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体验式德育”感受
延庆一小王纪凤
这次,我参加了一小的全封闭式的、高质量的、全生态体验式的“生态体验式德育”的专题培训。
为期3天的培训已经结束,而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静,我真的很不舍离开培训现场,这是我经历的最难忘的一次培训,也是我见过的运用最新颖、最活泼的形式的一次培训。
生态体验式德育培训,真的是让我的心灵震撼,让我的生命感动。
一、专家由浅入深、精辟、精准的讲解,让我对“生态体验式德育”理论有了全新认识和深刻了解。
经专家的陈述与介绍,我知道了:“生态体验式德育”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是生态体育理论与实践是20余年形成的学术品牌。
它融生态和体验于一体,既是一种崭新的德育观,又是一种有魅力的教育模式。
它汇聚当代一线教师们的宝贵经验,上升为本体性理念,既包含中国元素,具有名族精神血脉,又面向世界,具有原创性中国特色德育理论气质。
它通过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体验、思索、领悟情境活动存在的丰富德育内涵,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
生态体验式德育针对区本、校本真问题,注重实效;是基于脑、培育脑的有效教育模式;是融通教育资源、优化生命样态;是师生健康成长与幸福人生的科研平台。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它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德育体验状态,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求感悟,在活动之余有所反思。
学生有了切身的体验,有了真实的感触,从而获得精神领域的一次次升华。
生态体验式德育具有互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特点。
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核心理论是:“三重生态观”、“体验本体观”和“生命样态观”。
生态体验式德育不仅能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更是班主任抓好德育工作的有效办法。
二、培训的形式很新颖,与培训内容协调一致。
我们这次培训,不是像以往的培训那样很严肃的排排坐,我们参加培训的70名学员按每组8人,抽签分到8组,分组围坐在一起。
培训过程中不仅仅是专家的讲解,其中还穿插了很多与“生态体验式德育”有关的亲验活动,这些亲验活动是全员参加体验的活动,在亲验活动中,组织方还适时调整灯光、播放音乐,把我们的体验场的氛围营造的很和谐、舒适,不自觉的就让我们这些体验者全身心投入到亲验活动中去。
这次体验活动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的:营造体验场----深度体验----开放式对话----诱发生命感动------形成体验之思。
在这次体验活动中,我体会到了小组形象设计是体验者的群集作品,是组内成员的智慧结晶。
创作群集作品的过程,是提升个体生命力量,调适群集关系的有效载体。
组际展示是组群生命向更大的类生态群落融入、并奋力提升的过程。
教师(导引者)要善于营造体验场的氛围;体验场不仅可以捕捉到体验者的话语冲突,也是相互开放、相互悦纳的场所;导引者的真功夫就是理解体验者的生存感受,并从学生(体验者)的生存感受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反思教学经验,调整师生关系,诠释生命意义。
这让我想到班集体建设初期,我们做班主任的也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效果真的很不错!
亲验活动一:(这个活动是在专家正式讲解理论之前的一个活动)
活动要求是:
(1)两两相互介绍:“我是......我在......我希望......”
(2)将对方介绍给其他人:“他(她)是......他(她)在......他(她)希望......”
(3)小组成员分工:组长|书记员|发言人|协调员|噪音控制员
(4)讨论并在大白纸上展示:A小组肖像、B小组昵称、C目标|期待、D小组组序
(5)分享:请记住我们......(小组发言人货小组发言团队精彩演讲,时间不超过2分钟)
刚一开始,所有学员都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在专家的提示下,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小组形象设计、创造群集作品、组际展示的过程。
专家意在我们早点进入学员角色,早点成立小组,早点认识小组成员,早点认识全研修班的学员。
这就是一个建立班集体、建立学习小组的一个体验活动。
我们迅速转换了角色,我们此时不再是老师,我们是学员。
于是,我们开始介绍自己、介绍邻人。
我们开始按要求分工、思考昵称、想象肖像的最佳图案、推选组长、推荐上台展示本组的最佳人选。
各个小组忙得不亦乐乎,会画画的画小组肖像、字写得漂亮的写组别、昵称、奋斗目标、组员还在大白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一起思考上台展示的台词......我们真的仿佛就是学生,我们就是体验者,而专家此时就是老师,就是导引者。
在导引者创设的体验场中,每个小组都把自己的群集作品贴在最醒目的位置,每个小组都做了精彩的推荐,因为在那样好的氛围中,每个组都渴望自己组能被人记住,所以每个组的成员可以说都冥思苦想、殚思竭虑的想最佳展示方案,在这次展示中,可以说每个组都很精彩,都很有特色!
我所在的是11组,我很荣幸被他们推荐当11组的组长。
我们组是由光谷第三初级中学的任
贤金;光谷一小的沙捷、曹秋莎;新桥学校的余素平、游学刚、刘安华、陈春芳;花山中学鄂红霞、杜青萍和我组成的。
我们组的昵称是光谷飞鸽,我们的奋斗目标是:理论提升、实践创新。
我们组是鄂红霞代表我们组上台展示的,她的精彩推荐,让很多人在瞬间记住了我们第11组。
这次体验活动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的:营造体验场----深度体验----开放式对话----诱发生命感动------形成体验之思。
在这次体验活动中,我体会到了小组形象设计是体验者的群集作品,是组内成员的智慧结晶。
创作群集作品的过程,是提升个体生命力量,调适群集关系的有效载体。
组际展示是组群生命向更大的类生态群落融入、并奋力提升的过程。
教师(导引者)要善于营造体验场的氛围;体验场不仅可以捕捉到体验者的话语冲突,也是相互开放、相互悦纳的场所;导引者的真功夫就是理解体验者的生存感受,并从学生(体验者)的生存感受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反思教学经验,调整师生关系,诠释生命意义。
这让我想到班集体建设初期,我们做班主任的也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效果真的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