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三体综合征(Down 综合征)单纯型(游离型)47,XX(XY),+21 (2)易位型46,XY,-D,+t(DqGq) 45,XX,-14,-21,+t(14q21q) (3)嵌合型46,XY/47,XY,+21临床特征:(1)特殊面容;鼻梁低,眼斜视,外眼角上翘,内眦赘皮,耳小,低位,口常开,流口水。
(2)智力障碍,智商一般在25-50。
(3)50%有先天性心脏畸形,通贯手(猿线),草鞋脚。
5p-综合征(猫叫综合征) 46,XY,5p -46,XY,del(5)(p15)临床特征:哭声如猫叫,智力落后,生长阻滞,小头,满月脸,斜视,心脏畸形。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1)47,XXY (2)48,XXXY (3)49,XXXXY (4)46,XY/47,XXY临床特征:外表男性,睾丸小,不育,男性乳房发育。
其性情体态女性化。
身材瘦长,体力较弱。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Turner syndrome) (1) 45,X0 (2)45,X0/46,XX临床特征;外表女性,原发闭经,卵巢萎缩,外生殖器发育不良,身材矮小(身高一般不超过1.50M),盾状胸,肘外翻,乳房不发育,色素痣,蹼颈和低发际,一般不能生育。
脆性X染色体智力障碍综合征(Martin-Bell syndrome)临床特征: 三大一低,大睾丸、大头围、大耳朵、低智商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Microdeletion syndrome)Prader-Willi综合征出生时吸吮困难,外生殖器发育不良。
2-3岁时转为饮食过量,肥胖。
轻度或中度智力障碍。
Angelman综合征严重运动和智力发育障碍,共济失调,肌张力减退,患儿有急冲式动作,阵发不恰当的大笑,故有“快乐木偶”综合征(Happy puppet syndrome)之称。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D),多在成人发病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综合征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hydrops fetalis syndrome) (- -/- -) γ4临床特征:胎儿组织严重缺氧,全身严重水肿,导致自发性流产或出生后不久死亡。
HbH病(- -/α-) γ4、β4临床特征:低色素小细胞性溶血性贫血、黄疸、肝脾肿大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性状(- -/αα或α-/α-)临床特征:轻度小细胞性贫血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静止型携带者(αα/α-)无临床特征HbM高铁血红蛋白血症Hb M Boston(α58组→酪)临床特点: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紫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缺陷)临床特征:(1)冠心病几岁到十几岁发病(2)黄瘤(xanthoma)肌腱皮肤(3)角膜弓(老人环) Huntington舞蹈病(大脑基底神经节变性)临床特点:进行性加重的不自主舞蹈样动作,进行性加重的智能障碍,痴呆。
家族性腺瘤样息肉临床特点:结直肠有广泛而密集分布的腺瘤性息肉,易恶化为结肠腺癌。
Marfan综合征(纤维蛋白原的缺陷)临床特点:骨骼,身高、体瘦、肢长、心血管,二尖瓣功能障碍、眼,晶状体脱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R),多在儿童发病囊性纤维化(细胞表面氯离子通道缺陷)临床特点:主要累及器官是胰腺和肺破坏胰腺外分泌功能(2)累及支气管腺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及肺部感染合并肺气肿胆道系统阻塞引起胆汁性肝硬化(4)累及肠道腺体时出现胎粪性肠梗阻镰状细胞贫血(β6谷→缬ααβsβs Hb S/S)临床特征:(1)严重溶血性贫血(2)脾肿大(3)血管阻塞危象(3)剧烈疼痛-不通则痛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Cooley贫血) (β0/β0)临床特征:半周岁时出现贫血,肝脾肿大特殊面容:大头、颧骨突出、塌鼻梁、眼距过宽、脸浮肿中间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临床特征:轻度贫血,无明显临床症状。
约半数病例有轻度到中度的脾肿大。
③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一般无任何临床症状苯丙酮尿症(PKU) (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可通过限制摄入含丙氨酸饮食治疗,肌张力高)恶性PKU(二氢喋啶还原酶缺乏,使XH4缺乏,不能通过限制饮食治疗,肌张力低)临床特征:(1)智力发育落后(2)肤色和发色浅淡(3)汗液和尿液中散发鼠臭味(4)骨骼发育落后,门齿稀疏(5)锥体外系症状,肌张力改变(6)呕吐半乳糖血症(Ⅰ型: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缺乏,Ⅱ型: 缺乏半乳糖激酶,Ⅲ型缺乏尿苷二磷酸半乳糖-4-表异构酶)临床特征:(1)拒食、呕吐、腹泻、脱水、倦怠(2)肝肿大、肝硬化、黄疸、腹水(3)白内障(cataract) (4)智力障碍黏多糖累积症I型(Huler综合症、Scheie综合症) (α-L-艾杜糖苷酸酶缺乏)临床特征: (1)特殊面容(2)渐进性智力发育不全(3)肝脾进行性肿大(4)骨骼畸形、侏儒、驼背、爪状手(5)角膜混浊(6)其他症状,脐疝、心脏杂音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WD基因突变)临床特征:(1)角膜外缘绿色环,K-F(Kayser-Fleischer)环(2)肝脏损害10岁以前发病(3)神经症状10岁以后发病(4)精神症状眼皮肤白化病(酪氨酸酶缺乏)临床特征:皮肤白皙,毛发色浅,羞明,视物模糊尿黑酸尿症 (尿黑酸氧化酶缺乏)临床症状:出生后不久发现尿布中有紫褐色斑点;儿童期尿中排出尿黑酸;成人期表现为尿黑酸尿、褐黄病和褐黄性关节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ocortical hyperlasia)发病原因:缺少21羟化酶→氢化皮质酮不足→ACTH↑→肾上腺皮质增生→雄激素↑临床特征:女孩男性化,声音低沉,乳房不发育,原发闭经。
X-伴性显性遗传病(XD)抗维生素D佝偻病(低磷酸盐血症) (肾小管对磷酸盐再吸收障碍)临床特点:身材矮小,可伴有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的各种表现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G6PD缺乏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临床特征:溶血症状。
可分为三型:暴发型:突然出现溶血的危象,深度昏迷、惊厥,处理不当可在24-48小时内死亡。
轻型:头痛、恶心、呕吐,四肢疼痛腹痛,短期内有血红蛋白尿和轻度贫血。
顿挫型:只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无血红蛋白尿。
所以不被诊断为G-6-PD缺乏症,易被忽视。
X-伴性隐性遗传病(XR)血友病A和B (A:凝血因子Ⅷ缺乏;B:凝血因子Ⅸ缺乏)临床特征:反复自发性或在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
体表、体内任何部位均可出血,可以涉及皮肤、黏膜、肌肉内或器官内,如关节腔出血可致关节积血。
自残综合症(Lesch-Nyhan 综合症)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GPRT缺乏)临床特征:(1)强迫性自残行为(咬嘴唇和手指)(2)大脑瘫痪(3)智力障碍(4)痛风性关节炎黏多糖累积症II型(Hunter综合症) (硫酸艾杜糖醛酸硫酸酯酶缺乏)临床特征:(1)特殊面容(2)骨骼畸形,身材矮小(3)肝脾肿大(4)无角膜混浊或较轻微(5)II-A型有智力落后,II-B型无智力落后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肉变性)临床特点:(1)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和无力(2)通常儿童期发病,首发症状通常是腰带肌肉无力,走路缓慢无力(3)特征性的Gower征线粒体基因病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临床特征:通常在成年期发病(20-25岁)(1)急性或亚急性眼球后神经炎(2)视力障碍(3)色觉障碍(4)其他神经异常,如智力障碍健康health:受人体遗传结构控制的代谢方式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平衡。
疾病disease:遗传结构的缺陷或/和周围环境的显著改变,打破了这种平衡。
先天性疾病congenital disease:是指个体出生后随即表现出来的疾病(先天畸形)。
家族性疾病familial disease:指具有家族聚集现象的一类疾病。
遗传性疾病inherited disease:由于遗传结构或功能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称为遗传性疾病。
核型karyotype:个体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整倍体euploid: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以n为基数成倍的增加,则称为整倍体。
超二倍体hyperdiploid:(2n+x)指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增加了一个或数个。
亚二倍体hypodiploid:(2n-x) 指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个或数个。
假二倍体pseudodiploid: (2n+x-y,x=y) 指某对染色体减少一个,同时另一对染色体又增加一个,染色体的总数不变,这种情况称为假二倍体。
嵌合体mosaic:一个个体内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核型的细胞系。
缺失(末端缺失:中间缺失) deletion,del:指染色体臂的部分丢失。
末端缺失:染色体的长臂或短臂发生一次断裂,缺失了末端节段。
中间缺失:染色体的长臂或短臂内发生了两次断裂,两断裂面之间的断片脱离后两断裂面又重新结合。
重复duplication,dup:是指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断裂后,其断片连接到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应部位,或是由同源染色体间的不等交换,结果一条同源染色体上部分基因重复了,而另一条同源染色体则相应缺失了。
倒位(臂内倒位:臂间倒位) inversion,inv:染色体发生两处断裂后,中间的断片倒转180度后又重新连接。
臂内倒位:(paracentric inversion) 系指倒位部分不包括着丝粒而仅限于一臂之内。
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系指倒位部分包括着丝粒。
易位translocation,t:广义的易位系指染色体的节段位置发生改变,即一条染色体断裂后其片段接到同一条染色体的另一处或接到另一条染色体上去。
狭义的易位系指两条染色体之间的相互易位。
即两条染色体都发生断裂,相互交换断片后又重新接合,形成两条新的易位染色体。
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rob: 是一种涉及两条近端着丝粒的易位类型,其断裂发生在着丝粒部位或着丝粒附近,整个染色体臂发生了相互易位,形成两个中着丝粒染色体。
其中由染色体短臂形成的小染色体往往丢失。
环形染色体:ring chromosome,r由于断裂发生在染色体两个臂的远端,随后这两臂的断裂端彼此粘着形成环形结构。
等臂染色体isochromosome,i:系指染色体的两臂带有相等的遗传信息。
先证者proband:在一个遗传病家系中首先被确认的遗传病患者。
外显率penetrance:是指一群具有某种致病基因的人中,出现相应病理表现型的人数百分率表现度expressivity:是指基因表达的程度,大致相当于临床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