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益昆虫考试题目

有益昆虫考试题目

有益昆虫考试题目一.昆虫纲的基本特征?昆虫纲的34个目及代表性昆虫?1.体躯的环节分别集合组成头、胸、腹3个体段;2. 头部为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具有3对口器附肢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及单眼;3. 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4. 腹部是生殖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动用的附肢,但多数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5.从卵中孵出来的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部及外部体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成性成熟的成虫。

这种体态上的改变称为变态。

(2)无翅亚纲原尾目(原尾虫)双尾目(双尾虫)弹尾目弹尾虫或跳虫)缨尾目(衣鱼)有翅亚纲重舌目(鼠螋)蜉蝣目(蜉蝣)缨翅目(蓟马)蜻蜓目(蜻蜓)同翅目(蝉、甲壳虫)祯翅目(石蝇)半翅目(蝽)蜚蠊目(蜚蠊蟑螂、土鳖)广翅目(鱼蛉、齿蛉)螳螂目(螳螂)蛇蛉目(蛇蛉、骆驼虫)直翅目(蝗、蟋蟀、蝈蝈)脉翅目(草蛉)竹节虫目(竹节虫)鞘翅目(金龟子)蛩蠊目(中华蛩蠊)捻翅目(捻翅虫)等翅目(白蚁)长翅目(蝎蛉)纺足目(足丝蚁)毛翅目(石蛾、石蚕)缺翅目(缺翅虫)鳞翅目(蝶、蛾)革翅目(蠼螋)双翅目(苍蝇、蚊、虻、)啮虫目(书虱)蚤目(穿皮潜蚤)食毛目(鸟虱、羽虱)膜翅目(蜜蜂、蚁)虱目(虱)二、昆虫的眼睛类型?(器官)昆虫的眼睛有两种,一种叫复眼,一种叫单眼,单眼分为侧单眼和背单眼.昆虫的头部一般都有一对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但这并不等于有多少只小眼就能看到多少花朵,而是每只小眼睛只能看间物体的一部分,整个眼睛看物体就象一个拼凑物。

昆虫的视野非常广,它们可不像我们的眼睛,只能看见前方的物体。

瞧,突眼蝇的复眼着生在头部两侧柄状突起上,它能看见各个方位的物体,要想接近它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两只主要的复眼外,许多昆虫还长着几只小眼睛,这就是单眼,每个单眼只有一只小眼组成,单眼的功能可能只是为了辨别光线的明暗,不能形成物象。

三、昆虫的昼夜规律?(昼出、夜出的昆虫)绝大多数昆虫的活动,如交配、取食和飞翔等都与白天和黑夜密切相关,其活动期、休止期常随昼夜的交替而呈现一定节奏的变化规律,这种现象称为昼夜节律。

日出性昆虫:如蝶类、蜻蜓、步甲和虎甲等,它们均在白天活动。

夜出性昆虫:如小地老虎等绝大多数蛾类,它们均在夜间活动。

昼夜活动的昆虫:如某些天蛾、大蚕蛾和蚂蚁等,它们白天黑夜均可活动。

四、拟态与伪装(定义)?保护色和警戒色(简答)?拟态:是一种动物在外形、姿态、颜色、斑纹或行为等方面“模仿”其他中生物或生命体以躲避天敌的方式。

伪装:指昆虫利用环境中的物体伪装自己的现象。

保护色:保护色也称隐藏色,是指一些昆虫的体色与背景颜色非常相似,从而躲过捕食性动物的视线二获得保护自己的效果,这种与背景相似的体色称保护色。

警戒色:是非常显眼的颜色,与环境形成明显对比。

某种意义上说,警戒色也是一种保护色,警告别人我有毒,不要靠近或者捕食我。

五、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的昆虫(两种)?被誉为昆虫界的“爱心妈妈”的昆虫是?金斑喙凤蝶、中华蛩蠊蠼螋六、例举2—5中药用昆虫、产丝昆虫和食用昆虫?(填空、简答)、药用昆虫:具有药用作用,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某种疾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昆虫,如冬虫夏草、斑蝥、九香虫、蝎子、土元、螳螂等。

产丝昆虫:指能够吐丝结茧,且茧可被人类用于缫丝织绸的昆虫称为产丝昆虫。

如家蚕,大蚕蛾科的柞蚕、天蚕食用昆虫:蝗虫,白蚁,蟋蟀,金龟子,蜂类的胡蜂、雄峰,蚱蜢等。

七、什么是工业用原料昆虫?(简答)工业用原料昆虫指那些大批量地进行工厂化产品加工的原料昆虫或是其产物可以大批量地进行工厂化产品加工的昆虫。

八、我国食虫文化的特征?(1.药食同源2.变害为益)许多可食昆虫经过民间反复提炼,并由独特的烹调方法进行有益的组合,逐步形成了具有药膳功能的名菜。

这种食用昆虫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是我国传统食虫文化的第一特征。

我国食虫文化的第二个特征是变害为益.九、冬虫夏草的形成?(简答)冬虫夏草如何形成:它是由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冬虫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虫,使幼虫僵化,在适宜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

【真正的冬虫夏草均为野生,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带上面的雪线附近的草坡上,对自然环境要求高。

夏季,虫子卵产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

土里的一种霉菌侵袭了幼虫,在幼虫体内生长。

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霉菌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象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霉菌菌丝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

菌孢把虫体作为养料,生长迅速,虫体一般为四至五厘米,菌孢一天之内即可长至虫体的长度,这时的虫草称为“头草”,质量最好;第二天菌孢长至虫体的两倍左右,称为“二草”,质量次之。

因为僵化后会长出根须,所以被称作冬虫夏草。

】十、阐述罗裙化蝶?罗裙化蝶宋朝有个士大夫叫韩凭,他的妻子姿色绝伦,被皇帝康王知道后,强行将韩凭之妻霸占。

韩凭悲极而亡。

康王见到韩凭夫人后对她的美貌垂涎三尺,马上封她为妃子并逼她接受所谓的宠幸。

韩凭夫人自知抵抗无用,便哄骗康王说:“我与韩凭夫妻多年,总有一些情谊,如今他刚刚死去,我时时哭哭啼啼,怎能讨得君王您的欢心呢?不如让我为他守丧七天,悼祭他一番,了却了以前与他的情缘,然后再一心服侍皇上,不知可否?”康王答应了韩凭夫人的请求,并设高台于七天后祭奠韩凭。

祭毕,韩凭夫人乘人不备,从高台跳下自杀。

康王赶忙伸手去拉,想抓住韩凭夫人的裙带。

想不到韩凭夫人早已将裙带腐蚀,康王着手裙带寸寸断裂,全都化为蝴蝶飞去。

十一、昆虫仿生学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举例、如何利用、原理?)1)仿生学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

把这种仪器安装在舰船的前甲板上,当接受到风暴的次声波时,可令旋转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转,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风暴前进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读数即可告知风暴的强度。

这种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2)早在40年代,人们根据对萤火虫的研究,创造了日光灯,使人类的照明光源发生了很大变化。

萤火虫约有1 500种,它们发出的冷光的颜色有黄绿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

萤火虫发出冷光不仅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而且发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适合人类的眼睛,光的强度也比较高。

因此,生物光是一种人类理想的光。

近年来,科学家先是从萤火虫的发光器中分离出了纯荧光素,后来又分离出了荧光酶,接着,又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荧光素。

由荧光素、荧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满爆炸性瓦斯的矿井中当闪光灯。

由于这种光没有电源,不会产生磁场,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现在,人们已能用掺和某些化学物质的方法得到类似生物光的冷光,作为安全照明用。

十二、寄生性天敌昆虫与捕食性天敌昆虫?(区别)捕食性天敌昆虫较其寄主猎物一般情况下都大,它们捕获吞噬其肉体或吸食其体液。

捕食性天敌昆虫在其发育过程中要捕食许多寄主,而且通常情况下,一种捕食天敌昆虫在其幼虫和成虫阶段都是肉食性,独立自由生活,都以同样的寄主为食,如螳螂目的螳螂和鞘翅目的瓢虫科的绝大多数种类。

寄生性天敌昆虫几乎都是以其幼虫体寄生,其幼虫不能脱离寄主而独立生存,并且在单一寄主体内或体表发育,随着寄生性天敌昆虫幼体的完成发育,寄主则缓慢地死亡和毁灭。

而绝大多数寄生性天敌昆虫的成虫则是自由生活的,以花蜜、蜜露为食,如膜翅目的寄生蜂和双翅目的寄生蝇类。

十三、例举一种产丝昆虫或产蜡昆虫,详细阐述其形态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包括饲养现状)和发展前景等(论述题)?1.产丝昆虫: 家蚕(形态特征)家蚕是完全变态昆虫,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约需40余天,家蚕饲养主要以桑叶为饲料。

家蚕的成虫叫蚕蛾,一生要经过卵(蚕种)、幼虫(蚕)、蛹和成虫(蛾)四个发育阶段。

卵椭圆形略扁平,长约1.3mm,宽1.1~1.2mm,厚0.5~0.6mm,一端稍钝,另一端稍尖,尖端有卵孔,为受精孔道。

卵粒大小因蚕品种、饲养条件及蛹期温度而异。

【卵粒重一般为500~600微克。

刚产下时呈淡黄色,表面隆起,后因卵内水分蒸发和营养物质消耗,卵面中央出现凹陷,称卵涡。

正常卵的卵涡椭圆形,死卵呈三角形。

卵壳表面有凹凸不平呈多角形的卵纹,还有无数针状呼吸气孔。

卵的内容物有卵黄膜、浆膜、卵黄和胚胎等。

卵黄膜紧贴在卵壳下面,是一层非细胞的透明薄膜;浆膜在其内侧,是一层大而扁平的多角形细胞。

卵黄是胚胎发育的营养源。

胚胎在卵黄中偏于卵的一方,头向卵孔一端,不断摄取养分而逐渐发育。

蚕卵分滞育性卵(越年卵)和非滞育性卵(不越年卵)两种。

非滞育性卵产下后胚胎不断发育,约经10日即形成蚁蚕孵化;滞育性卵胚胎发育至一定程度即进入滞育期,经冬季低温解除滞育,到翌年春暖时才孵化。

蚕卵是否滞育取决于蛹期中雌蛹的咽下神经节能否分泌滞育激素;心侧体激素对滞育也有辅助作用。

滞育性卵在进入滞育期时浆膜细胞内形成并沉积色素粒,呈黑褐色;非滞育性卵浆膜细胞内不形成色素,仍为淡黄色。

】幼虫为长圆筒形,由头、胸、腹3部分构成。

【头部外包灰褐色骨质头壳,胸部3个环节各有1对胸足;腹部10个环节有4对腹足和1对尾足,第8腹节背面中央有1个尾角;第1胸节和第1至第8腹节体侧各有1对气门。

】刚孵化的幼虫,遍体着生黑褐色刚毛,体躯细小似蚂蚁,称蚁蚕。

蚁蚕借摄食桑叶而迅速长大,体色逐渐转成青白。

其体壁的表皮要发生多次脱换即蜕皮。

蜕皮前,幼虫停止食桑进入眠期,当逐渐减少食桑量以至停食,至前半身呈透明时,称熟蚕,即开始吐丝结茧。

蛹熟蚕吐丝毕,体躯缩小略呈纺锤形,静止不动,这时称潜蛹(预蛹)。

【潜蛹是真皮层与旧幼虫表皮分离并形成蛹表皮的时期,约需2日。

化蛹蜕皮是蜕皮激素作用的结果。

刚蜕皮的蛹呈纺锤形,乳白色,后转深褐色。

蛹体分头、胸、腹3部分。

】一般蛹体重1.5~2.5克。

蛹期体内剧烈地进行着幼虫组织器官的破坏,【成虫组织器官的发生、形成,以及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等生理过程。

化蛹后约14日完成成虫发育,这时由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贮存在咽侧体内的羽化激素,因光的刺激而分泌至血液中,】约40分钟后蛹便羽化。

成虫(蚕蛾)全身密布白色鳞片,体长6—23毫米,展翅宽39—43毫米,头小,复眼一对,口器退化,下唇须细小。

触角呈羽毛状,翅两对,前翅较大,呈三角形,后翅较小,翅面有白色鳞片。

【雌性腹部肥硕,末端钝圆,雄性腹部狭窄,末端尖。

(羽化后的成虫,吐出碱性肠液,以湿润和松解头端茧层,并用胸足拨开茧丝,从茧内钻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