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万方数据国内外文化旅游开发及体验营销的研究现状综述作者:罗达丽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重庆,400037刊名:科学与财富英文刊名:SCIENCES & WEALTH年,卷(期):2010,(9)被引用次数:0次1.蒙吉军;崔凤军北京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2000(01)2.王荣国论阐文化底蕴与福建文化旅游 1999(01)3.李江敏;李志飞文化旅游开发 20004.张陶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 20045.祝合良;伯思德·H·施密特体验经济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改革[期刊论文]-中国流通经济 2002(04)6.谢婉欣体验营销:一种新颖的营销模式 2001(06)7.高心共;刘香榕探索中国零售业发展的新理念 2000(06)8.伯恩德·H·施密特;怅愉体验式营销 20011.学位论文戚晓芳建水文化旅游开发初探2007文化是当今世界的热门主题,是一个地方发展的灵魂,是建设地方特色的基础。
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文化旅游是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让旅游者体验社会风俗、感悟历史痕迹、追求文化时尚,内涵十分丰富。
文化旅游正因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殊的文化经历而受到愈来愈多人的青睐。
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建水为实证研究对象,明确了建水历史文化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专家和游客的问卷调查,对建水的文化旅游资源、客源市场进行分析;提出建水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对建水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文化和旅游的内涵,分析了二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界定了“文化旅游”的概念;探讨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的区别及其密切联系;并对国内外文化旅游的研究和建水旅游的研究进行综述。
2、追溯建水历史文化的渊源,明确了建水历史文化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
3、建水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这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包括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在综合分析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了建水文化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并对建水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4、建水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通过对国内游客的问卷调查,广泛了解他们的旅游动机以及对建水发展文化旅游的看法。
5、建水文化旅游的发展及其产品开发。
首先分析建水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然后立足建水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其内涵,从市场需求出发,提出建水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意,设计文化精品旅游热线;并从不同视角对建水的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提出了建水文化旅游宣传口号;制定建水文化旅游发展的营销策略,最后针对建水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2.学位论文张文喜文化旅游:过去、现在与未来2001该文试图对文化旅游作一理论分析和探讨.首先,该文阐述文化旅游的概念、内容,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化旅游,作者界定了文化旅游的性质、功能及一些相关概念.其次,在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文化旅游的过去与现状,重点说明中国文化旅游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中西文化旅游的比较研究,进一步剖析中国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滞后的原因.最后,着眼于未来,指出文化旅游是21世纪旅游发展的亮点,故中国应在理念上重视文化旅游.篇末,结合中国国情和西方国家发展文化旅游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文化旅游的发展战略.3.学位论文冯小叶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2005国内外文化旅游市场的兴起使文化资源获得更加深入而全面地开发。
历史名人资源作为一类重要的文化资源拥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山东省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其中有不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名人所遗留的物质和文化遗产也比较丰富。
但从总体上看,山东省各地对历史名人资源的重视和开发利用程度比较低,而且在旅游开发中还存在各种问题,这种开发现状亟待改观。
另外,在学术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对历史名人资源的开发尚无系统的研究。
本文的主要研究意义在于:结合国内外的旅游开发实践和学术研究的经验和成果,积极探索适合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模式和可行的开发思路。
一、绪言。
包括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旅游开发的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以及前人关于历史名人资源及其开发研究的文献综述等。
二、历史名人资源及其旅游价值。
包括历史名人的定义和历史名人资源的概念、分类,重点分析了历史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
三、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开发现状。
简述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概况、特征、分类;概述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开发历程和利用现状;总结近几年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旅游开发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等。
四、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开发研究。
针对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具体情况,作者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探索其具体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宏观的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就山东省历史名人资源的整体开发,笔者提出了几点较为可行的开发思路。
4.学位论文许莲常熟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研究2006文化是旅游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旅游活动的不断增强,文化旅游活动受到了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重视与欢迎,有针对性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已成为各地旅游开发者与决策者的共识。
常熟作为江苏省县级市中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尤为丰富,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如何将资源的潜在价值转化成为现实的产品优势,充分体现资源的文化内涵,是常熟旅游开发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
本文首先对常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从资源的调查、分类入手,对常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综合的、科学的评价;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对常熟进一步开发历史文化旅游产品进行综合分析,并找出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产品开发相应对策;最后,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的调研,找出适合常熟发展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常熟旅游形象进行重新定位,提出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希望对常熟历史文化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
简单介绍“课题研究的缘起”、“相关概念的界定”、“相关理论的概述”、“文化旅游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在“相关概念的界定”部分,着重介绍“旅游”与“文化”,分析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界定“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历史文化资源”与“历史文化旅游”等极易混淆的概念;在“相关理论的概述”部分,主要介绍论文中要用到的几个相关理论;在“文化旅游研究现状”部分,着重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文化旅游的研究状况,为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为“常熟历史文化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首先,简单介绍常熟的历史文脉,分析影响常熟历史文化形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其次,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系统地对常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类,并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常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客观评价。
这一部分是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前提条件,也是本文研究的事实依据。
第三部分为“常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潜力分析”。
在综述常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的前提下,着重运用SWOT分析法,对开发常熟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找出常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试图找出相应的旅游开发对策。
第四部分为“常熟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这是旅游地开发的中心环节。
此部分主要采用市场调研的方法,对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状况进行分析,力图找出常熟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变化规律,寻找并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利用有效的市场手段,如旅游市场形象定位、旅游市场营销手段等,对常熟历史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有效的宣传,以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更好地实现企业或城市的经营目标。
第五部分为“结论”。
此部分是对全文观点的概括。
5.学位论文汪雪红河州文化旅游开发研究2008云南境内的红河州虽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生态资源、浓厚的人文历史景观、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区域间各自为阵,旅游的整体形象不够鲜明、生动、突出,很多旅游精品至今“藏在深山人未识”。
本文在对国内外文化旅游开发相关理论研究综述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红河州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和研究,将资源进行了分类,提出了进行红河州文化旅游开发总体评价方法和对红河州文化旅游进行开发的构想与思路、总结出了红河州文化旅游开发的总体战略与思路及红河州文化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
尝试从红河州文化旅游资源的调查和文化旅游开发中寻找突破口,以达到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并提供特色旅游产品的目的。
6.学位论文张帆河南浚县正月古庙会文化保护性研究2010民俗旅游可以极大地满足当前人们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是一种高品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研究其文化内涵,并据此创新与保护,可以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庙会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种。
庙会不仅是民间文化的集中展示的平台,也是民间商品活动汇集的中心,既含有古老的信仰崇拜,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是研究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浚县地处中原,且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极具代表性,其正月古庙会延续千年,在整个中原的庙会中有不可轻视的地位,对其作深入研究,可补充华北乃至全国庙会的研究。
本文以浚县正月古庙会为研究对象,试图在探析其起源、发展、现状、民俗事象、庙会文化特点、面临困境的同时,将浚县正月古庙会的民俗文化保护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建设相结合,赋予本文更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说明了选题意义,阐述了浚县正月古庙会的研究意义、研究历程,整理了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概况和本文的理论基础,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即: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
第二部分由三节构成,第一节介绍了浚县古今,古庙会与其载体;第二节论述了正月古庙会的历史沿革和参与主体,结合浚县历史和地理交通探析了浚县正月古庙会在时代背景下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第三节介绍了正月古庙会上突出的传统民俗事象,并通过这些民俗事象分析了古庙会文化的深厚内涵与别样之处。
第三部分,总结了古庙会的文化特点,通过调查揭示了古庙会文化面临的困境并分析其陷入困境的原因。
第四部分,结合古庙会文化特点、困境和地方经济发展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与建议。
7.期刊论文朱桃杏.陆林.ZHU Tao-xing.LU Lin近10年文化旅游研究进展--《Tourism Management》、 《Annalsof Tourism Research》和《旅游学刊》研究评述-旅游学刊2005,20(6)论文通过对国外<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及国内<旅游学刊>3大期刊近10年来发表的有关文化旅游的82篇文献进行研究方法的分类和分析讨论,从概念与综述、文化旅游地景观及其形象研究、文化旅游挝者及市场研究、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研究、文化旅游环境与保护研究、文化旅游管理研究、文化旅游理论与方法研究7个方面对文化旅游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对近年来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的重点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8.学位论文余娟梅州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2008客家文化是客家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富有地域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