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铁路客运计划
4
三、影响客流变化的主要因素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生产力布局的变化引起人口流动 经济繁荣发展,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的自然增长 国家的地区性的团体活动,如代表大会、大型运 动会、展销会、全国和地方性的节假日 既有铁路提高通过能力和新线建设,客流吸引范 围的扩大和延伸 各种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和供给能力的变 化 运价制度的改革,运价的提高或降低
24
客运调度报告制度
发生自然灾害和行车重大、大事故中断行车时 发生旅客、路内客运职工伤、亡事故时 车站和旅客列车发生火情、火灾时 因机车、车辆发生故障造成甩车、长时间修理因 而始发和运行晚点时 由于站、车设备损坏或其他原因造成人员伤亡时 车站和列车票款、票据被抢或被盗时 进京上访人员乘车时 站、车之间发生纠纷或其他原因造成旅客列车严 重晚点时 站、车发生意外情况,工作人员不能正常作业时 其他需要及时上报的有关客运工作事项
28
2.列车旅客密度表
列车旅客密度表,是列车长正确掌握旅客密度, 向车站提交预报,向各级客调提交区段旅客密度 报告、分解站报告的依据;是积累各站上下车人 数,为编制列车运行图,调整列车停站和票额分 配计划提供准确的依据;也是列车及时掌握旅客 流量、流向变化,合理安排列车统一作业过程, 主动为旅客服务的基础。
5
四、客流调查范围的划定
车站的客流调查范围可分为直接吸引范围和间 接吸引范围两种
直接吸引范围:车站所在地及其附近地区被车 站直接吸引的城市和居民地点的总区域。这个 区域可用垂直平分线画出它的大致范围。
间接吸引范围:车站直接吸引范围以外,由其 他交通工具的联系而能间接吸引较远地区的城 市和居民点的总体区域。
6
五、客流调查的方法
综合调查 节假日调查 日常调查
7
第二节 铁路旅客运输计划
铁路旅客运输计划分类 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编制依据 客流计划的编制过程 票额分配计划
8
一、铁路旅客运输计划分类
长远计划
一般为五年、十年或更长时期的规划,是铁路旅客运输的发 展计划
年度计划
依据长远计划,结合年度具体情况编制,是旅客运输的任务 计划
日常计划
根据年度计划任务,考虑假期季节及日常波动情况而编制, 是指导日常旅客运输的工作计划
9
二、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编制依据
客流调查资料
旅客运输统计报告资料
1.旅客运输部门掌握的日常统计分析资料 2.由统计部门编制的客流统计资料 10三、客流计划的编制过程
客流计划是旅客运输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 实现旅客运输计划的技术计划,又是旅客运输能 力的分配计划和旅客运输组织的工作计划
29
3.列车情况速报
列车情况速报是客票系统根据联网站客票发售信 息自动生成的分站别上下车人数的统计报表,可 实时提供列车客流信息,是调整运能和组织客流 的重要依据。列车在停靠站发车后自动更新报表 数据
30
4.旅客区段密度报告、预报通知单(客统-2)
旅客区段密度报告(简称“速报”),是指旅客 列车已通过后方各规定旅客密度区段的车内实际 最高人数的报告,供客调及时了解和掌握各次列 车在管内各个区段的旅客密度情况。运能的利用 和适应程度是各级客调及时调整列车编组和增减 车辆的依据
20
6.经济合理的使用客车
客车的运用与货车不同,不属于全路统一调拨。按客车运 用规则规定,全路的客车均固定的配属给各铁路局有关的 车辆段,并由其负责日常维修保养。所以,各铁路局应组 织好本局配属客车的使用,掌握客车动态,建立专门的表 报,用以了解和掌握客车运用情况,分析旅客列车晚点原 因,统计本局出入客车,等级检修客车等
15
旅客运输日计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铁路局下达的年、月度旅客输送计划 历史同期旅客发送情况 各次列车本站的票额分配计划 临时旅客列车开行 图定列车编组计划 近期各次列车能力利用情况 近期各次旅客列车能力利用情况 节假日客流变化规律 大型团体预约和到达本站情况 气候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13
第三节 铁路旅客运输日常工作计划
旅客输送日计划 客运调度工作 站、车间客流信息预报工作 站、车预报的计算方法
14
一、旅客输送日计划
旅客输送日计划的编制,实行固定票额与日计
划相结合的方法 1.旅客运输日计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2.旅客输送日计划的编制、审批和执行 3.车站旅客输送日计划考核
16
二、客运调度工作
铁路客运调度工作是铁路旅客运输日常工作的重 要组成部分,铁路调查工作实行集中领导,分级 管理 (如图2-3-1所示)
图2-3-1
17
各级客运调度员的具体职责
部客运调度员 掌握全路客流变化情况和国际旅客列车即 直通旅客列车的运行情况,组织各局有计划的、均衡的输 送旅客,处理跨局旅客列车的加挂、停运、变更径路、客 车甩挂即调拨 局客运调度员 掌握团体旅客运输工作,按级监督组织旅 客列车按运行图安全、正点运行,经济合理的使用客车和 客运设备;掌握旅客列车编组和车辆检修整备情况,及时 调整车组的配挂;检查掌握专运列车和加开临时旅客列车 即中转站的合理接续;掌握客流动态和行李、包裹运输的 变化,及时提出增减车辆计划
32
四、站、车预报的计算方法
站、车预报的计算方法分类
列车定员的计算 站、车预报的计算
33
(一)列车定员的计算
1. 硬座标记定员 硬座标记定员为各硬座车厢标记定员的总和: A标记 =∑a标记 式中 A标记——各车厢标记定员的总和; a标记— 车厢标记定员
34
2.硬座实际定员 硬座总标记定员减去其他用途占用的座位10 个(办公席、收货等占用,如新型车标记定 员不包含办公席在内,其实际定员即为标记 定员): A实际=A标记-10 式中 A实际—硬座实际定员
部、局客运调度员分别负责全路、局管内的日常客运组织 指挥工作。各级客运调度员是旅客和行包运输工作的指挥 者、组织者。
19
客运调度的日常工作
1.
正确组织旅客及行李、包裹运输
铁道部客调 铁路局客调
2. 3. 4.
5.
经济合理的使用客车 监督旅客列车按运行图行车 客运调度工作的分析 执行客运调度报告制度
21
7.监督旅客列车按运行图行车
了解掌握旅客列车运行情况,摸规律,抓关键旅客列车、 车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始发的旅客列车,应及时检查客车底的整备及取送情况, 监督车站及时取送 加强与邻局的联系
22
8.客运调度工作的分析
客流情况及波动规律 旅客列车晚点情况及其原因 客车运用及检修车的完成情况
23
三、站、车间客流信息预报工作
站、车间的客流信息预报工作是指办理客运业务 的车站,按规定区段或停车站正确、及时地向旅 客列车提报确切的乘车人数,旅客列车(市郊旅 客列车除外)向指定的预报站正确地发出车内实 际人数、区段内旅客密度和列车剩余能力的预报。 由于客流常有波动,实际上车人数往往与票额分 配机会有所出入,建立站、车预报制度制度,是 合理组织旅客乘车,实现旅客计划运输,弥补和 调剂列车超员或虚糜的主要措施,是准确实现车 站旅客运输送日计划的重要环节
18
各级客运调度机构分别设置主任客运调度员和客运调度员, 他们的基本任务是正确的编制和执行客运工作日常计划, 有预见的组织客流,经济合理的使用客车和客运设备,组 织客运各部门紧密配合,协同合作保质保量的完成旅客运 输任务。在组织实现日班计划中,下级客运调度员必须服 从上级客运调度员的指挥。部、局各级客运调度员分别由 各级调度长统一指挥。
客流计划的编制分为三个阶段:
1.下达任务,准备资料
2.铁路凝聚编制客流图和客流计划
3.铁道部汇总
11
客流图案客流性质可分为:
直通客流图: 由三部分组成
1.输出客流
2.输入客流
3.通过客流
管内客流图 市郊客流图
12
四、票额分配计划
票额分配的依据 1.指定月份的客流图及主要站间旅客交流表 2.各次列车旅客密度表和列车超员、虚糜情况分 析 3.主要车站各车次分席别票额与发售情况对比, 分车次旅客下车人数 票额分配的方法 1.硬座票额 2.软、硬卧铺,软座票额 票额管理
35
3.软座和软、硬卧车定员
软卧(座)定员为车厢标记定员,硬卧定员(宿 营车除外)为硬卧车厢标记定员的总和减去本务 机车和车列检等的便乘铺位(各3个)。软、硬卧 车代用软、硬座车时,软卧每一下铺按3人、硬卧 每一下铺按4人计算,不再加超员率,上、中铺禁 止出售,中铺吊起固定。
36
(二)站、车预报的计算
分类
1.软、硬卧铺及全程对号列车硬座的空位预 报 2.硬座预报的计算
37
1.软、硬卧铺及全程对号列车硬座空位预报 软、硬卧铺及全程对号列车硬座的空位预报 按实际座位计算,注明车号、座位号、铺位 号及限售区段 2.硬座预报的计算
(1)列车预报 (2)车站预报
38
(1)列车预报:硬座实际定员(规定超员的列车 按超乘定员)减去收报站以远车内人数,再减去 发、收报站之间各站的固定票额(不包括发报 站),为剩余能力。无剩余能力时,应报满员或 超员。 剩余能力要注明应售区段,其计算方法为: 收报站以远第一个局分区段、第二个局以远按局, 以区段各站、局的固定票额减去到达该区段、局 的车内人数(最后一个局部作比较),得正数为 应售预报数;得零或负数时,为无应售数。连续 出现负数时,剩余能力即为最后一个区段或局的 限售票额预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