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入情入境体会、抓空白想象、抓关键语句品位,感受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3、将文本与学生的人生、精神相结合,升华学生的情感,积淀精神的底蕴。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体验感受、交流,感受海伦。
凯勒非凡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同时也能从海伦的经历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师谈话: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齐读课题)。
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有着高远的目标,坚忍不拔的毅力。
她奋斗了一生,她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我们再来读读课题。
二、初读感受1、让我们捧起书本,重温一下课文带给我们的感人故事吧!注意读的时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夜以继日脾气暴躁吮吸干燥包扎如饥似渴不屈不挠(1)“包扎”的读音:za(2)“燥”“躁”的区别3、每多读一遍课文,聪明的孩子都会有新的收获。
你想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你心目中的海伦凯勒?板书:不屈不挠三.精读感悟1、过渡:海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如此巨大的不幸非常人所能承受,但小海伦最终没有被不幸的命运压垮,她不屈不挠地拼搏着,奋斗着……2.默读课文2-7自然段,你从哪些语段读出了海伦的“不屈不挠”,请用曲线画下来,并圈出让你感受特别深的词语,在旁边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3、交流出示句1:指名读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
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1)(出示这段话,并把“如饥似渴”用红色粉笔标出),请大家关注这个词语,齐读。
在这段话中,作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语,你找到了吗?指名回答(“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感受海伦对知识的渴求)(2)是哪一件事激起了海伦学习的渴望,使她如此迫不及待地想获取知识?联系第3自然段,指名读:(这时一股清凉的水在海伦手上流过,沙利文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拼写了“水”这个单词。
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3)在水井房,沙利文老师教会了海伦“水”这个单词。
在此之前,沙利文老师经常教海伦拼一些单词,(演示)海伦把手放在老师手上,感觉着一个个字母拼写出来的单词,这个时候她就依样画葫芦模仿老师的动作,觉得像做游戏一样,但她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也从来不能把这个单词和对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直到这一刻,她才猛然醒悟——(生读: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她心中——(引读)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4)师:海伦现在能看见了吗?能听见了吗?她之前面对的不还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吗?为什么现在她会有这样新奇的感觉?(她终于知道了世间万物原来都有各自的名称,她终于找到了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法)(5)你能体会海伦此刻激动的心情吗?我希望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
指名读。
(6)海伦说过:“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所以——引读:出示: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
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7)补充:盲文是由凸起的点子组成的拼音文字。
盲人用手触摸点子的位置,以此识读文字。
盲人的书写比我们也困难多了。
需要用食指的指节用力叩击盲文笔,在厚厚的纸上扎下一个个突起的盲文点。
长时间书写,手腕、手指都会酸痛,甚至变形。
(8)由此可以想到,小海伦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受的磨难是难以想象的,在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追求知识的精神也是常人难以比拟的!(9)同学们,“不分昼夜”说明了什么?现在就让我们用心来感受一下小海伦凯勒是怎样度过每一天的。
请你们坐端正,闭上自己的眼睛(播放音声、教师语言提示)——也许这是一个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可是此时的海伦已在干什么?她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吗?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早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但海伦呢?她在做什么呢?让我们继续看,夜很深很深了,万物进入梦乡,海伦还是在干什么?你看到了吗?一阵阵倦意袭来,海伦打起精神,她仍在做着什么?海伦连手指头都摸出了血,血在一滴滴落在书上,海伦忍住疼痛,她还在干什么?……同学们,你都看到了吗?(10)师生接读: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她还是这样地如饥似渴——(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
)她一直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11)、终于,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板书:学会用手指“说话”)看看这里的引号是什么作用?(特殊的含义,表示并非真的说话。
用手指触摸盲文学到知识这样就可以与别人交流了!)(12)、正因为她不肯浪费一分一秒,不屈不饶像一块干燥的海棉允吸着知识的甘霖才让我们感动。
能读出你的感动吗?让我们有感情的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齐读)4、海伦通过不屈的意志,不懈的努力,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知识打开了她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知识就像一道彩虹,照亮了她内心的五彩世界。
她从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中走出来了,她有时——(在林中漫步),有时----(和朋友们在湖上泛舟)。
(引读)(1)、海伦在用心感受着身边的世界,并用最动人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界?指名读:(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想象成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2)、多么美的世界啊!是什么让海伦触摸到了这美丽的世界?(不屈不挠的精神。
)于是,生活再也不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在她的面前铺展开来。
(3)、指导读:怎样才能读好这段话呢?要用心感受,因为幸福的感受要慢慢体验,通过你的声音还有你的表情表达出来吧。
自由读。
(4)、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海伦的这个美丽世界。
生齐读(我常常----)5、过渡:海伦不仅学会了用手指说话,他还学会了真正开口说话。
你从学说话这一部分的什么地方体会到他的不屈不挠?交流第6自然段:(海伦10岁的时候,越来越强烈地想开口说话。
父母为她请来了盲哑学校的萨勒老师。
萨勒发音时,要海伦把手放在她的脸上,用感觉来判断萨勒舌头和嘴唇颤动的情况,以此体会怎样发音。
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海伦后来在回忆自己的这段学习生活时说:“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
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1)你觉的这段该怎样读?要突出哪些词?(夜以继日、反复、高声朗读、每天坚持练习)你能把它读好吗?指名读。
(2)、适时评价。
(3)、功夫不负有心人,海伦终于成功了,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她的激动和喜悦,一起读读第七自然段。
(4)、此时的海伦是多么的兴奋和激动啊。
谁来读读海伦喊的这句话?出示:“爸爸,妈妈,我回来了!”(指名3-4生读)适时评价。
(5)、正因为她不屈不挠!最终,她取得了成功,学会了说话!我们真为小海伦8226;凯勒感到高兴和自豪!(6)、你能用成语或名言来概括一下海伦凯勒的优秀品质吗?(坚持不懈、滴水穿石、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7)正常人一岁左右就会说话了,而海伦直到你们这么大才学会说话,这可是她不屈不挠奋斗的结果啊!现在,她说出的每一个字,难道不都是震撼人心的吗?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
(指读:“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四.拓展主题,升华情感1、师述:海伦8226;凯勒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
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2、走进了海伦那富有传奇色彩的成长经历,此时,大家心中一定有太多的感慨要倾诉,请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音乐)3、生交流所写内容。
4、总结:在这里,我要感谢海伦,因为是她让我们懂得了许多,我们不但要学习她,更要超越她。
让我们永远记住她,——海伦8226;凯勒!(齐读课题)让海伦活在所有人的心中;再读。
5、最后,让我们在海伦的名言中激励自己。
A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
——《冲出黑暗》B 在我四周的一切也许沉默黑暗,但在我心中,我的性灵里却有音乐和光明,我的一切思想都闪耀着色彩。
——《敞开的门》C 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的,无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D 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困难,只要自己努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我觉得也不会太伤心,但我坚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则是你肯定会成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生齐读。
把它积累在课本上。
五、作业推荐给大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外找来读读六、板书设计:海伦·凯勒不屈不挠不幸—————成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