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主治医师(小儿外科学)-试卷12

外科主治医师(小儿外科学)-试卷12

外科主治医师(小儿外科学)-试卷12(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A2型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颈中线随伸舌移动的小肿块可能是以下哪种疾病(分数:2.00)A.舌下腺囊肿B.错构瘤C.鳃裂囊肿D.甲状舌管囊肿√E.皮脂腺囊肿解析:解析:甲状舌管囊肿可发生于颈前正中舌盲孔至胸骨切迹之间的任何部位,以舌骨体上下最常见,有时可偏向一侧。

囊肿多呈圆形,生长缓慢,多无自觉症状,以偶然发现为多。

囊肿质软,边界清楚,与表面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位于舌骨下方的囊肿,在囊肿与舌骨体之间有时可扪及一坚韧的条索状物,囊肿可随吞咽及伸舌等动作而上下移动。

2.肠重复畸形的临床表现可有(分数:2.00)A.下消化道出血B.肠套叠C.肠梗阻D.腹膜炎E.上述各项都可出现√解析:解析:小肠重复畸形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由于畸形所在部位、大小、类型不同,在不同时期可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婴幼儿多表现为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位于回肠远端及回盲部的肠内囊肿型重复畸形易诱发肠套叠。

囊肿型重复畸形压迫肠腔易出现不全性肠梗阻。

由于迷生的胃黏膜及胰腺组织对肠壁的腐蚀作用导致肠穿孔而引起腹膜炎。

3.小儿腹部X线平片显示阑尾结石是(分数:2.00)A.经常出现的B.无关紧要的C.阑尾切除的绝对适应证√D.类似尿路结石E.类似钙化的淋巴结解析:解析:引起小儿阑尾炎的主要因素是阑尾腔梗阻,因其可导致感染使阑尾肿胀、缺血坏死以致穿孔,且易造成弥漫性腹膜炎。

因此,一旦腹平片显示阑尾结石,应尽早考虑手术切除阑尾,防患于未然。

4.关于骨骺分离,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属于骨膜下骨折√B.最常见C.易复位D.血运不受影响E.一般不发生生长紊乱解析:解析:通过骨骺的骨折叫骨骺分离,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

5.甲状舌管囊肿窦的窦道方向可延伸到(分数:2.00)A.扁桃体窝B.舟状窝C.盲孔√E.胸腹膜裂孔解析:解析:胎儿发育到第3周时,在原口腔的底部发生甲状腺舌管,下行至颈部,甚至下端发生甲状腺,至第5周,甲状腺舌管即退化。

而其口腔残留为舌根部的盲孔,甲状舌管窦为甲状腺舌管退化不全所致,窦道向上可延伸至盲孔,而不延伸至其他部位。

6.男孩,6岁,创伤后左肱骨髁上骨折,肿胀严重,经4次手法复法,骨折移位矫正才满意,可能产生的并发症为(分数:2.00)A.血管损伤B.神经损伤C.缺血性肌痉挛D.创伤性关节炎E.损伤性骨化√解析:解析:肘关节周围是骨化性肌炎的好发部位。

由于骨折和多次手法复位,肘部肌肉造成损伤,继而骨化。

7.舌盲孔表示哪种组织的胚胎起源位置(分数:2.00)A.腺垂体(垂体前叶)B.神经垂体(垂体后叶)C.胸腺D.甲状腺√E.上甲状旁腺解析:解析:舌盲孔表示甲状腺组织的胚胎起源位置,是胚胎甲状腺舌管咽端的遗迹,为舌体与舌根问形成的“V”形界沟尖端的小凹,不表示腺垂体、神经垂体、胸腺或甲状旁腺的胚胎起源。

8.男婴,6个月。

查体:右上腹扪及肿块,凹凸不平,固定,质硬,超越中线。

检测尿VMA阳性。

静脉肾盂造影显示右侧。

肾脏向外下移位。

考虑诊断为(分数:2.00)A.肾母细胞瘤B.神经母细胞瘤√C.横纹肌肉瘤D.畸胎瘤E.淋巴管瘤解析:解析:腹腔的神经母细胞瘤一般表现为腹部膨隆及便秘;胸腔神经母细胞瘤一般表现为呼吸困难;脊髓神经母细胞瘤一般表现为躯干与肢体力量减退,患者往往会有站立、行走等困难;腿部及髋部等骨的神经母细胞瘤可以表现为骨痛及跛行;骨髓的破坏可以使患者由于贫血而导致皮肤苍白。

将近90%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其血液或尿液里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多巴胺、高香草酸、香草扁桃酸)的浓度较正常人群有显著升高。

9.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发病机制中最新学说是(分数:2.00)A.胚胎期胆道上皮增生B.先天性神经节细胞缺乏C.宫内胆管性肝炎D.胰胆管解剖畸形,使胰液向胆道反流所致√E.宫内缺氧解析:10.新生儿皮下坏疽的致病菌是(分数:2.00)A.金黄色葡萄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D.变形杆菌E.类杆菌解析:11.婴儿期发病性髋关节脱位的典型体征是(分数:2.00)A.鸭步B.摇摆式跛行C.屈髋畸形D.弹跳征(Ortolani)(+) √E.单腿站立试验(+)解析:解析:新生儿肌张力较低,容易引出Ortolani试验和Barlow征,最为可靠和典型。

当年龄大时,患儿肌张力已增加,在检查时肌肉不能松弛,很难引出典型体征。

12.有关痉挛性大脑性瘫痪,下列哪种畸形最少见(分数:2.00)A.足内翻B.跟腱挛缩C.膝屈曲挛缩D.髋屈曲挛缩E.髋外展挛缩√解析:解析:痉挛性大脑性瘫痪,髋部畸形常见为:内收、屈曲和内旋。

膝部常因大腿后侧肌群痉挛、屈髋和马蹄足畸形引起屈曲。

13.诊断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最可靠的方法是(分数:2.00)A.腹部立位平片B.B超C.CTD.钡餐造影E.钡剂灌肠√解析:解析:该考题主要考核对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胚胎学的认识。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由于在胚胎期肠道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旋转运动不完全或异常,使肠道位置发生变异和肠系膜附着不全,结果盲肠不在右髂窝,而停留在右上腹、中腹或左腹部。

钡剂灌肠可证实盲肠和升结肠位于上腹部或左侧,故对肠旋转不良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故正确答案为E。

其余选项只能提示肠梗阻,对肠旋转不良不具有决定性诊断意义。

14.低位肛门闭锁患儿在X线片上误诊为高位肛门闭锁,原因可能是(分数:2.00)A.拍片时间过早B.患儿倒置时间短C.X线投射角度不对D.合并其他消化道畸形E.以上都有可能√解析:15.女婴,l岁,反复患肺炎和心衰。

检查:发育营养差,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收缩性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伴震颤。

胸部X线检查:肺血多,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

下列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法洛四联症D.动脉导管未闭解析:16.超短段型巨结肠是指病变部位在(分数:2.00)A.直肠瓣以远B.乙状结肠远端C.直肠壶腹部D.齿状线√E.肛门缘外括约肌解析:17.睾丸发源于胚胎后腹中线旁的两侧泌尿生殖嵴,从胚胎期的何时开始下降(分数:2.00)A.第7周B.第3个月C.第7个月√D.第2个月E.第9个月解析:18.女孩,6岁,既往体健。

突发腹痛11小时,腹痛呈持续性,逐渐加重,伴寒战、发热,体温达39℃,排稀便1次。

查体:急性病容,精神萎靡,呼吸急促,腹胀,全腹有明显压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消失。

腹腔穿刺抽出稀薄脓液,涂片检查找到球菌。

血常规:白细胞19×10 9/L,中性粒细胞0.90。

此患儿诊断应考虑为(分数:2.00)A.弥漫性腹膜炎,胆囊穿孔B.弥漫性腹膜炎,溃疡穿孔C.弥漫性腹膜炎,阑尾穿孔D.原发性腹膜炎√E.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肠扭转肠坏死解析:19.诊断肠旋转不良最可靠的方法是(分数:2.00)A.腹部立位平片B.B超C.CTD.钡餐造影E.钡剂灌肠√解析:二、案例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20.00)男性,8岁,玩耍中突然感到左侧睾丸疼痛3小时。

查体:左侧阴囊略红,左睾丸较右侧睾丸略大,有触痛。

(分数:6.00)(1).应做哪些检查(分数:2.00)A.行B超检查√B.血常规检查√C.睾丸穿刺D.血培养E.行CT检查解析:(2).超声检查发现左侧精索血流信号极弱,左睾丸肿胀。

诊断可能是(分数:2.00)A.左睾丸扭转√C.左精索静脉曲张D.左附睾炎E.左附睾扭转解析:(3).下述哪种处理是正确的(分数:2.00)A.抗生素治疗B.抗病毒治疗C.局部热敷D.手术探查√E.密切观察解析:解析:睾丸突然疼痛主要需考虑睾丸扭转。

B超声可清晰显示精索血流,如血流较对侧明显减少或无血流,提示睾丸扭转,应立即手术治疗。

男孩6岁,前胸正中部凹陷,两侧肋骨下缘抬起,诉生后未补钙,以上症状逐渐加重。

(分数:6.00)(1).首先考虑诊断为(分数:2.00)A.胸骨软化B.漏斗胸√C.鸡胸D.佝偻病E.扁平胸解析:(2).病因可除外以下哪项(分数:2.00)A.缺钙√B.肋骨过度增长C.膈肌牵拉作用D.长期气道梗阻E.遗传因素解析:(3).最佳治疗方案应为(分数:2.00)A.补钙B.补充维生素AC.补充维生素DD.手术矫正√E.采用A+B+C解析:患儿,男性,2岁。

生后2个月开始出现一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哭闹和腹部用力时出现,安静平卧后可消失,该肿物透光试验阳性。

双侧睾丸大小正常。

(分数:8.00)(1).该病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腹股沟斜疝√B.睾丸鞘膜积液C.脐疝D.可回缩性睾丸E.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解析:(2).主要病因是(分数:2.00)A.腹腔压力大B.腹股沟淋巴结炎症C.腹膜鞘状突未闭√D.局部薄弱解析:(3).应采取的手术方法是(分数:2.00)A.疝囊(腹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B.疝囊(腹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局部补片C.单纯补片D.切除肿大淋巴结E.以上都不是解析:(4).手术时一般不采用(分数:2.00)A.腹股沟斜切口B.腹横纹切口√C.麦氏切口D.阴囊切口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婴幼儿腹股沟可复性肿物一般是腹股沟斜疝,多由腹膜鞘状突未闭引起,一般单纯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即可。

手术一般采用腹横纹切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