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
如此暴利的牛奶,销 量却一直很好,可以 说是相当的好。
为什么?
影响需求的因素
商品本身价格 商品质量 相关商品价格
——替代品和互补品
消费者收入 —— 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
消费者偏好 预期 市场规模
替代品:一种价格上升引起 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两种 物品。
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 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 两种物品。
的钱占整个生活支出的比重很少。就算奶价翻两番即 每吨2000美元,城市居民对牛奶的需求也不会下降”。 老Tom了解这个城市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多年经 验和生活直觉他觉得儿子的调查很可能是真的。但他 又发现了另外的问题。
“乡下的农民很穷,每吨500美元即25美分/公斤
是他们能够承受的上限,超过这个价格他们就不 会买牛奶了。而我们每月的牛奶产量是2000吨, 城里只能销售掉1000吨,为了全部卖掉这些牛奶 我们只能卖500美元一吨,这样也能每月赚40万美 元。要是能够卖给城里人2000美元一吨,乡下人 500美元一吨就好了。”Jim说“这不可能,乡下 人会把我们的牛奶转手卖到城里,2000美元的价
为什么儿童奶粉中会有三聚氰 胺这样的化学物质? 为什么要用三聚氰胺呢?
三鹿为了节省成本,在奶粉中 添加廉价大豆蛋白粉来替代奶 粉,这大豆蛋白粉本来也没啥 大事,但是,恰恰这次里面被 添加了伪造蛋白质的三聚氰胺 这高科技玩意,于是最终制造 出这起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事 件。
价 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
产品质量下降
格不可能维持。那为什么你不只卖给城里人呢 2000元每吨,乡下人我们就不供应了,你想想, 每吨麦500美元,卖2000吨才赚40万美元;而每 吨卖2000美元,虽然只能卖1000吨,可是一月可 赚170万美元。”
老Tom继续道“可是我们这个月已经பைடு நூலகம்产了2000吨, 要是卖2000美元一吨,多余的1000吨难道倒掉不 成。”
。第二天Tom做个一件让人目瞪口呆 的事:把1000吨香喷喷的牛奶倒 入了大海,杀掉1000头奶牛,将 牛奶价格上涨到2000元每吨。 自然,Tom挨了不少骂。可是人们 除了骂,还能怎样。
穷人只有不喝牛奶了,城里人任然 购买Tom的牛奶,尽管这样大幅涨 价他们也很不满,可是没办法,方 圆几百里只有Tom一个奶牛场。
故事是这样的: Tom是某国城郊农场主,
不知何故,方圆数百里就这一家奶牛场, To m 的 奶 牛 场 有 2 0 0 0 头 奶 牛 , 每 月 产 奶 2000吨,这些牛奶供应给周边的市民和 农村的农民。牛奶售价是每吨500美元, 每吨牛奶的生产成本是300美元,因此 To m 每 月 可 赚 4 0 万 美 元 。
供给力量使价格想均衡价格变 动,但当市场价格达到下限时, 就不能再下降了,此时,市场 价格等于价格下限。在这种价 格下限时,供给量超过需求量。
特仑苏是盈利支撑产品。 产品的净利润率很高, 至少有10%。这两年蒙 牛65%的液态奶利润都 来源于此。
特仑苏牛奶产品的成本最多 不到2块,而销售价格却到 了5块,毛利润达到了150% 以上。由此带来的利润是其 他常温奶产品的十倍以上。
值
影
产品价格降低
响
占领农村市场
价
格
价格上限:可以出售一种 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价格上限对市场有一种限制性约束,供 求力量趋向于使价格向均衡变动,但当 市场价格达到上限时,就不能再上升。 在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 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而且,卖者 必然在大量潜在买者中配给稀缺物品。
价格下限:可以出售一种物品 的法定最低价格。
Tom在大学读MBA的儿子jim正在对当地牛奶市场进行 调查,经过一个月的调查,Jim向父亲说出了他的一 个惊人发现“这些年你平均每月损失130万美元”。 Tom觉得儿子是在危言耸听。Jim就向父亲详细解释 道“咱们每月生产的牛奶卖给城市居民1000吨,乡下 农民1000吨,城市居民的收入是农民的两倍多,对这 些城市居民来说牛奶已经是必需品,并且花在牛奶上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牛奶成为越来越多的 人生活中的不可缺少 的食物。今天我们就 一起看看牛奶中的经 济学现象。
在经济学中有个问题,当年美国农 场主为什么要把牛奶都倒入海中? 那么,很多人就会想廉价卖给工人 不好吗?至少还可以收回一部分成 本,就是白送也比倒掉好嘛,至少 落个好名声!为何倒掉呢?
牛奶出现了问题, 我们可以选择其他 替代品。
“牛奶门”事件后,“羊 奶粉”作为替代品、互补 品,以它的营养和安全, 成为了众多消费者的首选, 受到了热宠。羊奶粉行业 也随之成为了大众关注的 热点。
“是啊,倒掉很可惜!可是倒掉它们,我们还可以赚 140万美元,不倒掉我们就只能赚40万美元;毕竟赚 钱才是我们的目的。而且你只能倒掉,不然没有人会 相信你真的会卖2000美元一吨。” Tom觉得儿子是对的,忍痛倒掉1000吨牛奶。 这一决定对Tom冲击力太大,脑子有点转不过弯了。 说道“那以后怎么办?难道要每月生产2000吨,倒掉 1000吨?” Jim笑着说“怎么会这样,倒掉的只是这个月,以后 我们就不生产这么多了,我们接下来宰杀掉1000头奶 牛,辞退一部工人,包多余的牧场租出去,这样每月 生产的成本可以降到30万,销售收入200万,每月利 润就是170万美元了。”
从故事的背后我们看 到的是市场的垄断, 商人的丑陋本性。经 济学中,垄断的结果 通常是产量从而消费 量明显低于社会最优 水平,而垄断价格却 社会最优水平。从这 个故事上看到的是商 人们宁可闲置生产能 力也不愿增产降价。 相信大家看到这则故 事有很多的想法吧!
大家是否深思过,
毒奶粉问题的缘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