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部编版语文五年级阅读:想象类文章训练4

2020部编版语文五年级阅读:想象类文章训练4

年级:五年级辅导科目:语文课时数:3课题现代文指导:怎样阅读想象类的文章(4)教学目的理解文章中的想象类故事,思考它反映的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怎样阅读想象类的文章【要点提示】童话童话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

童话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使儿童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懂得生活的道理。

童话一般分为拟人化童话、超人化童话、知识童话(科学童话)等。

1.理解童话中的幻想内容童话的魅力来自于它的幻想和夸张。

正因为如此,所以童话里的人物是虚构的,环境是假设的,情节、事件也不是生活中所实有的。

但幻想不是胡思乱想,夸张不是不合逻辑的随意编造,它们都离不开社会现实而独立存在。

幻想和夸张:童话的艺术手法,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地方。

童话的幻想和夸张是离不开社会现实的,应该把它作为客观生活的反映。

2.把握童话中的比拟特征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就是通常说的人格化手法。

童话作品常常把非人的有机物、无机物以及抽象的思想、概念比拟成人,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和说话做事的能力。

在阅读童话时,要把所有的事物都看作活生生的人,这样,你才能进入他们的世界哦!这样,猫狗虎豹、花草树木,一沙一石,一旦进入童话领域,就“活”起来了,就成为具有哀乐、七情六欲的生灵。

因此,我们在阅读童话时,千万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非人的有机物、无机物,而要把它们看作活生生的人。

3.重视童话的现实意义不论是童话的幻想、比拟、夸张,还是它的思想内容,都源于现实生活,折射于现实生活。

我们在进入童话世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它的现实意义。

童话故事和生活中的故事一样,也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童话故事的内容往往反映了真实的现实生活,在阅读童话时要知道,作者通过童话故事是在表扬什么,批评什么,或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寓言寓言,就是“寓意于言”。

一个人想要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说给别人听的时候,就编一个具体形象的小故事,让听的人从故事里体会道理。

这个故事就是寓言。

一般来说,寓言都是虚构的,篇幅都比较短小。

1.了解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寓言所要说明的道理都是寄托在故事之中的,后人对寓言所要说明的道理把握,也必须在故事提供的框架之内。

我们阅读寓言,首先要了解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了解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阅读寓言仅仅停留在“故事”上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寓言的含义。

从结构上看,大多数寓言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教训就是寓言故事的寓意。

3.了解寓言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寓言故事情节非常新奇,往往能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寓言常借助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表现手法将深刻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中。

因此,我们在阅读寓言时,不要忽视对其中的表现方法的理解,要联系生活实际去深人体会它的教育意义。

除此之外,在阅读寓言和童话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学习童话和寓言中形象的比拟、恰当的比喻、精炼的语句和丰富的词汇,来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一)两棵柳树河岸上长着两棵柳树。

老柳树谦逊地低着头,铺展自己的枝叶,可是年轻的柳树却认为自己长得又匀称又好看,老是仰着脸,想尽量把自己的枝子,杈子弄得比老树漂亮一些。

有一天,年轻的柳树炫耀自己说你干吗老是低着头趴着你看看我多会儿咱也是扬眉吐气的那些房子呀人呀我都不放在眼里他们全在我这漂亮的脚底下呢他们哪一个不咂着舌头称赞我长得又高又大又漂亮它摆出一副瞧不起老树的样子。

老柳树友好地对它说:“我不是不知道你长得又高又大又漂亮。

可你要当心树心会变空的啊!”年轻的柳树不理睬老柳树的忠告,仍旧趾高气扬,炫耀自己。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因为年轻的柳树老是把吸收到的养分用在修饰外表上,树心就空了。

不久,这两棵柳树的主人把它们伐倒。

主人看见年轻的柳树树心是空的,痛心地说:“唉!本来我是打算用你做大粱的,可现在除了把你当柴火烧掉,再也没有别的用处了!”他又看看老树,说:“你倒是一块顶用的木料!”1.给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

【参考答案】1.:“,,!,,。

!、、!”2.年轻的柳树为什么瞧不起老柳树?这说明什么?【参考答案】2.因为老柳树总是谦逊地低着头,外表不气派,所以年轻的柳树瞧不起它。

这说明年轻的柳树只注意外表,不知道自己真正的价值在哪。

3.年轻的柳树为什么会变成空心树?【参考答案】3.因为年轻的柳树老是仰着脸,把吸收到的养分用在修饰外表上,所以变成里空心树。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发?【参考答案】4.我明白了一是不能过分注重外表,内心的充实才是最重要的,二是要虚心听取并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

(二)水獭和鸿雁累了吗?休息一下(~o ~)~zZ(三)玫瑰树根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那里有黝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据说还有别的:身材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便对玫瑰树根说:“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呢。

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只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

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

我一遇上你,就被你喝掉了一半。

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卑贱的树根说:“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

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膊一样。

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

我从你那里吸取的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处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

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

那时候,你再看看我阳光照耀的那部分是多么美丽。

”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作声。

心里暗忖道,等着瞧吧。

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所说的延伸部分。

天哪!他看到了什么呀。

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甜的香味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如此的美丽!”1.“我从你那里吸取的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这句话中,“我”是,“你”是,“她”是。

【参考答案】1.“我”指玫瑰树根,“你”指细流,“她”指树根延伸到外面见到阳光的部分。

2.本文赞颂了玫瑰树根的什么精神?【参考答案】2.赞颂了玫瑰树根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精神。

3.下面的说法与这篇短文所抒发的情感相符的一项是 ( )A.细流在故事中充当了一个反面角色,人们在对树根表示敬意的同时,对细流充满了厌恶之情。

B.树根有那样的顽强精神,应该到地面上来,更充分地显示它存在的价值。

C.这些枯黄笨拙的树根,在这黑暗和腐朽的环境中,支持着地面上的生命之美,那正是他们的骄傲。

D.树根为树枝为花朵供应了充足的水分,固然可敬,但也实在太可惜了他的一生。

【参考答案】3.C4.阅读本文,想一想,在大地之上,也应有懂得爱和憎的生物,请举出一例,用生动的语言,赞颂它也具有与玫瑰树根同样的精神。

回家练一练阅读分析(一)在燕妈妈的精心哺育下,小燕子的羽翼渐渐丰满了。

//一天,燕妈妈对小燕子说:“孩子,妈妈给了你一双翅膀不是等于给了你一个广阔的蓝天啊!”小燕子深深地思索着,很快对妈妈的话心领神会了。

于是在妈妈的带领下,它开始了艰苦的飞行训练。

在附近的小河上空,燕妈妈一遍一遍地教,小燕子一遍一遍地学。

好心的邻居母鸡大婶看见了,马上劝阻说:“危险!孩子掉进河里会淹死的呀!”燕妈妈说:“不要紧的,小心点就是了。

”过了些日子,燕妈妈领着小燕子到远处的高山上空去练习飞翔。

善良的山兔大叔瞧见了,大惊失色地警告说:“使不得,那里常有凶恶的山鹰出没!”燕妈妈还是笑笑说:“放心吧,提高警惕就是了。

”就这样,小燕子天天起早贪黑地跟着妈妈训练,即使是刮风下雨也没停止过。

//夏去冬来,天气凉了。

有一天,燕群集结,编队南迁。

队伍中只见一只小燕子正在展翅飞翔,动作矫健,神态安然。

燕妈妈瞧着,眼里闪出了欣慰的泪花。

//1.给这则寓言拟个题目。

【参考答案】1.勇敢的小燕子2.本文段落已经分好,试着归纳各段段意。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参考答案】2.(第一自然段)小燕子羽翼丰满,(第二至五自然段)小燕子冒着生命危险练习,(第六自然段)小燕子终于会飞了,燕妈妈非常高兴。

3.“心领神会”是什么意思?燕妈妈对小燕子说的这句话包含了哪些意思?【参考答案】3.心领神会是心里明白。

小燕子有了翅膀,要好好学飞行,练好本领才可飞翔蓝天。

4.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并说说理由。

【提示】4.学生可以回答最喜欢小燕子,因为小燕子面对困难毫不退缩,非常勇敢,并且不被外界的言论所影响。

也可以回答喜欢燕子妈妈,因为她教子有方。

还可回答喜欢母鸡大婶或山兔大叔,因为他们关心别人,有一颗善良的心。

(二)扛着驴的父子从前有个父亲带着儿子要去市场卖驴子,驴子走在前头,父子俩随行在后。

村里的小女孩看了觉得很可笑:“真傻啊!骑着驴子去多好,却在这沙尘滚滚的路上漫步。

”“孩子,骑上驴子吧!我会跟在旁边,不会让你掉下来的!”父亲说。

父亲让孩子骑在驴子上,自己则跟在旁边走着。

这时,对面走来两个父亲的朋友。

“喂!喂!让孩子骑驴,自己却徒步,算什么!现在就这么宠孩子将来还得了!为了孩子的健康,应该叫他走路才对,让他走路,让他走路!”“噢!对呀!是有道理。

”于是父亲让孩子下来,自己则骑上驴背。

孩子跟在驴子后面,蹒跚地走着。

走着走着,碰见一个挤牛奶的女孩。

女孩用责备的口吻说:“哎呦!世间竟有这么残酷的父亲,自己轻轻松松地骑在驴背上,却让那么小的孩子走路,真可怜。

瞧,那孩子多痛苦,东倒西歪地跟在后头,实在可怜啊!”“是啊!你说的有理!”父亲点头赞同。

于是,父亲叫孩子也骑到驴背上,朝着市场的方向前进。

驴子同时要载两个人,渐渐地举步非常吃力,呼吸急促,腿脚摇摇晃晃地发抖。

可是父亲并没有发觉,还一边轻轻松松地哼着歌曲,一边在驴背上摇晃呢!驴子好不容易走到教堂前,喘了一大口气,休息休息。

教堂前面正站了一位牧师,叫住了他们。

“喂!喂!请等一下,让那么弱小的动物载两个人,驴子太可怜了。

你们要去哪里呢?”“我们正要带这头驴去市场卖。

”“哦!这更有问题,我看你们还没走近市场,驴子就先累死了,恐怕就卖不出去啦!信不信由你。

”“那么,该怎么办呢?”“把驴子扛着去吧!”“好,有道理。

”父子俩立刻从驴背上跳下来,然后把驴脚绑起来,再用棍子扛着驴子。

这样扛着,当然非常重,父子俩累得涨红了脸,摇摇晃晃地喊着:“怎么这么重呢!”看见这情景的人都呆住了。

“真是奇怪的人啊!”扛着驴子的父子不久走到一座桥上。

“孩子,市场快到了,再忍耐一会吧!”父亲虽然这么说,可是自己和孩子都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