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内分泌科应用PDCA循环缩短平均住院日ppt课件
内分泌科应用PDCA循环缩短平均住院日ppt课件
其他因素
• 新技术、新业务开展不积极,医疗资源不能及时共享,医疗争议, 纠纷等导致出院时间延长。
患方因素
医院因素
医技科室 因素
部分检查 项目暂无 开展
患 者 入 院
慢性病,并 发症累计多 脏器
年龄、基础 疾病、合并 症等
院内感染 各种制 度执行 不佳
部分检查 项目不能 及时完善
延迟出院
患者要求继 续住院 部分患者 期望痊愈 后出院。 诊疗规范 落实不到 位,治疗 方式多样 技 术 有 待提高 新技术、 新业务开 展不积极 医疗资源不能 及时共享,医 疗争议,纠纷 等。
患方因素
医务人员 因素
其它因素
焦点
缩短平均住院天数至少1.5天
PLAN
• WHO • What • Where • When • Why
计划
科主任及质控小组负责 缩减住院天数 内分泌科住院部 2018年7月1日开始 缩短住院平均日,提高诊疗效率
DO
执行Biblioteka • 1、责任制,把缩短平均住院日纳入各组年度考核中。 • 2、修订、更新本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和流程。 • 3、组织全科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 强新业务、新项目的申请及开展。 • 4、加强与医技科室沟通、协作;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协作,完善多 学科联合诊疗制度。 • 5、三级查房制定、会诊制度。 • 6、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疗安全。
缩短平均住院日 质量持续改进
浦江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平均住院日的定义
• 平均住院日(Average Length of Stay,ALOS):指一定时期内每一 出院者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是一个评价医疗效益和效率、医疗质 量和技术水平的比较硬性的综合指标。等于“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与“出院人数”之比。 • 即:平均住院日=出院患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出院人数。
平均住院日的功能
• 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和医院总体医疗服务质量的综 合指标,是集中表现医院管理、医院效率和效益较重要而敏感的指 标。缩短ALOS,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提高医院整体运行效率, 是医院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医院管理者必须充分重视和着力解决的 问题之一。 • 另外,平均住院日也是评价医院工作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和技术 水平的综合指标,他全面地反映医院的医、护、技力量和医院的管 理水平。在确保医院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能使 医院在实现资源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减少患者的直接和间接费用, 达到医院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进一步降低住院日
提高医务人员的责 任感、责任心,减 轻患者及家属负担,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谢 谢 !
现状与原因
13
2017年上半年平均 住院日10.65天
12
11
10
七月起开展降低本科
9
8
患者平均住院日的持
续改进计划。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
6
导致平均住院日延长
常见因素
其他因素
辅助科室因 素
医务人员因 素
医院因素
患方因素
患方因素
内分泌科为慢病学科,患者入院时多为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 合并症较多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慢性疾病患者,入院需进一步完 善相关检查以明确病情及排查并发症,往往延长住院时间;部分患 者血糖控制难度大,需要反复调整用药及改变治疗方案;部分患者 经济条件较好,其自认为医院相对往多数要求继续住院巩固治疗; 胰岛素笔注射技术的良好学习。
医院因素
• 院内感染影响预后;会诊制度、转院转科制度、多学科联合诊疗制 度等直接影响患者的诊疗进程,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医务人员因素
• 诊疗规范、临床路径落实不到位,治疗方式多样、不规范, 诊疗方 案不周全等直接影响诊疗进程;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及规范 化。
辅助科室因素
• 部分检查项目往往需要预约甚至节假日不开展,检验报告不 能按时收到,某些特殊检查预约时间长都可导致患者住院时 间延长。
Check
检查
7、8月平均住院日 8.71天
Action
进一步加强对危重、 疑难杂症患者的管理, 严格执行住院超过30 天的病例讨论制度 强化本科工作人员的 诊疗规范、临床路径 和技术操作
行动
将平均住院日纳入本 科内部人员的绩效考 核中
根据内分泌科常见 疾病的指南,制定 具有实用价值的本 科常见疾病的诊疗 规范和操作流程
• 7、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 8、加强医患沟通,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医疗工作。 • 9、对住院超过30天的患者,应重点大查房,对其长时间住院原因进行全 科讨论,分析明确目前诊断,是否存在诊治疑难问题及过度诊疗现象,服 务诊疗不合理等情况,并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和措施。 • 10、推动临床路径及单病种的实施,加强本科2型糖尿病等临床路径管理, 定期对变异、退出原因进行分析,及时与医务科、信息科等相关科室协商, 修正临床路径。 • 11、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切实落实责任,加强对危重等患者的院内感染 的管理力度,及时发现潜在感染风险,及时整改、处治,降低医院感染的 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