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20版中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

人教版2020版中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

人教版2020版中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是的空气里酝酿(rǎng)。

B.水藻真绿,把终年贮(chǔ)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C.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qī)斜。

D.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hé)着。

2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作品总是生活的缩影。

小说《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的作者都把目光投向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B.晓雪评论郭沫若散文诗《白鹭》,认为这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C.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呼兰河传》都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

D.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小石潭记》《捕蛇者说》都是他被贬永州时所作。

3 .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鹳鹊楼又称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xī)息其上而得名,坐落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府城;后倾圮,其匾(biǎn)额移至城楼上。

B.儿时乡村生活的痕迹一直氤氲在我的记忆里,如蛰伏在屋后黝(yǒu)黑山坳里久久不曾散去的炊烟,又如游走在春日田间与万物嬉戏的惠风,弥漫着缱绻,晕(yùn)染着希望。

C.由郑振铎等大家从1958年开始编纂(zuǎn)的《古本戏曲丛刊》,在60年间收录了许多亟(qì)待编目的戏曲,终于集腋成裘,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传统戏曲作品总集。

D.从以往的怨声载(zài)道,到现在的交口称赞,近年来该村大刀阔斧移风易俗,打破饱受诟病的人情枷索,摈(bìn)弃各种陈规陋习,为脱贫攒足了本钱,为村民鼓足了干劲。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我们做学问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要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

B.美术课上,王老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常常指手画脚悉心指导。

C.网络结构作为业务承载、网络发展、网络管理的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D.酒后驾车导致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断发生,所以新《刑法》把“醉驾”定为犯罪。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最近,阿尔法狗与世界围棋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你懂“辣”吗?①辣,我们都不陌生,不少人尤其是南方人可以说是无辣不欢。

我们应该都听过这样的民间传说:湖南人怕不辣,四川人不怕辣,江西人辣不怕。

更有甚者,感叹“没辣椒的日子简直生不如死”。

可见,辣在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

可是,我们真的就懂“辣”吗?作为喜欢吃辣的人们,很多人对食辣可能存在疑惑。

(一)②人之所以会感觉到辣,是因为辣椒、生姜等食物中含有一些化学物质,譬如辣椒素、姜酮、姜醇等。

而在这几种化合物中,辣椒素又是最常见的、分布最广泛的辣味物质。

辣椒素刺激细胞,在大脑中形成了类似于灼烧的微量刺激的感觉,所以其实不管是舌头还是身体的其他器官,只要神经能感觉到的地方就能感受到辣。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能感觉到辣,而有些人觉得不辣,因为每个人对辣的疼痛感有所不同。

(二)③也许我们有过这样的体会,有时觉得饭菜不香,但是如果在菜里放上一些辣椒、辣酱等,立马觉得食欲大增,吃完还会意犹未尽,就像上瘾一样。

④吃辣椒久了会让人上瘾,有一个词可以形容这种感觉——“辣椒素快感”,是一种通过食用大量富含辣椒素的食物所造成的快感。

原因是当辣椒素所带来的辛辣感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机体的神经系统会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加、肠胃蠕动增快而加倍“工作”等现象,同时兴奋性的刺激会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再吃下去,大脑又会以为有痛苦袭来,于是释放出更多的内啡肽。

内啡肽会促进大脑内另一种物质——多巴胺的分泌。

多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类似肾上腺素的物质,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

于是“享乐主义”的大脑让我们吃辣吃上瘾了,以至于闻到浓郁的辣味就有进食的冲动。

就像跑步一样,跑步也会释放内啡肽,所以跑步跑得很爽也会上瘾。

(三)⑤我们吃完香辣的食物,往往会眼泪、鼻水直流,口唇肿胀,有时还会感觉头皮发麻。

这时,我们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找一杯冰水解辣,其实,冰水并非解辣的好方法。

⑥水只能缓解辣味对舌尖神经的刺激,并不能中和辣椒素,辣椒素不溶于水,不但不能冲走且还会使辣椒素更广泛地扩散到身体中去,加剧灼热感。

⑦要快速有效的解辣,牛奶是个不错的选择,纯牛奶里面含有大量的酪蛋白,一种很好的乳化剂,可对因辣而灼伤的消化道上皮黏膜细胞起修复作用,并缓和感觉神经的受刺激程度。

⑧辣椒营养丰富,有许多保健作用。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控制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含有较多抗氧化物质,可预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含有花青素可以使呼吸道畅通,用以治疗咳嗽、感冒,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多的辣椒素会强烈刺激胃肠粘膜,使其高度充血、蠕动加快,引起胃疼、腹痛、腹泻,诱发胃肠疾病。

同时,食辣也因人而异,有些体质的人或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吃辣,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有懂了“辣”,才能更好享受“辣”所带来的完美体验。

(选自《中国科普博览》,文章有删改)6 . 根据文章内容,在文中(一)(二)(三)处用问句形式补全三个小标题。

7 . 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我们吃完香辣的食物,往往会眼泪、鼻水直流,口唇肿胀,有时还会感觉头皮发麻。

8 .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控制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含有较多抗氧化物质,可预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含有花青素可以使呼吸道畅通,用以治疗咳嗽、感冒,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文学作品阅读。

烟雨中的古镇庄红蕾(1)伴着潇潇春雨,到江南古镇走了一趟。

下雨给游览带来了诸多不便。

但欣赏古镇,品味古镇,恰恰该在雨天。

雨天的乌镇烟雨飘渺,是那么个性闪烁、古风淳朴。

徜徉古街长巷而神迷,静赏小桥流水而心醉。

她好像一杯淡淡的绿茶,是需要慢慢地、细细地品味的。

(2)走在烟雨迷蒙的古镇上,如同漫步于唐诗宋词意境的画廊。

那淡淡雨雾轻笼下的小桥流水氤氲着古典之美、朦胧之美,像一幅水墨晕润的国画小品,又像一首空灵飘逸的美丽小诗;然而更多的,却是那至真至性的婉约之美。

流水静静地流淌,那不是岁月的血脉么?那不是缕缕的年华么?似水年华,在这清清的河水中反照着时光流逝和生命匆匆的无奈。

于是古桥、老屋、乌蓬船……一切都生发一股淡淡的感伤来——烟雨之中,因为有了这种美丽的婉约的感伤,古镇才显得楚楚动人。

(3)如果要作比喻,那么,小镇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的举止,他的气质,婉约中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千百年来,他是读了太多太多的书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历史在这里一页页翻过,人儿从这里一代代走过。

古镇却依然故我,潇洒超脱于岁月之外,从容淡泊于生活之中,只是把沧桑悄悄累积在心头。

(4)春雨潇潇地下着,雨丝缕缕撩人情思,点点滴滴淋在心头,令人怀旧之意顿生。

小时候,这样的风景我们身边多的是。

一样的小河,一样的石拱桥,一样的老木屋,一样的乌蓬船,一样悠长的小巷……那时的河里,水是清清的,在河里淘米,便会引来无数的小鱼儿,它们在水中争食,激起朵朵小小的浪花,荡起圈圈美丽的涟漪。

石拱桥的缝隙里总是长出一蓬蓬的杂树乱草,疏影横斜,就像人老了长出的胡须,使石桥平添几许沧桑感。

乌蓬船悠悠地晃荡而过,橹声唉乃,渔舟唱晚。

这一切,如今在家乡很难见到了。

我在想,这样的古镇在我们那里为什么会消失了呢?是不是家乡在经济飞速发展,将这样的小镇都翻新了?为什么某些古老文明的留存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协调呢?(5)虽然是下雨天,但游客依然不少,这些绝大多数来自大都市的人,带着世俗红尘的喧嚣,来扰乱了古镇的宁静。

这些都市里的人在充分享受现代化文明的时候,为什么要到这里来旅游?是追求返朴归真,还是怀旧,抑或逃避红尘喧嚣,给自己浮躁的心灵注入些许静气?(6)细细地感受,帮岸,廊棚,石板路,隔着河看对岸的水阁。

水阁是一色的青瓦平屋,枕河而筑,开启着一扇扇木板窗。

憩息的老人临窗喝茶,赏窗沿口架子的盆花。

水阁将倒影投入狭长的河道,幽幽的,静静的。

此时,蒙蒙细雨中一方蓝花巾倏然入目,是蓬船上掌橹女的头巾。

翩翩而来,飘飘而去。

像一首小诗,一曲小调,一缕清香,它柔和在春风里,像枝头的绿叶映衬着烂漫缤纷的花朵,透出一种幽雅,一种气息。

(7)这就是乌镇的宁静、内蕴和底气,她给游客的心灵注入了缕缕静气,使得每一个来此一游的红尘过客,都不得不静下心来,荡涤世俗尘埃,洗去满身疲惫,将身心融入那古风朴朴的空气之中。

我细细地凝视着、品咂着、探究着她的“静之源”,想着她的深厚的静气从何而来?结果发现竟是那穿镇而过的河水。

那水是那么沉着,那么宁谧,那么平和,她的颜色呈深绿色,看似不动,实是活水,连着外边的大河,水中有小鱼儿游动,给古镇平添些许灵气。

静静地看着河水,我不禁浮想联翩:不正是因为有了水,因为有了河,江南才成其为江南,古镇才成其为古镇,这里才会孕育出茅盾、丰子恺等大文豪、大画家的吗?(8)回来以后,似乎仍受着那烟雨古镇水气的晕染,好长时间心头湿湿漉漉的。

9 . 从全文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古镇的?10 . 阅读下面的句子,完成括号内的问题。

(1)一样的小河,一样的石拱桥,一样的老木屋,一样的乌蓬船,一样悠长的小巷……(作者连用五个“一样”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上下文分析。

)(2)不正是因为有了水,因为有了河,江南才成其为江南,古镇才成其为古镇,这里才会孕育出茅盾、丰子恺等大文豪、大画家的吗?(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11 . 文章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但第(3)段用的是“他”字,而第(7)段用的则是“她”字。

请结合两段的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12 . 本文的作者想通过“古镇”诉说些什么感悟和思考?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关于立志①宋代学者程颢曾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

”明代学者王阳明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