:规定允许上浮的合理幅度 思考: A、如何认识经营者自主定价与暴利的关系? B、机场商品售价高,是否是牟取暴利? C、如何治理医药行业暴利现象? D、反暴利执法面临哪些困难?
(二)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商品和服务范围
1、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价 格;(如农产品、药品、盐等) 2、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价格;(如金银和稀缺矿等) 3、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如水、电、气价格) 4、重要的公用事业价格;(如电信、铁路、民航等) 5、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价格。(如学校、医院、公园、博 物馆等的收费) 思考: ◆律师服务收费是否应实行政府指导价? ◆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政府是否可以对之实行政府指 导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