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ppt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ppt


(2)气候异常与荒漠化 ——主要自然因素 加剧 少

降 水 的 变 率 大
温带 大陆性 气候
出 现 异 常
使脆 弱的 生态 环境 失衡
荒 漠 化
抑制 注意:气候因素并非决定着荒漠化的发展进程
1、自然原因(1)干旱的气候 -----潜在因素
深居内陆,远 离海洋,水汽 少,气候异 常干旱
基本条件
大风日数 多,且集中在 冬、春两季
兴:(1)塔里木河带来丰沛的水源(上游有 大量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2)大片胡杨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衰:楼兰的消失和罗布泊的干涸 (1)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温 带荒漠广布,容易引起沙漠扩张。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 坏,水源减少;盲目垦荒,农业用水量加大, 导致塔里木河流量锐减,大片胡杨树枯死; 乱砍滥伐,砍伐胡杨树,毁林开荒。
风蚀荒漠化 水蚀荒漠化 盐漠化
寒漠化 红漠化 石漠化
我国的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哪里呢?
阅读 P37 材料“我国西北地区 的荒漠化因素”, 结合 P38 活动“新疆荒漠化面积扩 大”“楼兰消失之谜”为案例,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 的原因。
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
大 兴 安 岭 以 西
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分析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1.古代
唐宋盲目开垦,河流水量枯竭和战争,很多古绿洲 被放弃,绿洲向河流上游退缩
2.近代
近300年来,移民开垦,(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
交流,但也带来了荒漠化问题,以毛乌素沙地和 科尔沁沙地最为严重)
3.现代
50年代以来,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荒漠化
问题日益严重
思考:分析楼兰古城兴衰的原因?
沙尘暴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1。地面上的沙尘物质,物质基础;
2。大风,动力条件;
3。干旱的气候环境,多发生于北方的冬春季节; 4、人为破坏植被
沙尘天气造就了黄土高原; 沙尘颗粒有利于成云致.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预防潜在、扭转发展、恢复荒漠 2.目标: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现实: “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 墚”,这是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真实写 照. 荒漠化—世界环境头号问题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是实现西 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2007年2月28日新疆 发生特大沙尘暴
图示为被吹翻的 5806次列车的车厢
材料:2002年3月14日,在阿拉善形成强沙尘暴。 3月15日下午沙尘飞至北京,持续时间达49小时, 分布高度在3500米左右,3月20日,沙尘暴再次 袭击北京,时间持续长达51小时,此次沙尘暴北 京总降尘量高达3万吨,相当于人均2公斤。
猜猜看:图中的阿富汗男子,他 正在守着什么呢?
男子:嘿嘿,这是我家家门口。 您,猜对了吗?
• 2002年8月11日,在马扎里沙里夫附近 的一个村庄,一名阿富汗男子守在几 乎被沙子埋没的家门口旁。
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
1、荒漠化的含义 2、我国荒漠化主要分布地区 3、荒漠化的成因、危害、防治
2010年3月20日的北京街头照片
一、荒漠化的含义
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 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 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 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包括土 地沙化、草场退化、农田退化以及土 壤肥力下降导致的土地生产潜力降低 或丧失。
思考:荒漠化就是土地沙漠化吗?
狭义:土地沙漠化 荒漠化 的含义 广义:
3.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新疆、宁夏和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
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1)地形特征
位于第二级阶梯。东中部是辽阔坦 荡的高原,西部是“三山加两盆”
(2)气候特征 ——干旱
A
B
C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主要气候特征?
降水量逐渐减少
A
B C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 深居内陆,离海洋远
思考
地形
气候 河流 植被
西北地 区的自 高原 盆地 然地理 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少 环境与 荒漠化 多是内流河、水量小 以草原,荒漠为主,植被 与有什 么关系? 呈东西差异
包括风蚀和水蚀等外 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 化,也涉及人类滥垦 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 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
土地盐碱化
土地沙漠化(西北地区)
古尔班通古特岩漠、 雅丹地貌
青藏高原:盐沼与
高原荒漠
沙漠(流动沙丘)
戈壁砾漠
红色荒漠(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石质荒漠化(云贵高原)
合作探究: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的危害
1、毁坏村庄、农田、铁路、公路、水库等,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胡杨林
干枯的胡杨林
4月2日,甘肃省瓜州县遭受了近3年以 来最大的强沙尘暴袭击,最低能见度 不足50米,整个县城笼罩在漫漫的 “黄雾”之中。
2、荒漠化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
3、荒漠化使生物产量下降,引发饥荒
北方沙尘南下空袭长三角 上海遭遇7年来最严重浮尘天气
目前,全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1/4 的陆地面积、近12亿的人口受其危害,已 被公认为当今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荒漠 化扩展的速度是,全球每年有约600万公 顷的土地变为荒漠,其中320万公顷是牧 场,250万公顷是旱地,12.5万公顷是水 浇地,另外还有2100万公顷土地退化而不 能生产谷物。
干旱 的气候
平地多 沙质沉 积物
动力因素
物质因素
三、荒漠化的成因
2.人为原因: 占90% 水资源利用不当 9.6%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 意环保,0.7%
过度农垦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农垦 26.9%
过度樵采 32.7%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过度放牧 30.1%
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能源缺乏地区 半干旱草原牧区, 干旱绿洲边缘 农垦区周围及荒 漠绿洲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农垦
植被遭到破坏
加速了草原退化 和沙化进程 使土壤风蚀沙化 及次生盐渍化
三、荒漠化的原因(小结)
基本条件:水汽少,气候干旱、多大风 自然因素 物质条件:地表多沙质沉积物、植被覆盖差 动力条件:风力作用 过度樵采(能源缺乏) 直接原因 人为因素 过度放牧(草原牧区) 过度开垦(农垦开荒) 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