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气象与水文灾害及其防治
(2)
F图为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B.寒潮、台风、沙尘暴
D.洪涝、寒潮、泥石流
B.云贵高原
D.华北平原
1 •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春旱、寒潮、沙尘暴
C.春旱、暴雪、沙尘暴
2 .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四川盆地
C.东南丘陵3. (2011 •山东文综)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问题。
由学生自主小结,建议同学们在此处画出本课知识框架图。
参考答案:
检测与训练:
解析:1.A 2.D 第1题,根据关联图的箭头所示的因果关系来判断。
降水总量少,变率大,甲为春旱;
接近沙源地,春季降水少,多大风,因此丙为沙尘暴;冬季风强盛,导致较强的降温,乙为寒潮。
第2题,
牯牯;曲川水•乡|人【【城巾谓比I援近沙源地
根据气候条件降水变率大,春季灌溉用水多,可知春季降水少;接近沙源地,位于北方,植被覆盖率低可
以排除B、C选项。
四川盆地春季降水多。
3.(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
行山以东地区)。
纬度位置;地形。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若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
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
的原理是什么?
课后小结。