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物质的密度 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物质的密度 教案

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密度概念。

知道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掌握密度的公式、意义、单位及换算。

3、能利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获得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结论。

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用所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2学情分析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3节水的密度第一课时,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物质质量、体积的测量,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单位、计算
教学难点:密度的概念、计算。

4教学器材准备:
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和铝块。

烧杯、水、量筒、天平。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水的密度
师:刚才老师采访了几个同学,喜欢科学课的哪一个环节?
生:做实验!
师:今天我们就从实验开始!
提醒学生:
积极参与
积极思考
敢于质疑
活动2【活动】建立概念
问题1:不同体积的水质量相等吗?
活动一:用量筒量出不同体积的水,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
体积(毫升)质量(克)质量/体积(克/厘米3)
1 10
2 20
3 30
师:水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
生:水的体积越大,水的质量也越大。

师:算出体积为1厘米3水的质量 (即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

有什么发现?
生:不同质量和体积的水,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等。

师(引导总结):【板书】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等。

问题2:相同体积不同物质,质量相等吗?
师:我们是“五金之都”的莘莘学子,对于金属我们并不陌生。

(出示)3块体积相同(10厘米3)的铜、铁、铝块,
先让学生(看一看)用已有经验鉴别下,此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鉴别他们呢?
生:根据颜色、磁铁来鉴别,
再让学生(掂一掂)
生:轻重不同
最后决定(测一测质量并算一算单位体积的质量)
物质体积 (厘米3) 质量(克) 质量/体积 (克/厘米3)
铜 10
铁 10
铝 10
师(引导总结)结论:1、相同体积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相等
【板书】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也不同。

师:经过以上实验分析除了颜色、用磁铁来鉴别体积相同的铜、铁、铝块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鉴别它们?
生: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师: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科学上用密度来表示
引出课题:【板书】第3节物质的密度
【板书】密度=质量/体积
【侧板书】速度=路程/时间
师:如果某物体在2秒内通过20米路程,速度为多少?
生:10米/秒
师:10米/秒表示什么含义?(提示:10米/秒=10米/1秒)
生:10米/秒:表示某物体在一秒内通过10米路程.
师:1秒、1分、1时科学上叫单位时间
因此,速度可以描述成
【侧板书】速度: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师:你能给密度下个定义吗?
生(并引导归纳):【板书】密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备注:
1、实验可让学生操作
2、强调科学语言数据后面一定要带单位。

3、得出结论可让学生自己来评价
4、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那么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5、平时的“轻重”科学上应该说:“质量”
6、侧板书可以写在黑板的右侧,或用PPT出示
活动3【讲授】密度的学习评论(0)
师:根据密度用字母ρ表示,质量用字母m表示,体积用字母v表示
【板书】定义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生:字母表示:ρ=m/v
师:根据质量和体积的单位,得出密度的单位?
生:【板书】密度的单位: 克/厘米3 或者千克/米3
读作:克每立方厘米或者千克每立方米
(利用学生主观感觉两单位的大小出现错误,再进行单位换算教学)
师:【板书】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师:正如各种物质的颜色、气味一样,密度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就是密度要隐蔽些。

出示常见物质的密度,简单介绍后,进行读表活动
1.换算练习
1.0×103千克/米3= 克/厘米3
7.9克/厘米3= 千克/米3
2.水银的密度为1
3.6×103千克/米3表示什么含义?
3.读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
B.不同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 铁比木头重
活动4【活动】密度的辨析
师:谈谈你对密度这一物理量的理解!
判断:1、一杯水和半杯水,密度哪个大?
2、一杯水和一杯酒精,密度哪个大?
3、半杯水和一杯酒精,密度哪个大?
思考:对于密度公式:ρ=m/v,
能不能说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体积越小,密度越大?
生:不能,因为在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

它不随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的改变而改变,
师:求物质的密度可以用公式ρ=m/v来计算
【板书】密度与物体的体积、质量无关。

密度是与物质种类有关的物理量。

备注:1、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特别巧妙把握课堂生成
2、洞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设计
活动5【活动】密度与生活
师: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的种类
例:课本p135
2.利用变形公式,求质量或体积
【板书】变形公式:m=ρv 或 v=m/ρ
例1.教室长9米,宽6米,高3.5米,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立方米,教室里的空气质量约为多少?
例2.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你估算一下,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于多少?
3.解释一些现象
例:放入冰箱冷冻室的瓶装啤酒,会有炸裂的危险!
4.判断物体是否空心
例:一个铝球,它的体积是500立方厘米,质量是540克,判断此铝球是否空心。

(已知铝球的密度是2.7克/厘米3)
活动6【导入】作业
作业本A 第35、36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