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2、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
4、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5、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什么是课程的三级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的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的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2、在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新课程要求教师怎样给自己定位?
1、文化的传播者
2、潜能的开发者
3、学习的促进者
4、发展的伴随者
5、教育的探究者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所引起的变化?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2、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3、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
4、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
5、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
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
其次,要建立正确的评价导向,第三,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足够的时间。
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
其次,要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学生的提问要少而精。
第三,要引导学生把握提问的时机。
三、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就要改变传统的教法。
要在预习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要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学习新的课程理论,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二、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三、具体把握课程特征,体现课程综合实践活力(1)教学关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2)课程开展的时空上体现灵活性(3)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四、优化综合课程评价,强化课程综合实践功能
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1)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2)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3)实行择究性学习,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探究教学需要树立哪些基本观念?
1、潜能开发观
2、问题探究观
3、学生主体观
4、行为实践观
5、个性差异观
6、师生合作观
7、生命发展观
8、评价过程观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1激发导入,自学探究:2解疑导拔,合作探究。
3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4激励评价,引伸探究。
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一、教学的要义是使学生“会学习”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1)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学习品质(2)培养学生乐学、勤学、好学的学习品质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
A善于创造性思维。
B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C有“应激”的创造素质,D能够多侧面地思考问题。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让教师“动”起来二、让学生”动”起来(1)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体验成功感受(2)在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3)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愉快的教学情景,优化教学过程
怎样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
一、针对基础差异,采用分层教学(1)目标弹性化(2)辅导层次化(3)合作层次化二、开发气质差异,采取异质异教三、尊重兴趣差异,鼓励自选学法
四、开发情感资源,运用激励机制(1)多向评价(2)多层展示
怎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讨论(1)研究协商2)有的放矢(3)互相提问(4)动态分组二、及时调整合作方式三、科学组织分层学习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二、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1)教师要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2)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衣着、举止(3)教师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态度三、用心促成教学高潮四、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五、注意课堂批评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一、发挥教学民主,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启发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2)捕捉闪光点,激励差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引导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1)创设情景,激励发问,让学生会提问题(2)创设“激发矛盾?’的条件,让学生善于提问题
三、、培养学习热情,锻炼坚强的意志(1)创设问题情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怎样让课堂充满探究的气息?
一、精心设计,保证探究活动的开展(1)营造特定的研究氛围,让学生敢于探究(1)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乐于探究(3)提供探究的成功体验,让学生乐于探究二、铺路搭桥,保证探究活动的畅通(1)问题要有探究性2)讨论要有针对性(3)练习要有实践性三、留足空间,保证探究活动的落实(1)少“占”多“让”(2)少“扶”多“放”
怎样才能在创新型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二、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三、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