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支持性理论1

护理支持性理论1


1 、生理的需要必须首先得到满足,人才能
得以生存。
2 、有些需要必须立即且持续地予以满足; 而有些需要可以暂时延缓满足,但它们最 终是需要得到满足的。
各层之间的关系
3、人的行为是有优势需要决定的。
在同一时期内,个体可以存在多种需要, 但只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此阶段的 个体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该优势需要。 随着优势需要的变化,人的行为也发生 改变。
1968 年,贝塔朗菲发表了《一般系统论 —— 基础、发展与应用》,全面总结了自己 40多 年来研究一般系统论的成果,为系统科学提 供了纲领性的理论指导。
二 一般系统理论的内容
(一)系统的分类
系统
分 类
自 然 系 统
人 为 系 统
闭 合 系 统
开 放 系 统
物 质 系 统
概 念 系 统
动 态 系 统
这是环境适应性的体现:
由于人自身就是一个系统, 春天多穿一些, 是对冬天的一种适应和衔接, 秋天穿少一些, 是对夏天气候的衔接和向冬天过渡的一种准备。 两者都是为了使人的身体 逐渐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而不至于生病。
例子:家用电冰箱不能紧贴墙壁放置,汽车
在雪地行走轮胎要加链条,这是都为什么?
冰箱放置与墙保持距离,为了有一个适当的散热空间, 从而保持正常工作。 一般汽车在雪地上会因为打滑而无法正常行走,因此 在轮胎上加链条是起防滑作用。
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二是指:系统中的每个要素都具有自 己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但组成整体后又具
备了新的功能 (各要素间相互关系的集合)。
例子:木桶理论
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 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系统的水平
铁链的强度取决于其中的任意一环
大家知道: 我国“神舟六号”中的飞船和运载火箭由上 千万个零件组成,这些零件都很普通,为什么能实现把人 送上太空的功能? 各部分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了系统,从而实现了整体的
功能。
(二)
系统理论的发展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 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在 1932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1934年发表 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 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 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 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 动态观和层次观。
7 人的需要满足程度与健康成正比。在其 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任何需要的真正满 足都助于健康发展。

需要层次理论与护理
(一)基本需要对护理的意义
1 、帮助护士识别护理对象未满足的需 要,发现护
理问题。在整体护理中,可按照基本需要层次理论, 系统地收集和评估病人的基本资料。 2、帮助护士更好地领悟和理解护理对象的言行。
稳定性的系统。如一个建筑群
(二)系统的基本特征
1
系统具有目的性
——侧重“系统的功能”
1、系统的目的性,也称为功能性。 2、每个系统都具有特殊的功能。这是区别不 同系统的主要标志。
我们知道计算机的硬件都有哪些?功能是什么
鼠标、键盘—输入 显示器、音箱—输出
中央处理器CPU—处理
内存、硬盘—存储 主板—连接、协调
任何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
2 系统具有相关性
——侧重“部分影响部分”
1、系统的相关性也称为关联性。 2、构成系统的各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是彼此相关的。
例子:为了保护草原植被,当地政府颁布了禁止 大量捕杀野狼的法令,这是什么道理?
狼捕杀羊、野兔等食草性动物,使其数量减少, 从而起到保护植被的作用。
静 态 系 统
(一)系统的分类
1、按人类对系统是否施加影响分为:

自然系统:是自然形成的、客观存在的。
人为系统: 是指为达到某种
目的而人为建立起来的系统。
复合系统 :实际上,大多数系
统是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的结合, 称复合系统。
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
开放系统:是指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 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通过输入、输 出和反馈来完成的。
的框架。
第一节 一般系统理论
一 二 三 概述 一般系统理论的内容 一般系统理论与护理
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 菲(Bertalanffy L.V.)提出一

概述
(一)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 及功能的有机整体。
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指:系统是要素的集合,要素之
系统的各个元素、部分的变化会对其他的 元素、部分起影响。 相同的道理,为了使野生动物园的羚羊更 有活力、生命力更强,可以引进狼或豹子 等肉食动物。
3 动态性
系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反映在系统的 运动、发展与变化过程; 系统为了生存与发展,总在不断的调整自 己的内部结构;
例子:如何理解生活中的谚语“春捂秋冻”?
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视整体效应,必要的时候要舍 得抛弃部分而保留整体。 中国有一句成语就表达了这个意思:“弃卒保 车”。
大家熟知的三个和尚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又说明了什么?
系统不是各个元素(组分)的简单相加。如果将它 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协调好,就能得到 “1+1>2”的效果。反之亦然。
安全需要
安全感、避免危险、生活稳定、有保障。
爱与归属的需要
个体对家庭、 友伴的需要, 对得到组织、 团体认同的 需要,希望 得到他人的 爱和给予他 人爱的需要。
自尊的需要
个体对自己的尊严 和价值的追求。分 为自尊、他尊和权 力欲三类。
需要层次理论
主要内容
自我实现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Maslow AH)所 提出的人类基本需要 层次论(Hierarchy of Basic Human Needs Theory )
系统的基本特征
目的性
任何系统 都有自身 特定的目 的,最终 目的在于 维持系统 内部平衡 和稳定, 求得生存 与发展。
相关性
动态性
层次性
系统是按 复杂程度 依次排列 组织的, 每个系统 都是一个 具有复杂 层次的有 机体。
整体性
系统各要 系统随时 素之间相 间的变化 互联系、 而变化, 相互制约,系统要运 各要素与 动和发展, 系统之间 必须通过 也是相互 内部各要 联系和影 素的相互 响的。 作用。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一)护士角色的特征
1.护理者 2.教育者 3.管理者 4.咨询者 5.协调者 6.病人利益维护者 7.研究者和改 革者
(二)护患关系的性质
1.帮助与被帮助人际关系 2.工作性人际关系 3.专业性人际关系 4.治疗性的人际关系 5. 多元化的互动关系
(三)、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1、主动——被动型 2、指导——合作型 3、共同参与型
各层之间的关系
4、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彼此重叠,随着前一 层次需要的不断满足,后一层次的需要就会出 现。 5、各层次需要间的层次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所不同,各层次 需要的发展过程与个体的发育成长过程是相一 致的。
6 随着需要层次的向上移动,需要的意义 由 个人愿望、社会文化、个人心身发展所 决定 的。,有时也受环境或情景的影响。
系统只有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 才能保持(或恢复)其原有的特性。
4 系统具有层次性
5 系统具有整体性 ——侧重“部分影响整体”
1、系统的整体性也称为集合性,是系统的最基本属性。 2、系统是一个整体,即具有整体的特性功能、目标和 作用的有机整体。
3、系统不是各元素的简单集合,也不是简单的数量相加。
4、系统要求它的局部服从整体,强调整体观点、整体 目标和整体效益。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需要
needs for self-actualization
自尊需要
self-esteem 要 safety needs

physiological needs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s
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
进食、饮水、运 动、休息、睡眠、 觉醒、排泄等。
(四)、护患关系的基本过程
1、初始期(观察熟悉阶段) 2、工作期(信任合作阶段) 3、结束期(终止评价阶段)
系统论的创始人:美籍
奥地利生物学家 贝塔朗菲 (1901.9.19—1972..6.12), 1937年,贝塔朗菲第一次提出
“一般系统论”的概念。
第四章
护理支持性理论
教学目标
1. 掌握系统、需要的基本概念。 2. 掌握住院病人不能满足的需要并能 提供帮助。 3. 了解系统理论并据此解释护理程序
最大限度地发 挥潜能,实现 理想和抱负的 需要。

自尊和 他尊
被接纳、爱护、关 注和支持,包括得 到和给予两方面
尊重需求
爱与归属的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 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 、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等

氧气、食物、水、排泄、温度、性 爱、活动与休息、避免疼痛等

(二) 各层需要之间的关系
系统的 整体功 能大于 系统各 要素功 能的总 和。
(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在空间或时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与 相互作用的方式与顺序,反映系统的内在构成。
功能: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过程的秩序和能力,
反映系统的外在行为。
一个系统是通过下列程序完成功能转换的:输入→
转换→输出→反馈
闭合系统:是指不与外界发生物质、
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3、按组成系统的内容和要素的性质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