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模拟试卷说明:1.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认真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全卷试题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和“习作”三部分,共6页。

3.第28、34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其余都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

4.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请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5.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读音是错的。

把它找出来,并将这个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分)1.A.膝.盖( xī) B. 应和.(hè) C. 干涸.( gù ) D. 草坪.( píng )2.A.濒.危 (bīn) B. 吮.吸( yǔn ) C.新颖. ( yǐng ) D. 扑棱棱.( lēng )3.A.梗.概( gèng ) B.装载.(zài ) C.鬓.发( bìn ) D.所向披靡.( mǐ )二、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项含有错别字。

把它找出来,并将这个答案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分)4. A. 生涯 B. 和协 C.裹挟 D. 酷刑5. A. 岁月如流 B.饮水思源 C. 脾气暴燥 D. 摩天大厦三、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项加点字的解释是错误的。

把它找出来,并将这个答案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4分)6. A. 出言不逊.(骄傲) B. 化险为夷.(平安)C. 奋笔疾.书(快)D. 飞来横.祸(意外)7. A.不假.思索(凭借) B. 游园不值.(值得)C.势不可当.(阻挡)D.闻.讯赶到(听到、得知)四、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选项填入画线处最恰当?把它找出来,并将这个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4分)8.下列词语搭配得当的一项是:▲。

A.改善水平B. 发挥精神C. 创造奇迹D.发明新闻9.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他爱那▲,他爱那▲,他爱那▲……——选自《二泉映月》A.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美丽富饶的家乡、惠山的清泉、照耀清泉的月光B. 美丽富饶的家乡、惠山的清泉、照耀清泉的月光、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C. 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惠山的清泉、照耀清泉的月光、美丽富饶的家乡D. 美丽富饶的家乡、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惠山的清泉、照耀清泉的月光10▲,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

A.月光洒落在长江里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班在跳动B.月光撒落在长江里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班在跳动C. 月光洒落在长江里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D. 月光撒落在长江里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1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老劳模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地向欢迎他的人群走来。

B.读书节“节徽、口号”征集活动中,同学们前赴后继....地把作品投进作品征集箱。

C.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D.小明成绩好,品德也好,他被评为“阳光少年”大家心悦诚服....。

1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先生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

B. 花苞笑了,饱含着快乐的泪水。

柳条醉了,摇动着纤柔的腰肢。

C.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

D.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13.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奴”“宅女”“团购”“低碳”都是反映当代生活的新词。

B.俗话说的“一目十行”是指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的方法C.在日常生活中,用词要得体,请求给予指导可以用“赐教”,请人原谅可以用“包涵”。

D. “花都”巴黎,“雾都”伦敦,“狮城”开罗……这些雅号与城市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1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阿Q、祥林嫂、闰土、冯歪嘴子都是鲁迅笔下家喻户晓的人物。

B.冰心奶奶在她的第一首诗中写道:“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

”C.林汉达的《上下五千年》有许多曲折动人的历史故事,如大禹治水、李广射虎、刘备三顾茅庐、牛郎织女等。

D. 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五、下面四道小题中,哪个古诗文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把它找出来,并将这个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8分)15. ▲,山色空蒙雨亦奇。

A.欲把西湖比西子B.水光潋滟晴方好C.两山排闼送青来16. ▲,钟山只隔数重山。

A.京口瓜洲一水间 B.京口瓜州一水间 C.春风又绿江南岸17.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同一季节的一句是▲。

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8.下列诗句不是描写西湖的一项是▲。

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第二部分阅读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并根据序号在答题卡的相应的位置上填涂。

(8+15)(一)①如烟的往事有许多,大都被我淡忘了,然而,独有那件雨天里发生的小事,却长久地印在我的心中,时时撞击着我的心,使我清醒,催我奋进。

②三年前的一个夏日,刚才还是蓝天,却忽然哗哗地下起雨来了。

我赶忙去给妈妈送伞,真不巧,她没在,我又扫兴地往回跑。

路上的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雨淋得直跑。

我虽然打着伞,可风夹着雨点还是往脸上扫,雨不小呢!我慌忙地跑到单元门口时,不小心差点和一辆装满脏物的手推车撞上。

我忙一抬头,哟,这小小单元门边的房檐下,竟站着好几个人呢,里头还有那个往日管扫地的老妈妈,她好像以一种异样的热切的眼光在看我,我什么也没顾,就从她身边一擦而过,上了楼。

③我感到身上一阵冷,急忙换下被淋湿的衣服。

雨越下越大,我赶忙去关窗户。

透过雾气蒙蒙的雨帘,我漫不经心地朝下一望,突然,我的目光惊呆了,我又看到了那几个在房檐下的避雨人:那个往日默默扫地的老妈妈正来回挪动着脚步,她的旁边站着一位抱小孩的母亲,孩子正在蹬着腿脚,不用说他在大哭,母亲已经脱下了外衣包在孩子身上,还有……。

我不敢再往下看了,我觉得他们会向我投来锋利的目光,那是热切的目光的落空。

我颓然地向后退,窗户关上了,窗外的雨好像在冲刷我心灵的污点,我的思绪纷繁。

④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要学会助人;戴上了红领巾,我意识到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佩戴金色团徽的那天晚上,我抄录了高尔基给他儿子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快乐……”,一丝甜蜜的回忆被哗哗地雨声打断了。

我这是怎么了?我不是发誓,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给人留下鲜花和思想?我责问自己。

透过窗外的雨帘,我看到了自己心灵深处自私的污点……我猛然抓起雨伞,冲出了家门。

⑤然而,在雨的世界里什么都没有了;他们不知在谁的帮助下走了。

我转回身,呆立着,任凭雨点猛烈地砸在伞上,砸在我心上……⑥三年过去了,这件小事却并没有过去,它总是闪现在我的眼前。

让那些猛烈的雨点永远冲刷我人生道路上的污渍吧!19.第2段中说“那个往日管扫地的老妈妈“以一种异样的热切的眼光在看我”,理解正确的是(▲)A. 扫地的老妈妈看到我打着伞,可是身上还湿了,觉得很奇怪。

B.希望我利用手中的伞帮助避雨的人,让他们可以离开这里回家。

C. 差点和一辆装满脏物的手推车撞上,却没有道歉。

20.第3段写“我不敢再往下看了”,这是为什么?下面理解得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下面的场面太令人害怕了,那些人会看不起“我”,责骂“我”。

B.因为下边有热切期望而又失望的目光,使“我”无地自容,使“我”自责。

C.因为下边有人会批评“我”,指责“我”,令“我”难堪,使“我”抬不起头。

21.第4段中加线的句子是通过▲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

A.动作、神态B. 语言、神态C.动作、语言D.心理、动作22.对第4段中“猛然抓起”、“冲出”两个词语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表现了“我”的悔悟,以及改正缺点的行动和决心。

B.表现了“我”的动作十分迅速、利落。

C.表现了“我”恍然大悟,突然想起了这件事、赶快去做的样子。

(二)▲小时候我们家洗菜,总是放着水龙头哗哗哗地冲洗。

这时妈妈总是立刻跑过来,把水流关小,还会拿个盆或者桶来把水接着,用来浇花或是冲厕所。

淘过米的水她总要留着,洗碗时用来洗第一遍洗衣服的水也要留着,第一遍肥皂水拖第一遍地,清衣服的清水拖第二遍地,我们家的地总散发着肥皂粉的香味。

那时候压根就没有“环保”这个词,可是节俭这个与环保相通的习惯,早就在妈妈的骨子里根深蒂固了。

后来我们都长大了,连妹妺都有了孩子,妈妈的习惯时常和妹妹的生活方式发生冲突。

妹妺家在上海,新装修了房子。

妈妈带去一大堆锅碗瓢盆坛坛罐罐,塞满了妺妺的厨房;带去一大堆被子褥子,塞满了妺妹的储藏柜;平时买东西的各种包装也不扔,塞满了妺妺的阳台,像是立志要把新房子变成仓库。

妹妹的办法是阳奉阴违,每次等妈妈一离开上海,她便把那些大半年也用不上一次的东西全扔掉。

可妈妈一去又开始收集储存,如此周而复始。

终于,妈妈生气了!因为妺妹把她冬天穿的拖鞋扔了。

我打电话想安慰妈妈,可妈妈气呼呼地说:“好好的拖鞋,我走前洗好晒过的,怎么就给扔了!总说买新的,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价值观的问题!”你看,都上升到价值观的高度了!妈妈继而伤感:“都是我没有教好你们啊!”妈妈退休以后,坚持每天户外快步走,一来锻炼身体,二来途中办各种事情。

今年元旦,妈妈从上海回南京,自己买了普快的票,坚决不要妺妺开车送她,也不坐动车高铁。

她说:“你想呀,我时间宽裕,当然选便宜的车次。

动车高铁空调打那么大,冻人不说,还不环保。

”嗬,妈妈还找到了流行的理论根据哩,她一直坚持的种种习惯,原来叫做“环保”现在,我和妺妺家里,用来盛放淘米水、洗菜水、洗衣服水等等的各色容器大大小小整齐排列,各司其职;随手关灯、少开空调、少用化学制剂等等环保行为已经成为习惯。

23.联系全文从第1自然段的叙述可以看出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A.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

B.妈妈是一个勤俭的人。

C.妈妈是一个懂得环保的人。

D.妈妈是一个非常小气的人。

24.在妈妈面前,妹妹为什么阳奉阴违?(▲)A.妹妹不敢反对妈妈的做法。

B.妹妹害怕自己的举动伤了妈妈的心。

C.妺妺不懂得尊敬长辈。

D.妈妈的习惯给妹妹的生活带来了不方便。

25.第5自然段中,妈妈为什么会感到伤感?(▲)A. 妈妈为子女不听她的话而难过。

B.妈妈为自己没能把好习惯教给子女而难过。

C.妈妈为洗好的拖鞋被扔了而难过。

D.妈妈为没有教育子女把成绩学好而难过。

26.妈妈从上海回南京,为什么坚决不要妹妹开车送她?(▲)A.妺妺开车要浪费汽油。

B.妈妈妈不喜欢阳奉阴违的妺妹。

C.开车要耽误妺妺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