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知识点

2020年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知识点

2020年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七年级上)1、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看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_呼吸_;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_繁殖_。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_阳光_、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__捕食_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蚂蚁等群体生活的动物)。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外,还有_非生物_部分。

生物包括__生产者__、__消费者_、__分解者_。

植物能够通过_光合__作用制造_有机物__,其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

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是生产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_异养_,因而叫做消费者。

随着动物的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森林中的落叶和动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即无机物,包括__二氧化碳__、_水_和__无机盐_),归还土壤,供植物光合作用重新利用,被称为分解者。

4、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_吃与被吃_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_食物链_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越高级的生物毒素积累越多。

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虽然不断变化,但其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__生态平衡__。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自动_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_有限度__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1)取镜和安放;(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3)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物镜_);左眼向目镜内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_乘积__。

3、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为:(1)擦。

(2)_滴_:植物标本滴清水,人口腔细胞滴生理盐水。

(3)取:洋葱表皮撕、叶片切、口腔细胞刮等展平或分散。

(4)_盖_:注意避免出现气泡。

(5)染。

4、请于左侧空白处画出动物细胞结构图,并在图中注明各部分名称。

5、_细胞__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动物细胞有__细胞膜__、__细胞核__、__细胞质_等结构。

植物细胞除此之外还有__细胞壁__,成熟细胞有液泡,绿色部分有叶绿体。

6、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细胞膜能_控制物质进出_。

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只有植物具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是_叶绿体__;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能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的是__线粒体__。

细胞核是_遗传_信息库。

带有酸味或甜味的液体是细胞液,它存在于_液泡_中。

7、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__染色体_,它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DNA上特定的遗传信息片段叫__基因__,能决定黑眼球或蓝眼球、单眼皮或双眼皮等特征。

8、生物体能由小长大,是源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分裂时,最先开始的是__细胞核_。

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自己,数量加倍,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分裂结束后,新细胞染色体恢复原有水平,和原细胞一样。

9、受精卵通过细胞_分裂__产生新细胞。

这些相同的细胞通过细胞_分化__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生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__系统__→动物体。

细胞→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植物体。

10、草履虫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是_单细胞__生物,它的呼吸靠表膜(细胞膜)进行。

1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遗传物质_组成。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病毒,就是它的繁殖。

病毒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一旦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重新开始。

细菌体内的病毒叫噬菌体。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适宜的_温度__、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__空气__。

即使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干瘪的、储存时间过长的、处在休眠期的或被昆虫咬坏的种子都不能萌发。

因此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是_完整的__、有活性的,并打破休眠。

2、根的生长要靠:_分生区_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和_伸长区__细胞体积的增大。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成熟区_,因为有大量根毛。

所以移栽植物带土砣是为保护_幼嫩的根毛_。

3、茎的木质部中有_导管_,能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植株各处。

树皮内侧的韧皮部有筛管,能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植株各处。

木本植物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薄薄的形成层,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使茎长粗。

4、花的主要结构是_雌蕊_和__雄蕊__。

雄蕊里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与将来接出果实和种子密切相关。

从开花到结果要经历两个重要过程:_传粉__和__受精__。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纷纷凋落。

唯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__果实__,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__种子_,胚株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5、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是因为: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物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3)__无机盐_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根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6、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_蒸腾_作用。

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叶上的__气孔_。

蒸腾作用的意义有:1)形成水分和无机盐吸收和向上运输的“拉力”;2)可以降低叶片的_温度_;3)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7、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消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②对照实验: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目的:做_对照_实验,看看见光部位和不见光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③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

目的:脱色,溶解_叶绿素__便于观察。

④染色:用碘液染色,用于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⑤现象:叶片见光部分遇碘液变蓝,被黑纸遮盖的部分不变蓝。

因为见光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淀粉遇碘变蓝,不见光部分因为无光不进行光合作用,没产生淀粉,因此不变蓝。

⑥结论:_光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8、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_二氧化碳__和_水_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_氧气__的过程。

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通过食物链,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增产、增加甜度、促生长等都要促进_光合__作用。

保证农作物有效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9、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用来构建生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0、呼吸作用:发生在每个活细胞的_线粒体_中,细胞利用_氧_,将__有机物_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能量_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及时松土、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11、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_二氧化碳__,产生__氧气_,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12、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 氧气 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 氧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生物复习知识点(七年级下)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 人的由来1、人类起源的基本观点:_森林古猿_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2、男女生殖系统最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它们的功能是产生_生殖细胞_,分泌__性激素_。

3、受精过程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结果是形成_受精卵__,新生命由此开始。

受精过程在__输叶绿体 光能 线粒体充分搅拌 不搅拌卵管__内完成。

发育的场所在母体的__子宫__内。

胚胎发育过程中初期营养来自卵黄,用完后胎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主要通过_胎盘__从母体获得。

4、青春期发育特点:在形态、功能与性发育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进入青春期的标志特征(显著特征)是迅速_长高__;青春期神经调节、心、肺等功能发育更完善;最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及成熟(童年期性器官发育几乎是静止状态)。

体重迅速增长不等于长胖。

例1胎儿在母体内生活,氧气的获得是( )。

A. 通过胎盘由脐静脉从母体血液中获得B. 直接从母体血液中获得C. 通过胎盘由脐动脉从母体血液中获得D. 通过胎儿呼吸系统获得 例2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 ( )。

A .身高、体重迅速增加B .性发育和性成熟C .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大大增强D .心肌收缩力显著增加 例3不是促使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行为的有( )。

A .生活到陆地上,直立行走,手足分工B .使用并制造简单工具C .用语言来进行交流D .群体生活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主要含六类营养物质。

其中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__糖类_、__蛋白质_和__脂肪_,也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需要被消化成简单成分才能吸收。

_糖类_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因此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

奶、蛋、鱼、瘦肉中含有丰富的_蛋白质_,保证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更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