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动画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动画
适用场所: 室外给水管网水
压低于或经常不能满 足建筑内部给水管网 所需水压,且室内用 水不均匀时采用。
水箱
水池
水泵
设水泵给水方式(A)
特点: 系统简单,供水
可靠,无高位水箱, 但耗能多。
适用场所: 水压经常不足,
用水较均匀,且不允 许直接从管网抽水时 采用。
水池
水泵
设水泵给水方式(B)
特点: 系统简单,供水
优缺点:简单,明装便于安 装维修,与上行下给式布置 相比为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 头较低,埋地管道检修不便。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
2.4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2.4.2 管网布置形式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中分式 特征及使用范围:
水平干管敷设在中间技术层或中间吊顶内,向上 下两个方向供水。屋顶用作茶座、舞厅或设有中间技 术层的高层建筑多采用。
2.5 水质防护
总目录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
2.1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知识结构图
水景及 游泳池
高层建筑 给排水
建筑中 水系统
生活给水
居住小区 给排水
建筑给 排水工程
室内给 水工程
生产给水
热水供 应系统
雨水排 水系统
室内排 水工程
消防给水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
2.2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2.2.1 给水系统的分类
水处理设备
室外排 水管网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
2.4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4.1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
1. 确保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
管道尽可能和墙、梁、柱平行,力求管路最短。干管应该布 置在用水量大的配水点附近。
对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网不同管段设两条 或两条以上引入管,具体方式见下图:
分区给水方式
特点:
水
可以充分利用外
箱
网压力,供水安全,
但投资较大,维护复
杂。
适用场所: 供水压力只能满
足建筑下层供水要求 时采用。
室外给水管水压线 水池
水表
泄水管
分质给水方式
特点: 根据不同用途所
需的不同水质,设置 独立的给水系统的建 筑供水 。
饮用水
杂用水
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
室外给 水管网
适用场所: 小区中水回用等。
2.2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2.2.2 给水系统组成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 引入管 ▪ 计量设备 ▪ 建筑给水管网
▪ 给水附件 ▪ 增压、贮水设备 ▪ 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
包括各类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的配水龙头和生产、消防等用水设备等。
单把立式菜盆龙头
面盆单把龙头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
2.3 给水方式
2.3.1 给水方式的类型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 引入管 ▪ 计量设备 ▪ 建筑给水管网
计量设备包括:
▪ 给水附件 ▪ 增压、贮水设备 ▪ 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
水表
流量计
压力计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
2.2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2.2.2 给水系统组成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 引入管 ▪ 计量设备 ▪ 建筑给水管网
▪ 给水附件 ▪ 增压、贮水设备 ▪ 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
3. 满足生产和使用安全 给水管的布置不能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
建筑物的使用。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
2.4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4.1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
4. 保证水质不被污染或不影响使用 生活给水引入管与生活排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
平净距不能少于一米,要采取防冻、防露措施。
泄水管
设水箱给水方式(B)
特点: 系统简单,投资
省,可充分利用外网 水压,但是水箱容易 二次污染;水箱容积 的确定要慎重。
适用场所: 室外给水管网供
水水压偏高或不稳定 时采用。
水箱 水平干管
泄水管
设水泵和水箱给水方式
特点: 水泵能及时向水
箱供水,可缩小水箱 的容积。供水可靠, 投资较大,安装和维 修都比较复杂。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 引入管 ▪ 计量设备 ▪ 建筑给水管网
▪ 给水附件 ▪ 增压、贮水设备 ▪ 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
增压和贮水设备的作用: 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水量不足,
或为了保证建筑物内部供水的稳定性、安 全性,应根据要求设置水泵、气压给水设 备、水箱等增压、贮水设备。
查看增压、贮水 设备图片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
1. 采用耐腐蚀材料的管道、水箱和气压水罐 2. 采用除氧措施,减少水体的溶解氧 3. 采用水质稳定处理方法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
2.5 水质防护
2.5.2 防止水体滞留变质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如果管网末端的水停留时间过长;水箱、水池 容积过大或有死水区;消防和生活、生产给水管道 共用;在这些情况下都会引起由于水停留时间过长 而导致水质恶化的情况发生。对此采取的措施如下: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
2.1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知识结构图 2.2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2.2.1 给水系统的分类 2.2.2 给水系统组成
2.3 给水方式
2.3.1 给水方式的类型 2.3.2 给水方式方案的确定
2.4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2.4.1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 2.4.2 管网布置形式
2.2.1 给水系统的分类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按照用途可分为:
生活给 水系统 生产给 水系统 消防给 水系统 共用给 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供民用建筑、公共建筑、
以及工业企业建筑中的各种消防设备的用水。 一般高层住宅、大型公共建筑、车间都需要 设消防供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可以划分为:消火栓给水 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
消防给水要求
▪ 要保证充足的水量、水压。 ▪ 对水质要求不高。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
2.2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2.2.1 给水系统的分类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按照用途可分为:
生活给 水系统 生产给 水系统 消防给 水系统 共用给 水系统
共用给水系统 以上三种给水系统,可以单独设置,也
可靠,无高位水箱, 但耗能较多。为了充 分利用室外管网压力 ,节省电能,当水泵 与室外管网直接连接 时,应设旁通管。
水泵
适用场所: 室外给水管网的
水压经常不足时采用
气压给水方式
特点:
供水可靠,无高
位水箱,但水泵效率
气
低、耗能多。
压 水
罐
适用场所: 外网水压不能满
足所需水压,用水不 均匀,且不宜设水箱 时采用。
优缺点:与下行上给式布置 相比,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 头稍高,安装在吊顶内的配 水干管可能漏水或结露损坏 吊顶和墙面。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
2.4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2.4.2 管网布置形式
下行上给式
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 管敷设在低层(明装、暗装 或沟敷)或地下室顶棚下。 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 建筑,在用外网水压直接供 水时多采用这种方式。
可以联合共用,根据建筑内部用水所需要的 水质、水压、水量等情况,以及室外供水系 统情况,通过技术、经济、安全等方面的综 合分析,可以组成不同的共用系统。
例如:生活和生产共用给水系统;生活 和消防共用给水系统;生产和消防共用给水 系统;生活、生产和消防共用给水系统。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
2.2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适用场所: 水量、水压在一
天内均能满足用水要 求的用水场 所。
立管
水平干管 泄水管
设水箱给水方式(A)
特点: 水箱进水管和出
水管共用一根立管供 水可靠,系统简单, 投资省,可充分利用 外网水压。缺点是水 箱水用尽后,用水器 具水压会受外网压力 影响。
适用场所: 供水水压、水量
周期性不足时采用。
水 箱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给水方式:指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供水方案。
直接给水 方式
设水泵 给水方式
气压给水 方式
分质给水 方式
分区给水 方式
设水泵 和水箱给水
方式
设水箱 给水方式
(A)
设水箱 给水方式
(B)
给水方式的基本类型
直接给水方式
特点: 系统简单,投资
省,可充分利用外网 水压。但是一旦外网 停水,室内立即断水 。
2.2.2 给水系统组成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 引入管 ▪ 计量设备 ▪ 给水管网
▪ 给水附件 ▪ 增压、贮水设备 ▪ 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
引入管的定义:
引入管也称入户管,是一
室 外
立
个与室外供水管网连接的总进 给 水表
管
水管。
水
管
引入管
网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
2.2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2.2.2 给水系统组成
5. 保护管道不受损害 给水管道应避免布置在重物下面,不能穿越生
产设备的基础。保护措施有:软性接头法、丝扣弯 头法、活动支架法。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
2.4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2.4.1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
6. 管道的明装与暗装 明装安装维修方便,但不美观;暗装施工复杂、
优缺点: 任何管道发生事故时,可用阀门关闭事故管段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